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前言

1967年五一節,毛主席按照慣例前往天安門塔主持當天的慶祝活動。

在路上,毛主席忽然想起了陪伴他25年的書記胡喬木,于是他對随行的中央警衛隊隊長張耀軒說:"讓司機停下,我們去見胡喬木吧。"

胡錦濤曾是毛主席的秘書,陪伴主席多年,兩人私交密切,後來,出于某種原因,胡錦濤提出搬出中南海。

胡喬木離開後,兩人一直沒有見面,毛主席很想念他,此時想看看他的要求。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胡喬木

毛主席的行程總是提前安排好的,這突如其來的暫時改變計劃,讓張耀軒很驚訝,然後,在毛主席的指令下,來到了胡喬木的家。

張耀軒從未來胡喬木的家裡出來,并不知道胡喬木家進進出出隻去北門,那天,他因為東門很近,是以他敲了敲東門。

但因為門已經被抛棄了,他敲了很久,沒有人來開門,這一舉動吸引了附近的人群。

張耀軒擔心大量的群衆集會會給毛主席帶來安全問題,再加上活動要主辦的擔心耽擱,于是,張耀軒敲了幾次沒人開門,他勸說主席先走後再回來,毛主席隻好同意了。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一行人離開後,附近的一位鄰居告訴他毛主席來見胡喬木的消息,他後悔了。張耀軒敲錯門也讓胡喬木錯過了與毛主席見面的最後機會。

毛主席:胡喬木是個人才

1941年2月的一個早晨,剛剛結束政治局會議的王如非,冒着西北風走出了楊家淩主席的官邸,走向中宣部的大溝。

很快,中宣部房間又多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王如飛,在王如飛的解釋中,中宣部同志把他帶到了胡喬木家。

胡喬木看到王如飛來到家後很驚訝,他立刻讓王如飛坐下,兩人一起坐下,王如飛告訴了胡喬飛一件他從未想過的事情。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王如飛

王如飛緩緩對胡喬木開口道:"毛主席需要人到那裡去,現在他決定把你調到主席那邊做秘書工作。"

胡巧木聽到王如飛的話,感覺很不真實,對于這個消息,他感到既高興又害怕。能夠與董事長合作是他從未想過的事情,他擔心自己在同意後無法幫助他。

于是,經過一番沉思,他低聲向王如飛表達了自己的顧慮:"對毛主席作為書記,我怕壞,我以前從來沒做過秘書工作。"

王如飛了解胡喬木的擔憂,安慰道:"你放心,你一定能勝任,這次是到毛主席這邊工作,但主席親自指令你。"

聽到王某的話後,胡先生在見到董事長時仔細想了想,讓他記住他。想了一會兒,他沒想,就得問王如飛。

王如飛如實告訴胡喬木董事長為什麼給他起名,王如飛說:"董事長就是在《中國青年》文章《青年運動的思想》中看到你的時候,注意到你的時候,他曾經吹噓你把這篇文章寫得很好,說你是個人才。"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胡巧木聽到王如非轉達毛主席的表揚,很尴尬,于是胡喬木成為毛主席的秘書,從此陪伴主席25年。

胡喬木來到主席身邊的第一天,毛主席隻見了他一次面,離開房間時說了幾句寒意的話,因為主席沒有說明胡喬木做了什麼,并補充說,他第一次當秘書時不知道該做什麼, 是以胡喬木并沒有很快進入這個角色。

那段時間,胡巧木每天隻是看着身邊的人來來往往忙忙碌,有時他會幫忙做一些家務。好幾次他想問董事長他需要做什麼,但想到董事長在工作,就不好意思打擾他,幾天來,他不知道自己每天做了什麼,反而覺得日子在慢慢流逝。

幾天後,胡喬木意識到這樣下去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當王如飛請他來的時候,說要幫董事長幫忙,現在他每天都在做,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王如飛終于下定決心推開了董事長辦公室的門。

當胡先生走進來,正要問董事長應該怎麼做時,他看到董事長把頭埋在校對紙上。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毛主席

胡喬木接着說:"主席,我幫你校對!毛主席擡起頭,微笑着對胡喬木說:"好!然後把手中的檔案遞給胡。

胡喬木拿到證件,來到自己的辦公室開始認真校對。胡喬木仔細閱讀了該檔案,然後才将修改後的檔案交給毛主席檢查。

在他的悉心照顧下,胡先生不僅消除了校對中的許多錯别字,還糾正了一些最初對檔案的錯誤陳述,這讓毛主席對他的工作非常滿意。

毛主席通過這份胡喬木校對檔案發現了自己的才能,此後,胡喬木一直負責為中共中央整理手稿和撰寫理論文章。

毛主席以前寫過一篇文章,以前從來不寫,後來胡喬木被主席看中了,任務交給了他。當時,毛主席經常外出演講,胡喬木陪同主席負責許多人氣精彩演講的整理和潤色。

胡喬木在結束毛主席的講話後,充分發揮了他的才華,受到毛主席的極大贊賞,毛主席在延安的一次文學座談會上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即著名的《在延安文學座談會上發言》,這篇文章是胡喬木根據現場錄音系統,經過毛主席審查和修改後正式出版。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毛主席和胡喬木

1944年,胡錦濤受委托就一些曆史問題為中國共産黨中央起草一項決議。這份重要檔案在中國共産黨六屆七中全會上讨論并通過,在新中國成立後,經毛主席本人同意,在編輯《毛澤東選集》第三卷時,作為附件列入。

毛主席從未在自己的著作中收錄過别人的文章,這是唯一一次,可以看出毛主席對胡喬木十分重視,他憑借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良好的文筆,成為參加黨的七大會議的官方代表,并在會上參加了檔案整理工作。

在延安楊家嶺和花園期間,胡喬木一有時間就會和董事長聊聊國内外的各種書籍,毛主席非常喜歡讀書,兩人有着同樣的興趣,是以這種對書的共同熱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們的友誼。

讓我們在監獄裡讀書

毛主席對胡喬木十分信任,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蔣介石邀請毛主席到重慶讨論這個國家。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接到邀請後,毛主席經過反複考慮,決定去重慶,這次是請毛主席和他一起去。

在飛往重慶的飛機上,兩人談起蔣介石的目的,毛主席幽默地對胡錦濤說:"讓蔣介石當總統,讓我們當副總統。

胡巧木用一種輕松的眼神看着毛主席,難免有些擔心,問道:"主席女士,你說,我們能回來嗎?"毛主席沉思了一會兒,緩緩道:"不管是什麼,這次未必是。"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過了一會兒,毛主席又問道:"這次你害怕去重慶嗎?"别怕!"胡錦濤和其他從業人員一起說。

毛主席聽到回答,笑着說:"沒關系,沒錯。這次來重慶,隻有兩種可能。一個是談判的成功,然後我們在和平與安全中回家,另一個是談判的失敗,然後我們被拘留,監禁,甚至被殺。"

然後毛主席轉向胡喬木說:"沒關系,如果結果這麼糟糕,我們不需要害怕,那麼如果我們進了監獄,我們就會在監獄裡讀書和學習。"

重慶談判結束後不久,毛主席安全傳回延安,但由于毛主席在重慶逗留期間日以繼夜地工作,他的健康狀況還差到剛到延安,毛主席病重躺在床上,好久地休息和休養。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胡喬木與毛澤東、周恩來

12月,胡喬木把事情辦完給延安,看到剛剛痊愈的毛主席,經過長時間的痛苦,毛主席看起來很虛弱,胡喬木看到主席那麼擔心。

之後,他聽從醫生的訓示,每天和董事長一起散步聊天。希望主席能夠盡快康複。

有一天,兩人走着聊着,不知不覺地聊起了重慶談判,聊起了蔣介石,毛主席對胡巧木說:"我覺得蔣介石很兇猛,但也非常怕事情。現在有一個蔣介石從未有過的弱點。他分手了,新聞檢查被取消了。"

1949年,毛主席率領群衆"進京趕考"進入北平,不久之後,毛主席離開象山别墅,留在中南海,在此期間,胡喬木一直由毛主席陪同。

新中國成立前後,毛主席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作為書記胡喬木的工作不是很輕松,他經常白天上班正常,晚上因為害怕毛主席的工作找人卻找不到,是以,胡喬木也開始跟着主席晚上加班, 白天,胡喬木大部分時間都和董事長在一起。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久久的堅強精神,讓胡喬木在那段時間裡幾次生病,但每次他都稍稍休息,一旦身體好轉,馬上就進入了新的工作崗位。

後來,毛主席得知此事,主席多次勸他好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多休息一下,這些工作的事情可以慢慢解決,每次胡喬木被承諾好,事後就不在乎了,繼續工作。

後來,董事長看到他病得很重,提出送他到莫斯科克裡姆林宮醫院接受治療,這對當時的胡喬木來說是非常罕見的治療。

生病和療養,給詩歌朋友

長期超負荷工作,使胡喬木精神嚴重崩潰,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絕望,為了自己的健康。

1961年,胡巧木要求毛主席長期病假,準備治療和休息,胡喬木在毛主席準許後不久就提出請假。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毛主席與胡錦濤先生合影

毛主席專門為他的身體健康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你必須休息和恢複很長時間,沒有時間,才能變得更好......你似乎要适當地搬到醫療保健,随着氣候的轉移,從事山地遊戲,看閑書,不讀書,不管時事,是以可能會更快。制定一年、兩年、三年的休養計劃,而不僅僅是幾個月的計劃。如果你急于上班,你可能會複發。"

然後,胡錦濤離開了與他共事了20年的毛主席,開始了近五年的疾病。在生病期間,胡喬木遵循毛主席的訓示,不要考慮工作,而是專注于詩歌創作。

胡喬木早年非常喜歡讀詩和寫詩,後來追随毛主席之後,毛主席對詩歌的影響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毛主席熱愛并擅長寫舊式詩歌,是以胡錦濤也養成了欣賞舊式詩歌的習慣。在這次療養期間,胡錦濤走訪了哈爾濱、大連、長沙、杭州等地,也對老式的詩歌着迷。

之後,他開始學習辛棄病蘇東坡的話,自稱"蘇新的人",1964年,胡喬木開始嘗試填一些舊式詩,後來,他把自己的一些詩抄送給毛主席,希望主席能幫他提高。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毛主席修改了胡喬木詩歌手稿

毛主席在收到胡喬木寫的詩後,知道自己很喜歡這些詩,經常利用業餘時間仔細閱讀,給自己一些建議。

毛主席在讀完胡喬木寫的詩後,發現他的一些"話有些晦澀",毛主席對此表示贊賞。

之後,毛主席不僅會花很多時間逐字逐句地為胡喬木服務,有時還會請郭沫若等人為這些詩篇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1964年11月23日,毛主席在給《人民日報》的信中摘錄了胡喬木寫的一些詩,并加上了這樣一句話:"請加一把斧頭,如果你這麼認為,請發表。"

不久之後,胡喬木寫的詩集就以詩的形式出版,胡喬木看到這些詩時,感謝毛主席的幫助。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12月2日,為了表示感謝,胡先生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說:

"我非常鼓舞和感激這份手稿被閱讀,更改并送去出版。你說了一些含糊不清的話,我完全同意,必須努力改進。修改三個字的結論,對我來說是一次偉大的教育。"

1965年,在毛主席對16首詩進行修改後,郭沫若指出,在敲定了這一系列過程之後,他終于成功地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這些詩歌。

詩作發表後,鼓勵胡喬木整天繼續沉浸在詩歌創作中,不久之後,胡喬木将他寫的30多首詩寄給毛主席征求意見。

毛主席在胡喬木寫的詩之後很開心,并沒有表現出一點不耐煩,然後他開始仔細修改這些詩,毛主席對胡喬木的詩作總是重複,而毛主席非常重視胡喬木的觀點,在修改過程中兩人經常交流。

毛主席對胡喬木的關心,他永遠記得,後來又談到毛主席對他的詩歌的修改,"毛主席修改的句子和文字确實像鐵變成了金子。"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胡先生随後舉了幾個例子。比如《水曲歌頭國慶夜紀事》,出版時其最後兩句"百萬裡風雲,隻有一件外套"是毛主席改的,當時胡喬木的原話是"百萬斤,不用擔心眉毛"。

也像《豫園春杭感》一樣,毛主席修改的句子是"誰分享我,靠天長劍跳舞,掃這荒謬",胡喬木的原文是"天和我,舞動咆哮風劍,掃光"。"

兩人用詩歌交上了朋友,通過詩歌也拉近了兩人的關系,後來,由于董事長的身體原因,胡喬木沒有把自己的詩歌送給董事長。

胡錦濤來到主席身邊,是在毛主席親自指導下迅速成長起來的。他對毛主席的教誨表示感謝。

胡錦濤在書中深情地提到毛主席:

"毫無疑問,沒有毛澤東同志的指導,我很難寫出這些文章,我的寫作能力也很難像本書所展示的那樣逐漸取得進步。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土居胡喬

毛主席去世後,很多人勸他寫一些紀念文章,因為他的地位,但他從未同意。

後來,有人派毛澤東和他的書記田家英到胡喬木那裡複習,看着書中那些東西,胡喬木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開始萌生寫回憶錄的念頭。

胡錦濤決定寫回憶錄後,很多人問他當初為什麼不寫,胡錦濤回答說:"雖然我是董事長的秘書,但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不是秘書做的,我不能說多少分量。"

胡先生在工作中一直是一個認真的人,當他決定寫一本回憶錄時,他立即去工作,召集了一大批人與他一起做這項工作,并制定了自己的寫作議程。

胡錦濤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寫回憶錄上,經常加班熬夜,長時間工作,讓自己的身體受傷。

胡喬木陪伴毛主席多年,晚年因毛主席的愧疚,成為心中極大的遺憾

後來,胡巧木得了癌症,癌症擴散後他的身體更是雪上加霜,但他從來沒想過放棄工作,他想讓人們認識一個真正的毛主席,為此,他更加努力了。

1992年9月28日,胡錦濤在北京去世。

就在幾天前,胡錦濤和他的妻子在病床上說:"我要活到九十歲,我要完成我關于總統的回憶錄。"

但疾病并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讓他帶着遺憾離開這個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