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軍首奪省會,彭老總留一遺憾:沒有活捉何鍵,此恨猶存

作者:兵說

作者:德衡術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毛主席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非常貼切的概括了俄國1917年爆發的十月革命對近代中國革命的巨大推動作用。正是因為十月革命的成功,才讓近代中國一大批有識之士在曆史的混沌中,找尋到了一條擺脫貧窮積弱的光明之路。

紅軍首奪省會,彭老總留一遺憾:沒有活捉何鍵,此恨猶存

俄國十月革命,對冬宮開出第一炮的阿芙樂爾号巡洋艦

然而在學習借鑒蘇聯革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無視國情、原樣照搬的錯誤。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我黨在血與火的教訓中,堅定了運用武裝鬥争奪取勝利的決心。正當工農運動如火如荼開展,紅軍在全國各地相繼建立起根據地時,1930年6月,李立三提出要仿照蘇俄革命的成功模式,實施在中心城市組織武裝起義,并集中紅軍攻占中心城市的計劃。

紅軍首奪省會,彭老總留一遺憾:沒有活捉何鍵,此恨猶存

李立三

這一計劃是非常冒險的。在當時鬥争形勢下,如果貿然實施該計劃,肯定會造成巨大傷亡,甚至很有可能出現傾覆的危險。所幸的是,當時紅軍指揮員們遠見卓識、敢于擔當且指揮靈活,不僅在計劃不可為時果斷放棄,而且在計劃實施過程中,創造了紅軍首次攻占省會城市的壯舉。

1930年6月15日,在李立三“會師武漢,飲馬長江”的設想下,剛剛由紅5軍、紅8軍合編成立的紅三軍團,召開作戰會議研究“會師武漢”的行動方案。時任紅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在會上認真分析了敵情。考慮到當時武漢有蔣軍5個團據守,城防堅固,很難輕取。此外,在武漢周邊的嶽陽和陽新兩地分别駐紮着敵人的錢大鈞部和羅森部,一旦紅三軍團久攻武漢不下,勢必會陷入援敵的合圍。是以,彭德懷不主張強攻武漢,而是将目光放到了長沙。

紅軍首奪省會,彭老總留一遺憾:沒有活捉何鍵,此恨猶存

彭德懷,1955年授予元帥軍銜,1928年組織平江起義,于1930年6月組建紅三軍團

1930年,正值蔣氏與馮玉祥、閻錫山之間爆發中原大戰,支援蔣氏的湖南軍閥何鍵,也在湘桂邊境與反蔣的粵系軍閥張發奎、桂系軍閥李宗仁鏖戰,長沙城内守備空虛,正是敵人的軟肋。于是,彭德懷定下了佯攻武漢誘敵,趁虛奪取長沙的計劃。

紅軍首奪省會,彭老總留一遺憾:沒有活捉何鍵,此恨猶存

1930年中原大戰前,軍閥割據示意圖

作戰會議後,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主力出擊鄂贛兩省交界的鄂城、通山等地,并揚言要進攻武漢。得知這一消息,駐嶽陽的錢大均部立刻趕赴武漢增援,僅在嶽陽留下1個團駐守。眼見聯系長沙與武漢的要地嶽陽防禦空虛,紅三軍團在奪取通山、崇陽兩縣後,馬不停蹄直擊嶽陽。7月4日,紅三軍團攻克嶽陽,并繳獲大批武器彈藥。

紅三軍團在嶽陽繳獲的武器中有幾門75山炮,這讓彭德懷如獲至寶。紅三軍團所屬各部過去常年在湘鄂贛根據地打遊擊,步槍、手榴彈是主要武器,根本沒有火炮,也沒有炮兵。此次繳獲幾門火炮,無疑能夠大大提升紅三軍團的戰鬥力,并對下一步攻取長沙也有極大助力。可惜的是,整個紅三軍團從上到下隻有兩個人會操炮,一個是曾在北方軍官學校學過炮兵的朝族幹部武亭,一人就是曾在湖南陸軍講武堂學習并跟随湘軍參加過北伐的軍團總指揮彭德懷。

紅軍首奪省會,彭老總留一遺憾:沒有活捉何鍵,此恨猶存

北伐軍使用的75山炮,紅三軍團具體繳獲的是什麼型号的75山炮,尚難以考證

據《彭德懷自傳》中描述,在紅三軍團占領嶽州後,英、美、日等國兵艦立刻承載本國人員駛離江岸。列強還指令兵艦停泊在距離江岸稍近的水面上,使用艦炮對嶽州縣城實施射擊,給當地百姓造成巨大危害。

列強敢如此嚣張,明顯是認為紅軍裝備落後,沒有遠距離火器,是以肆無忌憚地襲擾紅軍,而紅軍奈何他們不得。彭德懷眼見此景,決心用繳獲的火炮好好教訓一下他們。于是,他和武亭帶着一些戰士,拉着火炮悄悄到達岸邊,選擇隐蔽位置架好火炮。等敵艦再次逼近河岸準備逞兇時,彭德懷和武亭協同操炮,向敵艦連續打出幾十發炮彈。這艘兵艦在命中十幾發炮彈後,狼狽駛離江岸。此後,其他外國軍艦再也不敢靠近江岸造次。

紅軍首奪省會,彭老總留一遺憾:沒有活捉何鍵,此恨猶存

武亭,被譽為“紅軍炮兵的鼻祖”

奪取嶽陽後,敵人仍擔心紅軍準備合圍武漢。趁此機會,紅三軍團開始秘密部署襲取長沙的計劃。

7月22日,到達平江的紅三軍團在天嶽書院操坪舉行紀念平江起義兩周年暨進攻長沙誓師大會。敵人終于明白紅軍的目标原來是長沙,何鍵急忙指令所屬危宿鐘部及羅樹甲部前往平江阻擊紅軍。沒想到紅三軍團早有準備,于7月25日在雙江口設伏,大敗危宿鐘部及羅樹甲部。26日,紅三軍團兵分兩路,趁勢攻克金井,突破長沙外圍防線,兵臨長沙城下。

紅軍首奪省會,彭老總留一遺憾:沒有活捉何鍵,此恨猶存

7月27日拂曉,紅三軍團繼續向長沙挺進,在途中剛好與聞訊趕來支援的劉建緒部遭遇,雙方在七裡巷展開激戰。彭德懷靈活指揮,采取正面牽制、側面迂回的戰術,以劣勢兵力夾擊敵人優勢兵力,大敗劉建緒部,殘敵被迫逃往長沙城内。

擊潰劉建緒部後,彭德懷決心乘勝追擊,一舉拿下長沙。紅三軍團官兵冒着槍林彈雨,兵分兩路分别從東屯渡與湖漬渡搶渡長沙城防的最後屏障浏陽河,銜擊劉建緒部攻入長沙城。經過數小時的激戰,紅三軍團于27日晚9時将敵人趕出長沙城,成功占領長沙。何鍵一部逃往河西,一部退至易家灣,何鍵本人隻身乘小船逃往沉江。

何鍵欠着紅軍累累血債,彭老總幾十年後仍咬牙切齒,在自傳中寫道:“何鍵這隻狼狗隻身逃于湘江西岸。沒有活捉這賊,此恨猶存!”

紅軍首奪省會,彭老總留一遺憾:沒有活捉何鍵,此恨猶存

浏陽河邊烈士公園,“紅軍渡”石刻紀念碑

紅三軍團占領長沙的消息,立刻引起外界震驚,因為這是紅軍第一次奪取省會城市。長沙失手後,惱羞成怒的何鍵立刻調集湘軍主力合圍長沙,彭德懷眼見敵人勢大,為避免不必要的犧牲于8月5日果斷撤出長沙。

紅軍首奪省會,彭老總留一遺憾:沒有活捉何鍵,此恨猶存

【紅三軍團撤出長沙後,由于李立三的堅持,紅三軍團與趕來的紅一軍團合編為紅一方面軍,二次進攻長沙。但敵人勢大,紅一方面軍在激戰月餘未果後,紅軍于1930年9月12日決定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

紅三軍團雖然撤出長沙,但在這場戰鬥中,紅三軍團以數千人打敗了2萬敵人,而且在占領長沙的8天時間裡,籌集了大量的物資,并廣泛宣傳了蘇維埃,讓國人更了解紅軍,意義非凡。毛主席在1936年與斯諾回憶起這場戰鬥時,還評價“它對全國革命運動所産生的反響是非常大的”。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