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條幾乎全程柏油路的自駕線路,為什麼至今還被稱為“魔鬼”路線前言:123結論題外話

一條幾乎全程柏油路的自駕路線,為什麼至今還被自駕驢友稱之為“魔鬼”路線?是驢友故意誇大穿越難度,還是另有原因?我帶着這個疑問,于今年十月中旬開始了自駕穿越行程,答案也許隻有靠自己親自去尋找。

如果你是一位自駕旅行的發燒友,那我相信你一定會聽說過“泸亞線”。這條線路的名稱并沒有在官方的地圖中被運用。至今很多導航也并沒有把這條線路視為可以自駕通車路線,是以你穿越這條路線的時候,是并不能全程依靠導航進行穿越的。

一條幾乎全程柏油路的自駕線路,為什麼至今還被稱為“魔鬼”路線前言:123結論題外話

這是亞丁與泸亞線的岔口

這就是泸沽湖到亞丁的那條,常常被驢友們稱為“魔鬼”線路的泸亞線。泸亞線應該有分三條,有東線、西線和中線,我們常說的泸亞線一般指的就是西線。這條線路全程大約300公裡,因為這條線路風景最美,途中還有一個非常原生态的古寨叫納西古寨(俄牙大村),是以這條線路也是大多數自駕愛好者首選穿越的一條線路。

而其中的納西古寨,更是很多自駕愛好者想去的一個地方,想看看這個被很多驢友稱之為當今最原始的古村落。在我們旅行的圈子裡還流傳了這樣一句話:去麗江看古城,去餓牙看古寨。這個古寨就是指的泸亞線途中經過的俄牙大村。

其實我今天的主題,并不想過多的介紹這條線路沿途的風景,而是我們很多人總會質疑的一件事,那就是這條線路真的能稱得上“魔鬼”線路這個稱号嗎?畢竟它是一條幾乎全程都是鋪裝路的路線啊。

一條幾乎全程柏油路的自駕線路,為什麼至今還被稱為“魔鬼”路線前言:123結論題外話

前半段的沿途風景

是啊,我們都知道号稱最難走的進藏路線-丙察察線,全程300公裡的搓闆路,都沒有這樣一個如此響亮的頭銜,為什麼這條線路就能駕馭和擁有這樣“拉風”的稱号。

是我們高估了這條線路,還是我們對它的印象,至今仍還停留在幾年前的時間段裡?我想隻有我親自走一趟,我才能對其有一個客觀的評斷。

雖然我已經走過了進藏的7條線路,但我為走一次泸亞線還是進行了充足的準備,其中還包括心理上的,我準備去看看這“魔鬼”之路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為了能讓這次穿越泸亞線的難度降低到最小,我首先選擇了在十月中旬這個時間段進行穿越,因為這個時間已經過了當地的雨季,最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肯定是比冬天那單一的冷色調要好很多,也不會比夏季差多少。

正如我所預料的那樣,沿途的風景并沒有讓我失望,稻城那童話般的秋色,一直延伸到了泸亞線的前半段。我開始了對泸亞線的“魔鬼”稱号産生了動搖,也許是我們太多人,真的誇大了這條線路的穿越難度。

一條幾乎全程柏油路的自駕線路,為什麼至今還被稱為“魔鬼”路線前言:123結論題外話

俄牙同到俄牙大村之間的礫石路

然而就在我對此開始慢慢懷疑,緊張的内心開始松懈的時候,泸亞線的“魔鬼”出現了。從俄牙同之後不遠,便開啟了搓闆路模式,一直到俄牙大村,全程30公裡左右,大約有20公裡是搓闆路,整個路就是修在了懸崖之上,路面全部是山體滑坡之後留下的礫石,并且礫石非常的鋒利,這對我們穿越自駕車輛的輪胎是一個極大的考驗,畢竟這不是普通的泥路,而是鋪滿了鋒利礫石的搓闆路。

好在這段路并不長,在到達俄牙大村(納西古寨)之前,這段路就被剛修好的柏油路代替。似乎“魔鬼”的來臨隻是短暫的,我又再一次開始懷疑這個“尊稱”真的完全不符合這條路的樣貌。

就在我的内心這樣來回反複的時候,路況再次發生了大轉折。從俄牙大村出來,雖然眼前看似是全新鋪裝的柏油路面,但卻随處可見從山體塌落的石塊,有大有小,大的石塊直徑甚至超過了我身高,而這種塌落巨石的路面随處看見,幾乎幾公裡就會出現兩三段,我對這種路面情況開始了擔心。

果不出所料,就在走出俄牙大村不久,到達一個叫俄碧村附近,一塊直徑近十米的巨石如“天外飛石”般砸到了路中央,整個巨石完全阻隔了這條道路,人和車在這塊巨石之下,有着猶如巨人與小矮人之間的視覺落差感。

一條幾乎全程柏油路的自駕線路,為什麼至今還被稱為“魔鬼”路線前言:123結論題外話

巨石阻擋我的去路

通過當地車輛對路況的了解,顯然這塊巨石已經待在這裡好幾天了。而道路維護的從業人員并沒有及時的處理,很顯然,其原因就是這塊巨石真的太大了,這已經不是他們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内。

面對這樣的一塊龐然大物我隻能無奈,沒有其他任何的辦法,要不原路傳回,宣告這次穿越失敗,要不......!

最後我決定,跟随着當地的車輛繞道而行,然而所繞的道路卻是一條非常陡的山路,這條山路根本不是我兩驅車的能力範圍之内,好在有好心的當地村民和過路司機一起,他們幫我把車一起推向山頂(夠誇張吧,如不信可以翻看我前幾期的視訊記錄哈)。

過了俄碧村就是我們閱讀攻略中,常常被驢友提及的“鋼架橋”。過 了鋼架橋,魔鬼之路似乎開始真正進入了“活躍”狀态。在這之後的近三十公裡路途中,除了車道窄(錯車幾乎需要停車才能通過,你可以想象它有多窄),還有每隔一兩公裡都會看到的塌方路段,還有還有......那甚至需要停車,重新倒車再轉的急彎。

一條幾乎全程柏油路的自駕線路,為什麼至今還被稱為“魔鬼”路線前言:123結論題外話

鋼架橋

整個路段就是這樣的盤山公路,多處路段并沒有護欄,一面是随處可見塌方的松軟山體,另一面又是萬丈深淵的懸崖。

我相信這段路,如果平均時速開到30公裡以上,那你就真的是在拿自己命開玩笑了,我在這條路上停停走走,耗時近兩三個小時。

過了這段路,就到了依吉鄉,從這裡開始,一直到泸沽湖,都是非常好的柏油路,雖然偶爾會有點點被塌方毀壞的路面,但與前面相比,這已經可以堪稱”高速了“。

說了這麼多,網友一定會質疑,這就是你說的“魔鬼之路”?太誇張了吧。确實!如果僅僅靠這些,那“魔鬼”這個頭銜顯然是高估了它,但我卻對這條路有這樣一番了解。

泸亞線全程近300公裡,其中從亞丁到俄牙同這近120公裡路段,确實是非常好走的一段路,就是普通的省道和盤山公路的标準模樣。

然而之後的近200公裡路段,我們可以統計一下,有多少處塌方?這也許是我見過塌方路段發生最頻繁的線路了,沒有之一。

一條幾乎全程柏油路的自駕線路,為什麼至今還被稱為“魔鬼”路線前言:123結論題外話

過來鐵索橋的那段路

據我粗略估算,至少近百處塌方路段,而這近百處塌方路段,在春秋兩季,或許并不會給你帶來太多的穿越難度。但是一旦到了雨季,我相信這一百處塌方路段,如果穿越時,能湊巧碰到沒有一處塌方,這樣的幾率一定會少的可憐。畢竟自駕旅行,誰都不願意接受這樣低的通過成功機率。

一旦遇到一處塌方,通行必然就會受到阻礙,甚至是人身危險。有些塌方路段,直接會被直徑很大的石塊阻擋,就算是硬派的越野都會無能為力。

其實泸亞線真正的“魔鬼”,并不是那些所謂的搓闆路,也不是那些急轉彎,更不是那讓你會感到眩暈的懸崖峭壁。真正的“魔鬼”來自于雨季,當雨季來臨,這近百處的容易塌方路段,“魔鬼”就會随處可見。

大家如果要穿越泸亞西線,請記住文章中的那幾個關鍵的村鄉鎮的名字,因為導航至今不會推薦這條線路,我們隻能按照這幾個地名,根據沿途的訓示牌進行穿越。

一條幾乎全程柏油路的自駕線路,為什麼至今還被稱為“魔鬼”路線前言:123結論題外話

隻有靠近亞丁的地方才有兩個加油站

還有沿途加油站分布并不均勻,從泸沽湖到亞丁方向大約兩百公裡,這期間是沒有正規加油站的。

途中友善住宿的地方主要有俄牙大村和依吉鄉,全程建議計劃兩天穿越,第一天晚上可以在俄牙大村住宿,同時還可以仔細品味古寨風情。

文/圖:餅子(一個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的人)

歡迎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