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縣級融媒體中心記者在行動丨李陽:抗疫新聞“戰場”上,筆杆猶如“槍杆”

作者:日常惡魔
縣級融媒體中心記者在行動丨李陽:抗疫新聞“戰場”上,筆杆猶如“槍杆”

資興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李陽。

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長沙報道

“好的,我馬上到。”1月31日下午三點半,資興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李陽剛寫完稿子又接到了采訪通知,資興市興華路社群從業人員主動為居家隔離市民送菜上門,這是李陽這一天的第三個采訪任務。

“這個時候記者就應該沖在前面,我還是一名黨員,更應該沖在同僚前面。”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沒有過多顧慮,李陽選擇用筆杆當“槍杆”,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舍小家 顧大家

1月25日,大年初一,在宜章老家剛吃過午飯的李陽就接到了上司的電話,要求立即返程,做好随時采訪的準備。

在确定自身沒有接觸疫源地人員、沒有身體不适症狀後,李陽立即開車回到資興,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宣傳戰線上。此後每天,無論是在醫院、農貿市場、巡邏卡口、社群街道都可以看到李陽扛着錄影機記錄防疫一線工作的身影。

“累,肯定累啊,但是我們多跑一條稿子,大家對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勢就多一份了解。”李陽說道。

2月1日,李陽前往羅圍執勤卡口采訪市警察局東江派出所民警鄧龍。由于執勤需要,鄧龍從大年三十開始,9天沒有回家,這次他的妻子特地帶着女兒過來給他送換洗的衣服,看着鄧龍與女兒相見的場景,在一旁記錄的李陽也被深深觸動了。

這段時間,李陽将三歲的孩子安頓在外公外婆家,期間也隻見了一次面,面對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每天要忙于拍攝與寫稿,同時關注疫情發展情況,沒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确實顧不上,也辛苦家裡的老人了。”李陽心裡充滿了内疚。這段時間,李陽共采寫新聞稿件18篇,其中在省級、市級媒體上稿8篇,有力地宣傳了資興疫情防控工作。

上陣“夫妻檔”

李陽的妻子胡石林也是一名新聞工作者,每天負責微信公衆号内容的編輯。長年坐在電腦前工作,不到30歲的她出現了椎間盤突出和頸椎韌帶鈣化的症狀。

這段時間,胡石林每天要處理10多篇稿件,為了保證不出現錯誤,經常要工作到晚上十點,直到當天的微信内容安全推送,才能長舒一口氣。由于身體上的疼痛,她經常要到後半夜才能睡着。

兩口子雖然在一個機關上班,但是一個白天在外面采訪,一個晚上要加班,兩個人能好好坐下來聊天的機會也少之又少。

雖然工作崗位不同,但為了抗擊疫情這個共同目标,這對夫妻一直堅持在前線。

在資興市融媒體中心,19名外采一線記者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他們當中有的初為人父,有的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顧,但是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沒有一個人請假,沒有一個人退縮,都主動奔跑在疫情一線,讓更多“平民英雄”的先進事迹展現在熒幕前,讓更多的老百姓及時了解到疫情防控消息。

“如果這是一場戰争,那麼我們選擇跟人民站在一起,沖在最前面,無所畏懼。”李陽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