天天看點

天京陷落:洪秀全允許離開,李秀成為何不願意走?

1864年7月,李秀成正在和部将商議作戰計劃,幼天王洪天貴福慌慌張張地走了進來,說湘軍“吉字營”已經攻入天京,正在城内劫掠,正準備朝着這邊殺過來。李秀成無奈,隻能辭别年近80歲的母親,然後帶着幼天王突圍。此時,戰馬嚴重不足,李秀成讓幼天王先突圍,自己斷後,結果被湘軍俘虜。

天京陷落,李秀成被湘軍俘虜,被處以絞刑,實在是不應該。要知道,天京陷落之際,洪秀全允許李秀成離開,讓他自己去謀出路,但李秀成沒有走,而是繼續留在天京抵禦湘軍,這又是為何呢?天王允許離開,為何李秀成不走呢?

天京陷落:洪秀全允許離開,李秀成為何不願意走?

1863年11月,江蘇巡撫李鴻章“不講武德”,在宴會上處死已經投降的郜永寬等8大悍将,連同蘇州城内4萬放下武器的太平軍也被殺了。“蘇州殺降”事件後,戈登假裝找李鴻章單挑,捍衛“騎士榮譽”,但拿到白花花銀子後,也就沒有下文了。

蘇州,忠王李秀成的大學營,楚軍、淮軍又橫掃江浙各地,忠王分布在各地的将士自顧不暇,李秀成隻能另想辦法。此時,曾國荃湘軍“吉字營”攻打天京,洪秀全連連告急,讓李秀成回來主持防禦,保衛天王安全。

回到京師後,李秀成建議洪秀全撤退,“讓城别走”,去關中發展,東山再起。誰知,洪秀全當面訓斥他,說:“朕之天兵多如水,何懼曾妖者乎。汝要走,要離京,随汝”。可以說,洪秀全不願意走,但已經明說李秀成可以走。

洪秀全允許離開,李秀成為何不走呢?從當時的情況分析,洪秀全也許隻是說氣話而已,但李秀成若真的想離開,洪秀全是無法阻止的。原因很簡單,李秀成麾下兵馬衆多,洪秀全隻是“光杆司令”一枚,拿什麼來限制忠王呢?此時,李世賢、汪海洋等将領就不給洪秀全面子,拒絕回京師“勤王”。

李秀成在《自述書》中說:“我将兵數十萬在外,任我風流,而何受此難者乎!早亦悉其氣将滿,奈我粵人,無處他逃,故而死對主忠。”意思是,我麾下雄兵數十萬,洪秀全又能奈我何。我之是以不離開,是因為清朝不容忍,一定要殺了兩廣之人。

按照李秀成的說法,他留在京師堅持抵抗,是因為清朝不接受兩廣“老兄弟”投降,才不得已血戰到底。那麼,李秀成所說的,可否屬實呢?答案是否定的,李秀成沒有說出真話。

天京陷落:洪秀全允許離開,李秀成為何不願意走?

兩廣“老兄弟”骁勇善戰,作戰意志堅定,八旗、綠營被壓着打,清朝一度面臨滅亡之危險。是以,對于兩廣“老兄弟”,清朝自然十分痛恨,隻要抓到“老兄弟”,幾乎都是淩遲處死。例如,北伐軍14位将領,都是被淩遲處死的。

李秀成,廣西藤縣人,典型的“老兄弟”,一般情況下,清朝不會接受投降,除非迫不得已。但是,李秀成并非無處可逃,隻要李秀成願意,他随時可以離開天京,成功躲避清軍追擊。原因很簡單,李秀成人脈太廣,有一幫“洋兄弟”幫忙。

都知道,天京陷落之際,很多老兄弟都是在“洋兄弟”的掩護下,悄悄回到兩廣老家,安享晚年,丞相李壽春就是典型。在此之前,湘軍封鎖長江,又遭遇洪水泛濫,10萬太平軍滞留江北,陷入困境。結果呢?李秀成乘坐“洋兄弟”提供的船隻,直接回到京師,湘軍隻能幹瞪眼。

對于太平天國,清朝不留情面,但也不得不給“洋兄弟”面子。是以,隻要李秀成想離開京師,從此不再踏上故土,他随時可以做到,體驗一把“環遊世界”的旅行。後來,清朝也下令追捕起義軍将領,而他們一旦去海外躲避,清朝是無可奈何。

是以,李秀成沒有離開京師,不是因為清軍追擊,也不是害怕洪秀全,而是另有原因。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筆者認為,是李秀成對得起“萬古忠義”這四個字,李秀成對洪秀全忠心耿耿,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辭。

李秀成為何冊封忠王,洪秀全還親自書寫“萬古忠義”四字,并制作成匾額送給他?1860年,李昭壽叛變,引誘李秀成投降,洪秀全封鎖長江,不讓李秀成回到天京,也不派兵去救援。結果呢?李秀成孤軍奮戰,獨自硬剛江北清軍一個多月,洪秀全才放下戒備,并冊封“忠王”,作為補償。

天京陷落:洪秀全允許離開,李秀成為何不願意走?

1862年10月,湘軍圍攻天京,由于作戰方略有分歧,李秀成不想立刻回京,而是先奪取上海。洪秀全嚴厲斥責他,一日下達三道聖旨,還說李秀成有自立的打算,說他不夠忠心。李秀成無奈,隻好把母親送回危機重重的天京,并帶兵回來救援,表明自己的赤膽忠心。

李秀成忠心耿耿,對得起“萬古忠義”之稱,洪秀全十厘清楚。是以,洪秀全拒絕“讓城别走”的建議時,才敢放下狠話,允許李秀成離開,因為他知道李秀成不會離開,如果自己不走的話。一個月後,洪秀全病逝,李秀成也沒離開,而是繼續輔佐幼主。

天京陷落時,李秀成辭别年近八十的母親,帶着幼天王突圍,并将自己的戰馬讓他幼主,結果被湘軍俘虜。試想,如果李秀成不夠忠心,他怎會這麼做呢?城池陷落時,他為了幼主安全,含淚辭别母親,這需要多大的勇氣。

參考書目:《李秀成自述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