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任何一個男人在面對自己真心喜愛的女人之時,不僅在态度方面總是殷勤備至,行動上做到鞍前馬後、言聽計從,而且内心恨不得要将女人寵上天際才好。
總之,面對自己心愛的女人,男人總是甘心情願被她支配、任她驅使,并甘之如饴。
曆史上的華夏大地一直長久地處在男尊女卑、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形态中,封建社會中的男人無論社會地位高低,他們基本上是社會中絕大部分的資本、權力及話語權的所有者。
而被當作附屬品且處于從屬地位的女人卻不全然在各個方面都處于嚴重失權卑微的狀态——隻要女人被男人真心愛慕着,那麼即便是身居九五至尊之位的天子,也會對心愛的女人放下身段、卑躬屈膝。
古時候,為心愛的女人甘願自降身份、任由驅使的皇帝不少,如周幽王、商纣王、明憲宗等等皆是如此。
這些帝王雖然對心愛的女人百般順服,卻仍保留了一個限度——至少把自己還當作了一國君主、保有相對的威儀。
而在南北朝時期,南朝齊國有一位名叫蕭寶卷的皇帝,他竟為了讨好寵妃而不惜屈膝下跪、甚至甘願受到寵妃的責打,簡直活成了帝王中的奇葩。
蕭寶卷是南北朝時期南朝齊國的第6位皇帝,同時也被認為是中國曆史上最為昏庸荒縱的帝王之一。
公元483年,齊明帝蕭鸾的明敬皇後為他生下了第二個嫡皇子蕭寶卷,此前,明敬皇後所生的皇長子因為身有殘疾而無法繼承大統,于是,蕭寶卷便在11歲那年被冊封為了皇太子。
由于蕭寶卷的母後因病早亡,故蕭寶卷很小的時候就被抱給了齊明帝所信任的妃子潘氏撫養。
因為潘氏未曾生育、不善于教養孩子,是以蕭寶卷在語言發育期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和鍛煉,久而久之,生性孤僻怯懦的蕭寶卷由于種種原因而形成了口吃障礙。
口吃這個缺陷令蕭寶卷一度更加自卑,他因無法流利地誦讀文章而對學習厭惡至極,整天沒事就和身邊的侍衛們厮混玩鬧,據史籍記載,蕭寶卷在未成年之前最愛做的事情便是在皇宮裡四處捕捉老鼠。
公元498年夏末,自感時日無多的齊明帝将太子蕭寶卷叫到卧榻前訓話,他告誡兒子:日後不管出現什麼狀況,你做事情都不可以落于人後,一定記住做任何事都必須先發制人,切記!切記!
腦子空空的太子蕭寶卷當時隻會點頭如啄米,本想再聽聽做皇帝的現成經驗,沒成想,老皇帝蕭鸾一口氣沒喘上來,很快就駕鶴殡天了。
齊明帝歸天後,太子蕭寶卷便繼承了江山大統,成了南朝齊國的第6任國君。蕭寶卷當上皇帝之後,一直緊緊地牢記着父皇去世前叮囑他要殺伐果決的那句遺命。
為了不負父皇所望,這個蠢鈍愚笨的天子首先掀起了一場屠戮,将朝中一些他看不順眼的大臣挨個誅殺滅門。
這些大臣們實際上還都是忠臣良将,他們甚至連罪名都沒有就被冤殺殆盡,不由得令朝中其他臣子們心生怨怼。
其後,幾位性情耿直的老臣無奈起兵反叛,最終下場依舊慘烈至極。經過這樣一番“整饬朝綱”,蕭寶卷認為自己已經在朝野内外彰顯了絕對的皇威霸權,自鳴得意的他此後便開始了随心所欲、驕奢淫逸的昏君生活。
年長後的蕭寶卷逐漸愛上了騎馬,為了充分宣洩淫威,嚣張無畏的蕭寶卷除了上朝之外,便在後宮中不分晝夜地戲馬賽馬,為了擁有熱鬧的氛圍,他還命幾百位宮人擊鼓鳴鑼、搖旗呐喊,讓整個皇宮滿是喧雜的吵鬧之聲,毫無皇家帝苑的莊重和肅穆。
有時,無所事事的皇帝蕭寶卷也會帶着幾百名随從出宮巡遊,但他對平民百姓毫無體恤憐憫之情,并視之如蝼蟻一般,每次出宮都不是去體察百姓的疾苦民情。
每每出遊,坐在高頭大馬上的蕭寶卷必定會在街巷上信馬由缰、橫沖直撞,看熱鬧的街邊百姓但凡避閃不及的,往往會被衛兵推倒、甚至直接被皇帝的馬隊踩踏。
如果有百姓受傷之後當場抱怨幾句,蕭寶卷聽到後就會指令侍衛們将其當街斬殺,着實兇殘暴虐、視百姓如草芥一般。
潘玉兒是南朝齊國皇帝蕭寶卷的寵妃,有關于她的身世來曆,一說潘玉兒是蕭寶卷養母潘妃的侄女,一說潘玉兒是從民間選來充實後宮的平民美女。根據史學家考證,潘玉兒原本是民間底層女子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公元499年,剛剛登基不滿1年的蕭寶卷下令在民間廣為征選美女,以充實後宮女眷。來自于市井小商販家庭的潘玉兒有幸憑借清麗脫俗的外貌而進入後宮,并得以侍奉天顔。
初次見到潘玉兒,蕭寶卷便對眼前的這位美女心生蕩漾、如癡如醉。潘玉兒容貌秀美傾城,膚如凝脂、通體如玉,尤其是她的一雙美腿,簡直猶如細嫩白滑的春筍一般纖長光潤。
貪圖美色的蕭寶卷當下就将潘玉兒封為貴妃,為了讨得美人的歡心,皇帝蕭寶卷不惜大開聖庫,用最上等、最稀有的奇珍異寶來送與潘玉兒。
因為潘玉兒的容貌實在芳豔無雙,那些舊式樣的金钗珠寶無法更好地襯托她的美麗和媚姿,蕭寶卷不惜命人重新在民間廣尋能工巧匠,讓他們入宮專門替潘玉兒打造款式新穎獨特的金銀钗飾、珠钏寶環。
為了彰顯對潘玉兒的專寵,蕭寶卷甚至不惜花費無數重金,在後宮中給潘玉兒修建了一座映金鎏碧的豪華宮殿。
宮殿建成後,蕭寶卷命人用珍珠嵌入牆壁、用白玉鋪就在地、讓工匠精心鍛造出一片片蓮花形狀的金片貼在地上,當潘玉兒走過去的時候,仿佛一朵朵金蓮在其腳下依次綻放,美若仙子。
這種别出心裁的創意大概也隻有“愛癡皇帝”蕭寶卷才能想得出來,他這番荒誕的舉動還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步步生蓮”的轶事典故。
南朝齊國皇帝蕭寶卷怪誕暴虐,他16歲登基稱帝,19歲就被殺死,僅僅在位3年有餘的他在其當政期間着實做下了不少荒唐事。
其中,蕭寶卷恣意寵溺愛妃潘玉兒的種種行徑和做派無疑加速了他招來殺身大禍的速度。
寵幸潘玉兒這樣的美人無疑是非常費錢的,為了給寵妃世間最好的一切,蕭寶卷在掏空了聖庫之後,便想盡一切辦法橫征暴斂、搜刮民脂民膏。
為了能快速地充盈聖庫,早已荒廢政務多時的蕭寶卷天天都在冥思苦想、不斷拟造着新的斂财名目。
而那些斂财名目千奇百怪、層出不窮,南齊的黎民百姓不但深受其累,而且逐漸趨于赤貧狀态并叫苦不疊。
貴妃潘玉兒逐漸摸準了皇帝對她呵寵無邊的心理,她仗着蕭寶卷對她的真愛,故意說自己懷念當年在集市中流連的生活,為了博潘玉兒一笑,蕭寶卷馬上命人在宮苑中搭建起了一個有模有樣的大型市集,宮人和仆婢都要假扮成販夫走卒的模樣在市集上叫賣、擺攤。
有時候蕭寶卷親自扮作賣肉的屠戶,潘玉兒扮成沽酒的女子,這對活寶夫妻靠着任性和揮霍,恣意感受着宮外的市井氣息并樂在其中。
深受寵愛的潘玉兒知道皇帝對她一片癡心、愛念深重,是以,她的脾氣就漸漸變得大了起來,如果皇帝蕭寶卷哪裡做的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潘玉兒就會拿着棍子等物件去敲打皇帝,以示不滿。
在旁人看來,身為皇帝的蕭寶卷不該任由妃子擊打,可那畢竟是皇帝的家事,誰也不能去勸阻一二。
後來,潘玉兒越來越嚣張,有時蕭寶卷說的話惹惱了她,潘玉兒就罰皇帝給自己下跪。
蕭寶卷自從得了潘玉兒,一心隻想着如何能讓美人開心快樂,即便要挨打下跪,他都完全不介懷,甚至還非常享受被心愛的女人“虐待”的過程,簡直是皇帝中的曠世奇葩。
蕭寶卷的暴政和暴行很快就激起了朝廷内外、黎民百姓的無限憤恨,公元501年深冬,雍州刺史蕭衍起兵造反,衆叛親離的蕭寶卷在後宮被宦官所殺,終年才19歲而已。
攻破皇城後,蕭衍将潘玉兒捉住并送給了手下的戰将,潘玉兒念及蕭寶卷對他的好,不久便自盡身亡。
蕭寶卷死後,蕭衍就根據這位昏君生前的種種昏庸行為而貶稱其為“東昏侯”,而這對于蕭寶卷來說,仿佛也算是“實至名歸”。
古代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帝王亦不鮮見,而比起夏桀寵愛妹喜、纣王寵愛妲己、周幽王寵愛褒姒、明憲宗寵愛萬貞兒……
北朝齊國皇帝蕭寶卷對貴妃潘玉兒的寵愛與他們比起來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那貴為天子的蕭寶卷還不惜為潘玉兒舍掉男子的氣概、皇帝的尊嚴。
對心愛的女人不吝一切的蕭寶卷若是個尋常百姓,那他自然是賢夫佳郎的典範。但蕭寶卷身為一國之君,他不顧一切地橫征暴斂、恣意妄行就是黎民百姓、江山社稷的災難。
也許正是由于蕭寶卷與其寵妃潘玉兒共同作威作福、荒縱殘暴、漠視百姓、禍亂朝綱,才令南齊早早地招緻了亡國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