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大資料時代,大多年輕人的休閑時光多數被網絡所占據,他們熱衷于關注最新的時尚資訊,穿梭在各大潮流網站上。大資料和流量也使形形色色的時尚部落客、搭配部落客們如春筍般出現在大家的視野。
雖然這些部落客們的日常僅僅是在網上分享ootd,但随着越來越多的網友關注,他們的帶貨能力也完全不比明星藝人差哦!之前大火的“高街風”和“oversize”便是如此被帶入大家的視線中的。
今年的風,首當其沖地必然是最近在各大平台上爆火的——vibe風啦!當然,也有不少圈外人被這急匆匆的份“風”刮得人暈頭轉向,vibe風是什麼呢?如果要說到vibe的起源,這可得追溯到一個youtube穿搭部落客、archive圈内大神——ken lijima。
有人會問了,youtube我知道,可什麼是archive呢?archive的中文意思是檔案、檔案,當archive的載體變為了潮流服飾之後,便有一種潮流服飾被放入了檔案櫃的感覺。archive是設計師或品牌在某一段周期内最具标志性的存在,很多知名度極高的時裝屋都會将這些高光時刻儲存下來,在之後成為了archive單品。
與普通的vintage單品不同,這些archive單品在萬元左右僅僅是入門級别,門檻也要比vintage高不少:特定年限 + 特定設計師的優秀作品,才等于 “archive”。
像這件raf simons 2001fw迷彩夾克,2008年在grailed交易網站上,以47000美元被成交。連kanye都沒能成功入手隻能從服裝收藏家那兒借着穿的夾克,這位ken lijima卻有一件!
ken就是這樣用數件神級archive單品打響名聲、收獲圈内大量粉絲、一步步地走向大神級别玩家地位的。他的穿搭風格也得到了國内不少潮流玩家的喜愛和效仿,幾乎以一己之力将vibe風、clean fit推向盛行。
ken可以說是vibe的古神,他的搭配都可以叫做vibe風。
vibe風最大的特點就是太具有欺詐性了!ken的搭配其實就是一身都很利索休閑的款式,通常全身上下都沒有什麼紮眼的logo,目的是為了整體穿搭的協調性,而不是突出強調某一類單品。但仔細看就會發現他戴了3w的克羅心,穿了2w的牛仔褲...就連看上去十分基礎款的皮鞋都是prada的!是以vibe風相當“悶騷”,不是那種宮廷風或者高街風讓你一眼就覺得很誇張很帥的,而是得細看才能發現:哇!這褲子原來幾萬!
價格昂貴的小衆基礎性單品也确實是vibe風的核心,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單品的基礎性,才讓vibe風的搭配有了可替代性和流行性。
舒适簡約的優衣庫加一雙發黃的aj平替,少說也能吧vibe學到個百分之九十的效果吧!另外百分之十應該就是最關鍵的一點——拍照不露臉!在ken的po裡經常是人不露臉的。可以把頭截掉,用帽子遮,用手擋,總之是不露臉,才是正宗的ken lijima的vibe風。
讓我們回歸正題,vibe到底是什麼?vibe一詞在中文中是“氛圍”的意思,那所謂的“氛圍穿搭”又該如何定義?與以往大火的高街風相比,vibe風最不同的應該在于它的下裝,精髓就在于它的褲子一定得帶點兒微喇👇。
而對于具體的定義網絡上衆說紛纭,雖然大家對此的意見不完全統一,但除去微喇的褲子這一個point以外,大家都贊同于穿着必須要“上短下長”。
“上短下長”的服裝搭配能打造出極佳的身材比例,微喇的闊腿褲更能在視覺上讓腿看上去更細更長。不過這樣的搭配和“高街時期”寬松束腳的運動褲和緊身牛仔褲比起來也更容易暴露自身的缺陷,是以也更看重穿着者的身材比例和頭身比。可謂是,想穿出vibe,簡單;想穿好vibe,很難!
在海外形成風潮後,不少此類穿搭的推文中,常會出現“that’s vibe”的評論。“vibe”慢慢地更多以形容詞的形式出現潮流論壇上。不少人發帖會以“夠vibe嗎?”作為标題。
國内更多讨論的則是:什麼是“很vibe的基礎單品”。例如一些af1等白色球鞋、varity jacket以及vintage tee或是各色基礎純色衛衣等等。
甚至網上還流傳出了一則搭配公式:vibe風=上身簡單的衛衣或短款外套+一條帶有微喇的牛仔褲或工裝褲+一雙百搭基礎款球鞋。可見如今vibe風果真是大火啊!
在vibe風大火的同時,也有人在質疑。有網友稱vibe風原是用來吐槽那種穿着沒有任何亮點,全靠身材和臉蛋撐的、所謂簡單幹淨毫不無亮點的搭配。原本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服飾風格中“撞衫”一直是亘古不變的禁區。
在這個問題上甚至金句頻出“我們可以因為喜歡同一種風格而成為朋友,但你最好别跟我穿同款!”、“撞衫不可怕,誰醜誰尴尬。”即使不考慮誰更醜的問題,也沒人想和别人一樣吧?但這種“反跟風”屬性的穿衣風格,卻被各路玩家争相模仿火速蔓延。
編輯認為,我們應該做的是去找尋,而并非模仿。其實vibe的精髓我認為是在于一種“随意感”,可一旦這種随意變成了生硬的擺拍,自在随性的vibe也便與它的本質背道而馳了。
事實上vibe可以是潮流,也可以是生活;可以是上萬的archive也可以是幾十塊、幾百塊的zara、優衣庫。如果我們每天都按照一套公式去穿衣服,那到底是我們駕馭衣服還是衣服駕馭我們呢?
vibe在中文中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叫做“輕松”、“随意”,是以不必去為了刻意迎合風向而去選擇一些令自己不舒服的搭配,vibe應該是一種令你自己感到舒适的風格,是一種貼近自己生活的穿搭。
比起跟着這股風潮去效仿,更重要的應該是找到适合你自己的風格。在學習那些優秀理念的同時,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穿出自己的氛圍。希望每個人都能穿出屬于自己的vibe。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社交網絡
編輯:zra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