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373 部 每 日 一 片
秉着還有一口吃的就不出門的原則,這幾天在家翻箱倒櫃找存貨,意外在角落找到一顆大白兔奶糖。
入口的那一刻,因為宅太久而郁結的心情,竟然得到了一絲慰藉。
小時候特愛吃大白兔的人,長大後在哪兒看到那張紅藍白相間的糖紙,目光都會忍不住多停一秒。
你是不是也一樣?
可你知道嗎,這顆我們從小吃到大的奶糖,其實有一段不同尋常的往事。
1972年,它曾作為“國禮”,被送給過前來訪華的美國總統尼克松。
故事要從那年1月份說起。
1972年1月,美國先遣隊在黑格準将的帶領下來到中國,為之後的總統訪華做準備。
黑格,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
可因為兩國間長久的隔閡,黑格一行人在上海并沒有受到很熱情的招待,整個交流氣氛冰冰的。
于是,怎樣化解美方的誤會成了難題。
這時,招待人員驚喜地發現,在飯店為來訪人員準備的奶糖,竟然沒剩下多少,
這說明他們愛吃我們的奶糖!
于是,主席當時就決定,送給每個來華通路的美國人10斤糖果!
指令下達的時間是半夜,于是糖果廠的勞工們被緊急召集,徹夜未眠趕制第二天要送的奶糖。
當年榮獲了上海市勞動模範的包糖勞工陸秀琴女士,對這段回憶依然記憶猶新:
“當時大白兔要求做得軟,吃到嘴裡要馬上化開才行。”
那天那批糖果可是立了大功,承載着我們的友好願望,被送給了前來的美國朋友。
在很多年後的采訪中,黑格都對它們贊不絕口:
“我非常喜歡那些美味的中國糖果,帶了一大包回來分給白宮的職員們。”
1個月後,尼克松正式訪華,大白兔奶糖又以“國禮”身份被送到他的手上。
它不負衆望地,成為那年美國複活節上搶購一空的熱銷品,從此名揚海外。
除了讓美國總統尼克松愛不釋手外,它也被送給過蘇聯上司人,可以說作為當時的“國民品牌”撐起了中國農副産品的門面。
沒想到,被我們視為童年象征的大白兔,還有過這樣特殊的身份。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大白兔的誕生——
130秒揭秘大白兔奶糖的《前世今生》
作為中國第一代國産糖果的代表,大白兔奶糖“出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上海。
它的靈感來源于1943年,風靡上海灘的一種英國牛奶糖。
糖果廠老闆馮伯镛花了大半年,用“液體葡萄糖、白砂糖、奶粉”等配料,仿制出了一款國産奶糖,
也是大白兔的前身——abc米老鼠糖。
新中國成立、公私合營以後,“abc糖果廠”改名為“愛民糖果廠”,
奶糖的形象也改為純白的大白兔,它才帶着新形象走進國民家中。
隻不過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吃糖對大家來說還是一件奢侈的事。
而當時愛民糖果廠又隻有一條生産線,是以能吃到“糖中貴族”大白兔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
每逢過節,尤其是中國人最隆重的春節,總能看到人山人海買大白兔的場面,
不用說糖果櫃前的顧客排得裡三層外三層,連自行車都要停到馬路中間去。
因為實在供不應求,商家要将大白兔和别的糖“捆綁銷售”,包成“什錦糖”;
而這樣一包什錦糖拿回家,小孩總是先把大白兔搶光。
而甜甜蜜蜜的大白兔,也因為其美好寓意,成了婚禮喜糖的搶手貨——
配喜糖的清單裡,隻要寫上大白兔就不愁賣;
店門口隻要立一塊牌子,寫上“本店配喜糖有大白兔”,“大白兔”三個字還要大寫加粗,
也就不愁顧客盈門。
在牛奶稀缺的當時,更是流傳着“7顆大白兔等于一杯牛奶”的傳說,
家長會在沒有牛奶時,将糖果泡在水裡給孩子補充營養。
當時的“大白兔奶糖”簡介
是以,個體經銷商們為了拿到幾箱大白兔,常常要絞盡腦汁;
外地經銷商更是專門跑到上海去進貨。
不僅沉醉于包裹在糯米紙裡的甜蜜,人們對最外層的那張糖紙也情有獨鐘——
有收藏家專門收集各個年代的大白兔糖紙,
有負責黑闆報的宣傳委員,把它們當作參考圖案小心珍藏,
糖紙上的貨号,也能成為調皮的男孩子們比較大小的遊戲;
女孩子呢,則更喜歡把糖紙展開鋪平,折成一個個穿着漂亮衣裙的“跳舞糖人”。
對大白兔念念不忘的喜愛,就這樣存在于幾代中國人的童年記憶中。
現在,因為工業化的流水線制作,它已經不會再脫銷了,但依然是許多人的心頭好。
甚至作為國産老牌的佼佼者,還打入國際市場,出口全世界近40個國家,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在異國他鄉,它是當地華人街一道靓麗的風景線,也是海外華人化解鄉愁的一種慰藉。
而在外國人眼中,它也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
洛杉矶一家冰淇淋店,售賣的大白兔奶糖口味冰淇淋風靡ins,征服了美國人的味蕾,
據說每支冰淇淋含奶糖1.3顆……
而近幾年在國内,它也不拘泥于傳統地将跨界聯名做到飛起。
有能吃的牛奶,奶茶,冰淇淋,咖啡,毛巾卷蛋糕;
還有不能吃的唇膏,香水,衣服,包包,開在各個大商場的快閃店……
不管跨界跨得有多腦洞大開,還是被大衆喜聞樂見,秒光是常有的事。
隻因為這延續了60年的童年味道,是幾代人共同的味蕾記憶,也是一些人生命裡重要的痕迹。
歌手魏晨,曾在節目中講起他的初戀:
她喜歡吃大白兔奶糖,是以自己每天上學前,會偷偷在她的鉛筆盒裡放上一顆。
演員張國強和張譯在拍《士兵突擊》時,也跟大白兔有過一段淵源。
演到史今退役的片段,入戲太深的張國強突然從口袋裡掏出兩顆大白兔奶糖,一顆塞給自己,一顆塞到張譯口中。
後來兩人這段哭戲成了劇中經典片段,被問到此舉動的原因時,張國強說:
“看着張譯難受我也難受,剛好褲兜裡有兩顆糖,就想給他點甜頭兒。”
來自微網誌@八組兔區組長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來自微網誌@oaixeh
來自微網誌@漂亮虎咚咚
就像小孩子摔倒,總希望大人哄哄,
長大後的“大孩子們”,在生活裡受了委屈,也總想為自己找點甜。
對于喜愛的人來說,大白兔不僅僅是一顆奶糖,
更像是一種從小時候穿越而來的安慰。
吃到嘴裡時,我們在懷念自己的童年,懷念那些回不去的時光,那些已經走遠和消失的東西。
慰藉我們的,也不隻是糖的甜蜜,更是那一份獨屬于過去的親切感和安全感,回來了。
假如生活太難,不如給自己吃顆糖吧。
你和大白兔奶糖有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