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車谷#
他紮根一線8年,成長為青年技能能手;帶領團隊,曆時3年,完成國内首條乘用車外飾件高量産噴塗線的線上技改,被公司授予“優秀黨員标兵”;傳承工匠精神,開發課程4門,培養高技能人才30人,助力公司85萬産量達成;不忘初心,作為東風公司黨史宣講團成員,連續3年講授中共黨史。
他就是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青年員工李樂。

不服輸,自主創新
獨立研發新技術
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的号召,2017年10月,東風本田決定對廢氣進行深度處理。李樂所在的塗裝工廠中的房間因其特殊的工藝要求,是“三廢”的排放大戶,是以成為重點改善對象。廢氣處理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流程進行處理。
為此,李樂所在的團隊,提出了對噴塗線進行環保改造,方案涉及裝置、材料、工藝等諸多處改變;但當他們向日方專家彙報時,卻被告知“隻能停産3個月改造”。
停産3個月,對東本意味着十幾萬台的産能損失和幾個億的成本代價。面對困難,李樂和他的團隊沒有認輸,而是果斷決定自主創新!他帶領團隊,分了4個大項165個小項,一項一項檢證,可能買到假貨、長假突發停電……他們把各種可能情況都考慮了進去,草拟出一份115頁的詳細設計報告,以不停産的方式完成改造,打破了日本專家“不可能”的論斷!
不畏難,全力以赴
展現青春擔當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李樂說,在産量超設計負荷130%、工期僅有同類項目50%的背景下,為了做到萬無一失,李樂做出春節不休、婚期延後的決定,整整十個月,他和他的隊友們在狹長的噴房室體内檢視進度,在晨光熹微的淩晨研讨技術難題,在工廠中的房間一個一個的檢驗、調試、施工、彙報,不斷的重複、堅持,項目終于按計劃實作了量産切換。
不放棄,百折不撓
實作技術突破
2020年8月,該項目完成收尾。年底,順利完成驗收。這是東本作為投資方,主導完成的“從技術方案到施工細節、從調試穩定到量産切換”的全流程項目精準管理,是技術水準和管理水準精準結合的一次大膽嘗試。
自立項到收尾,3年時間,1000多個日夜,他們經曆了停水停電、方案糾偏調整,經曆了春節奮戰、疫情考驗,李樂帶領這支平均年齡26歲的青年突擊隊,率先完成了國内首條中級車外飾件高量産噴塗線的線上技術改造,解決行業技術難題5項,發表論文7篇,申請專利2項,確定了東風本田連續3年發車量持續增長,2020年突破85萬台的良好業績。
李樂說:“很慶幸,在青年時代遇見了一個優秀的團隊;很幸運,我是他們中的一員。”他表示,将繼續立足本職崗位,發揮專業特長,帶領青年團隊,在肩負時代重任時行勝于言,在真刀真槍的實幹中成就一番事業,為汽車行業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出品|武漢經開區工委(漢南區委)宣傳部
武漢經開區(漢南區)融媒體中心
來源|記者李正東 通訊員趙若涵
編輯|呂作璐 蔣秋雨
制作|王 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