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列入《清史列傳》貳臣傳的周亮工,在明朝滅亡後有着怎樣的遭遇?

作者:季我努學社
列入《清史列傳》貳臣傳的周亮工,在明朝滅亡後有着怎樣的遭遇?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曆史知識

本文作者為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李雪玲。

中國古代朝代更疊之後,前朝官吏命運會如何呢?或許從明朝遺民周亮工的經曆中可以找尋到答案。

列入《清史列傳》貳臣傳的周亮工,在明朝滅亡後有着怎樣的遭遇?

清代畫家周之禹所畫的《周亮工像》

周亮工(1612年—1672年),字元亮,又有陶庵、減齋、緘齋、适園、栎園等别号,學者稱栎園先生、栎下先生。原籍河南祥符(今開封)人,後移居金陵(今江蘇南京),他是明崇祯十三年(1640)的進士,官至浙江道監察禦史。李自成攻陷京師之後,“亮工間道南奔,從明福王朱由崧於江甯。”[1]順治二年(1645年)的時候,豫親王多铎兵下江南,“亮工詣軍門降,奏授兩淮鹽運使”,[2]成為一名清朝的官員,這是《清朝列傳》中的記載。而關于降服清朝的過程,還有一種說法,當時豫親王下江南之後,指令周亮工以原來的官職招撫兩淮百姓,“亮工爰生民之故,出而應命。”[3]

列入《清史列傳》貳臣傳的周亮工,在明朝滅亡後有着怎樣的遭遇?

1645年被任命為兩淮鹽運使的周亮工,第一個到任的地方就是揚州,他是最早抵達揚州的清朝官員之一。當時的揚州,慘遭屠城兵禍,生靈塗炭,一向繁榮的鹽業受到了重創,商人散失流亡。周亮工在幫助揚州重新發展以鹽業為主的商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使用有利的政策吸引來了大批商人,讓他們繼續發展鹽業,“商人麟集,國課用裕,東南元氣賴焉。”[4]商業的發展增加了國家稅收,地方的經濟實力也得到了恢複。一年之内他又轉任淮揚道,然後調往福建。一生飽經宦海沉浮,曾經兩次下獄,被彈劾論死,但都遇赦免,康熙十一年(1672)六月二十三日死于南京。在任上27年之久,《清史列傳》中列入貳臣傳。

列入《清史列傳》貳臣傳的周亮工,在明朝滅亡後有着怎樣的遭遇?

參考文獻:

[1]王鐘翰點校:《清史列傳》卷79《貳臣傳乙》,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6574頁。

[2]王鐘翰點校:《清史列傳》卷79《貳臣傳乙》,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6574頁。

[3]張連生編:《揚州名人傳》,江蘇廣陵書社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82頁。

[4]張連生編:《揚州名人傳》,江蘇廣陵書社有限公司,2013年版,第82頁。

列入《清史列傳》貳臣傳的周亮工,在明朝滅亡後有着怎樣的遭遇?

華 興 春 秋

列入《清史列傳》貳臣傳的周亮工,在明朝滅亡後有着怎樣的遭遇?
列入《清史列傳》貳臣傳的周亮工,在明朝滅亡後有着怎樣的遭遇?
列入《清史列傳》貳臣傳的周亮工,在明朝滅亡後有着怎樣的遭遇?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趙培文 王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