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悌:詩詞中依然記着我的風采

張悌:詩詞中依然記着我的風采

開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時要注意防護呀。在勢力傾頹之際,其勢力成員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有人會堅守到底,有人會就此隐姓埋名,也不乏改換陣營者。本篇就來看看關于張悌的詩詞,共計6首。

《次韻王介甫金陵懷古四首·其二》 宋 劉攽

樓船西下勢橫江,元帥旌旗就約降。旋報前師覆張悌,亟傳單騎馘王雙。

燕焚正自當煙突,蟻潰何堪值水窗。回首三軍歡奏凱,萬牛行炙酒千缸。

【張悌是吳國最後一任丞相,面對王濬、王渾等人的大舉伐吳,張悌、薛瑩、諸葛靓領兵前去抵禦敵軍,兵敗之際張悌也拒絕了諸葛靓的勸說,堅持以身殉國】

《西岩使君上冢過霅首訪敝廬又會能靜話舊感慨情見于辭是以道别》 宋 牟巘

曾陳岘山急,或訝話太危。移疾逃相印,何忍張悌為。

【薛瑩還曾勸張悌吳國名将喪盡,不宜渡江作戰,但張悌堅持要渡江決一死戰,他甯願戰死沙場也不願意接受不動一兵一卒就投降的恥辱,也做好了以身殉社稷的準備】

《不飲酒二十首·其十二》 明 釋函是

生亦我所欲,一死不可逃。東吳有張悌,可以勵士操。

牛渚至今在,江水空滔滔。今日我死日,仲思安足邀。

曾受丞相知,常恐負賢豪。賢者讵不重,知己誠難遭。

此心苟可已,角巾歸蓬蒿。人生貴适意,痛飲讀離騷。

何自苦乃爾,九原無醇醪。

【當年滅蜀一役時有諸葛瞻等人埋腳而戰,有黃崇、張遵、趙廣等名将後人先後戰死,其後滅吳一役也有一批人先後赴死,就如張悌所言“今日是我死日也”。“仲思”指的就是試圖勸阻他的諸葛靓,各有各的抉擇呐】

《哭張司馬四首·其一》 清 錢澄之

負郭秋燈聚草堂,江頭送别色凄涼。申胥複楚功難就,張悌捐軀志竟償!

報國正宜留熱血,完名何苦殉危疆?天涯屈指奇男子,憶爾雄姿淚幾行!

【身居其位,不敢忘憂國,昔受卿恩,竟以身許國】

《秋悲四首·其三》 明 何吾驺

玉階草落變流螢,辇道宮門黯黯青。張悌不能忘相國,劉谌惟有告先靈。

來朝走馬無人問,夜雨淋鈴可複聽。腸斷西風吹海子,洗妝樓外曉窗扃。

【劉禅之子,北地王劉谌,他也曾勸父親與群臣一起背城一戰,也是不願投降或者恥于投降。張悌的身故可以激勵士卒,卻無從力挽狂瀾。】

《三國演義》 元末明初 羅貫中

杜預巴山見大旗,江東張悌死忠時。已拚王氣南中盡,不忍偷生負所知。

【本來沒有題目,隻是出現在《三國演義》中,作為吳國勢力退場的點綴之一。卧薪嘗膽是一種活法,醉卧沙場是另一種抉擇】

關于張悌的詩詞,就到此為止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