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世紀起,來自阿拉伯半島上的伊斯蘭勢力就不斷增強,領土不斷擴張。而當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白衣大食)建立後,其勢力更開始影響西亞、北非等地。8世紀初,阿拉伯帝國的疆域已經延伸至北非的西端。
710年,由于争奪王位,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西班牙王國(又稱西哥特王國)的一位王位競争者尋求阿拉伯人的幫助。從這時起,穆斯林開始跨過直布羅陀海峽,伊斯蘭勢力由此在伊比利亞半島登陸。次年,西班牙王國國王羅德裡克戰死。

國王一死,西班牙迅速分裂,這給了穆斯林極好的征服機會。僅僅7年,他們就已基本占領西班牙,隻有北部,東北部少部分領土還掌握在基督教徒手中。自此,西班牙開始了近800年的伊斯蘭統治,而穆斯林在西班牙建立的國家統稱為“安達盧斯國”。
國家雖被穆斯林占領,但基督徒一直都未放棄收回家園,趕跑侵略者的願望,也一直在與穆斯林開戰。在與穆斯林的戰鬥中,西班牙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女王伊莎貝拉一世了。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伊莎貝拉一世于1451年出生在卡斯提爾王國(西班牙的一部分)的牧歌鎮,是位虔誠的天主教教徒。當時的西班牙因為被穆斯林入侵而分裂成許多王國,卡斯提爾王國隻是其中勢力較大的一個,也是當中面積最大的一個王國。
此外,伊莎貝拉一世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國王哥哥——恩裡克四世。1469年,年滿18歲的伊莎貝拉一世被恩裡克四世許配給了葡萄牙國王。然而,她并不滿意這樁婚事。于是,伊莎貝拉一世逃婚了,并跑去阿拉貢王國,與此國的繼承人斐迪南二世成婚了。
可此舉激怒了恩裡克四世,因為他覺得妹妹眼中沒他這個哥哥。作為報複,恩裡克四世宣布剝奪伊莎貝拉一世王位繼承權,并立下遺囑指定自己的私生女胡安娜為他的王位繼承人。而原本伊莎貝拉一世是當時卡斯提爾王國王位的第一繼承人。
1474年12月,卡卡斯提爾王國國王恩裡克四世病死,且沒有留下任何合法的男性繼承人。國内貴族迅速分化為兩派,其中一幫人支援老國王恩裡克四世的女兒喬安娜登基,另一波人則支援恩裡克四世利的妹妹伊莎貝拉一世。
1479年2月,經過長達近5年的内戰,伊莎貝拉一世奪得了王國的最高統治權,成為了女王。同年,阿拉貢國王胡安二世去世,伊莎貝拉一世的老公斐迪南二世成了新國王。從此,夫妻倆共同統治卡斯提爾王國和阿拉貢王國的大片江山。
奪得王位後的伊莎貝拉一世,最大的夢想就是,消除伊斯蘭勢力,複興自己的國家和宗教。為将穆斯林趕出國門,收回失地,複興基督教,此女王還發下一毒誓:“若沒達成目标,我絕不卸下盔甲!。”接着,伊莎貝拉一世率基督大軍南下,與穆斯林大軍開戰。
在女王強大的攻勢下,穆斯林在西班牙建立的伊斯蘭王國紛紛被消滅,最後隻剩下格拉納達王國(奈斯爾王朝)。1482年,格拉納達王國發生内亂。同年,伊莎貝拉一世的基督大軍完成了對格拉納達王國東西兩邊的壓制。
1490年,基督大軍對格拉納達王國的首都格拉納達進行包圍,并與穆斯林大軍進行了2年的苦戰。1492年1月6日,格拉納達王國首都阿爾罕布拉宮淪陷,奈斯爾王朝滅亡,穆斯林在西班牙的最後統治就此覆滅,基督徒終于收複失地了。
當然了,女王的毒誓也實作了。在與穆斯林漫長的戰争中,伊莎貝拉一世始終堅守着自己的誓言,除晚上睡覺和在禮儀場合,從沒有卸下自己的盔甲。伊比利亞半島因為長期受穆斯林的統治,是以好多基督徒都改信了伊斯蘭教,變成了新的穆斯林。
是以在滅亡西班牙的伊斯蘭王國後,女王開始了複興基督教之路,指令西班牙境内的穆斯林和猶太教徒改信基督教,不答應将被趕出國門。這種做法雖然很殘酷,效果卻是非常的好。在伊莎貝拉一世的強制措施下,西班牙的基督教再次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