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當看到澳洲野犬的圖檔,很多讀者不由得驚呼:這不是鄰家阿黃嗎?澳洲野犬和我國土生土長的中華田園犬長相的确很像,以至于很多網友說,中華田園犬就是澳洲野犬的祖先,一部分中華田園犬被帶到了澳洲重新野化,成為今天的澳洲霸主——澳洲野犬。怎麼樣,聽了這種說法是不是感到自信心爆棚?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弗雷澤島的一隻澳洲野犬

然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下面動物志結合近十幾年學術界做的家犬分子遺傳學方面的研究,給澳洲野犬尋根溯源,并闡明它與中華田園犬之間的真實關系。

澳洲野犬的祖先是誰?首先,基因分析告訴我們,它更接近于家養的狗,而不是野生的狼。也就是說,狼先馴化成狗,然後一部分狗又重返澳洲野外,成為澳洲野犬。

基因檢測發現,全球的狗有六個線粒體支系(a~f),51個單倍型。線粒體為母系遺傳,同一個線粒體單倍型就是從同一個母系祖先傳下來的。所有澳洲野犬以及20%的新幾内亞歌唱犬都屬于線粒體a29單倍群,這說明它們有同一隻“超級外祖母”。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新幾内亞歌唱犬

大洋洲之外,這個單倍型僅見于喜馬拉雅山以東的犬種,在中華田園犬中a29占2%,在東南亞土狗中占1%,在婆羅洲占12%,此外,阿拉斯加犬、哈士奇犬和西伯利亞雪橇犬等幾個北方犬種也存在這種單倍型。

考慮到現今所有的狗都是1.6萬年前馴化于華南地區的一群狼,那麼澳洲野犬的遷徙路線就大緻勾勒出來了:華南→東南亞→馬來群島→新幾内亞→澳洲。

那麼,澳洲野犬是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到達澳洲的呢?以往學術界最為流行的是觀點是“南島人說”。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弗雷澤島一隻澳洲野犬捕了一條魚

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南島人掌握了先進的航海技術,占領了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大大小小的海島,遠至紐西蘭、夏威夷和複活節島都在他們的勢力範圍内。而且,南島人是養狗的。

該假說也與考古學證據相符,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澳洲野犬遺骸大約有3300年左右的曆史(來自來自西澳州東南部的曼杜拉洞穴),而南島人占領波利尼西亞群島差不多也是在3000多年前。

然而,“南島人說”也存在緻命缺陷。首先,澳洲并不是南島人的地盤。南島人肯定到過澳洲,但由于澳洲有土著居民,他們沒能在這裡站穩腳跟。澳洲土著為棕種人,約6.5萬年前從東非沿印度洋海岸一路遷徙過去,而南島人是東亞人。不過,南島人沒有成功殖民,并不代表帶去的狗也一定不能。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南島人的遷徙圖,唯獨繞開了澳洲

第二個缺陷,科學家對波利尼西亞人的狗也進行了線粒體dna測序,發現它們屬于arc 1和arc 2這兩個單倍型,不是澳洲野犬的a29。

第三個缺陷最為緻命。細胞核和線粒體dna都顯示澳洲野犬有兩大分支,西北澳野和東南澳野分化已有8300年之久,而東南澳野和新幾内亞唱犬分家隻有7800年。

這說明,澳野的産生不是在澳洲大陸,而是在大洋洲另外一個地方(最可能是新幾内亞),然後兵分兩路殺進澳洲的。而且這個時間節點應該在8000年以前,比南島人的擴張早得多。這可以說直接否定了“南島人說”。

科學家又對澳洲野犬父系遺傳的y染色體進行了分析,發現有兩個y染色體單倍型:h3和h60。h3在東亞和北歐都有出現,h60則源于東亞h5的突變。澳洲東北的野犬和新幾内亞唱犬都是h60,澳洲西部隻有h3,而南部同時有這兩種但以h3為主。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納拉伯平原的一隻澳洲野犬

y染色體結果同樣支援澳洲野犬的祖先來自東亞,它與新幾内亞唱犬是姐妹群,以及它分兩撥進入澳洲這些結論。

狗在華南地區被馴化以後,傳播非常迅速,用了2000年就橫跨歐亞大陸(歐洲1.4萬年前狗的遺骸為證),同樣它們也能很快到達亞洲最南端,在冰期(1.2萬年以前)海平面很低,馬來半島和巽他群島是連在一起的。

但是,巽他群島和新幾内亞早就分開了,中間的海峽至少有50千米寬。野犬遊不了那麼遠,必須乘船才能過去。最大的可能是,當時巽他群島的先民可能曾經乘着簡易的小木船漂洋過海,來到新幾内亞,狗就跟過去了。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澳洲野犬南渡時東南亞和大洋洲的海陸格局

大洋洲缺乏可以制約野犬的大型食肉動物,而當時新幾内亞、澳洲大陸以及托雷斯海峽的一些海島都還連在一起(約8500~6500年前分開),是以野犬很快在這些地方擴散開來,盡管把他們帶過去的居民未能在此立足。

澳洲土著可能很快接納了野犬,并幫助了它們擴散。從那時起,澳洲野犬和新幾内亞唱犬就與外界的狗隔離了,直到歐洲殖民者到來。

澳洲野犬的産生充分證明了狗的擴張雖然借助人類,但不依賴于人類。由于南島人未能在澳洲立足,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成果如農業、雞和豬都沒有惠及澳洲,但狗早在它們之前就偷偷跑過去了,并以獨特的方式生存至今。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澳洲野犬據說桀骜難馴,但仍有人飼養它

澳野起源于新石器時代之前還有個旁證。狼和狗都有個amy28基因,這個基因與澱粉酶合成有關。新石器時代以後種植業蓬勃發展,人類有糧食吃了,那些在東亞、歐洲與人類一起享受農業文明的狗,該基因的拷貝數都大大增加了,而澳洲野犬卻與狼、哈士奇一樣,隻有兩個該基因的拷貝,消化澱粉的能力還很弱。

澳洲野犬下了南洋,它們的祖先還有一部分後代留在華南以及東南亞大陸上,理論上講,這些“留守犬”就是澳洲野犬最近的親戚。20世紀90年代就有很多犬科專家持這種觀點,将新幾内亞唱犬和泰犬(東南亞野犬)都作為澳洲野犬的同類,相應的,中國土狗就是它們的近親。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婆羅洲伊班人的獵犬

然而基因分析證明,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這低估了狗和其主人——人類的遷徙能力。近幾千年來,東南亞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其中至少三次給該地區狗種群的遺傳結構帶來了深遠影響。

第一次是南島人的遷徙。南島人将當時東南亞的狗帶去了波利尼西亞群島和紐西蘭,這些狗就是波利尼西亞土狗——澳洲野犬的表親。因為澳洲大陸已經有土著人和野犬了,南島人和他們的狗都來晚了,未能成功殖民

新幾内亞是澳洲野犬和波利尼西亞土狗遷徙的共同中轉站,是以這裡既有澳洲野犬的線粒體單倍型a29(占20%),也有波利尼西亞土狗的單倍型arc 1(占7%)。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狗在東南亞和大洋洲的遷徙路線,以及各地的線粒體單倍型比例

第二次是侗台人的遷徙。從炎黃時代到秦漢,侗台人為了擴充新的生存空間,不斷從我國南方遷往東南亞,當地原來的狗基本被侗台人的狗取代了。

澳洲野犬的y染色體單倍型h60是東亞h5的突變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父系祖先。然而h5現在在東南亞已經十分罕見,在台灣卻很常見。這說明澳洲野犬祖先在東南亞大陸上基本沒有活着的父系後裔了,隻有在台灣這些海島上還有殘存。

澳洲野犬的母系單倍型a29在東亞和東南亞都還存在,但對更長的線粒體dna序列進行分析得知,亞洲的a29和大洋洲的a29是有差別的。這意味着,它們雖然都是a29始祖(1.6萬年前華南地區的a29母狼)的後代,但不屬于同一支。如此看來,澳洲野犬的最晚母系祖先在亞洲已經絕嗣了。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皇家獸醫學院解剖博物館陳列的澳洲野犬骨架

第三次是中國人的遷徙。我國學者研究發現,距今7000至2000年前,我國黃河和長江流域的狗基本屬于線粒體a1b亞支(有的文章寫作a2),澳洲野犬和波利尼西亞土狗都是這個亞支的。然而,今天的中華田園犬卻很少有a1b亞支的。

漢朝以後,大量邊疆地區的狗湧入,原來中原地區的狗很大程度被取代了。澳洲野犬雖然來自東亞,但它是東亞原生狗南遷的後裔,中華田園犬則是後來者的子孫,兩者是沒有直接關系的。

根據遺傳學分析,澳洲野犬和非洲的巴仙吉犬一樣,都屬于狗的基礎類群。所謂基礎類群,就是在狗的進化早期分化,位于其共同祖先附近的分支。這意味着,澳洲野犬代表了早期未分化犬類的一個獨特隔離種群,與現在任何一種家犬的親緣關系都很疏遠。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中華田園犬

在古代,東西方的狗一直存在小規模的基因交流,但澳洲野犬在8000年來一直處于隔離狀态。是以,雖然中華田園犬長相與澳洲野犬相像,但它與澳洲野犬的關系比與吉娃娃、博美、貴賓、柯基這些長相千奇百怪的犬種還要疏遠。

有的讀者可能不服,既然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不是近親,那為什麼長得那麼像?這是因為它們都沒有經過人工選擇,狗在自然選擇下就會演化成這個樣子,亞洲南部的狼也是長類似樣子,這種現象叫做平行演化。

從澳洲野犬的早期遺骸來看,最近3000多年來它的形态沒有任何變化,足以說明它沒有經過人工選擇。中華田園犬也是在我國古代農耕社會發展起來的自然犬種。歐洲一些犬種獨特的長相是最近幾百年人工培育的結果。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澳洲野犬與流浪狗的雜交後代

中華田園犬有乳白、黃、黑三個色型,澳洲野犬也是。但澳野絕大部分為黃色,這可能反映了它遺傳多樣性比土狗低的事實。

澳洲野犬是一個奇迹,東亞人沒有做到的殖民澳洲,東亞的狗卻做到了。野犬進入澳洲之初也曾是入侵物種,導緻大量本土有袋動物滅絕。但現在,它已經被澳洲政府接納,很多州将它列為受保護的動物。

然而,這個奇迹卻正在消失,歐洲人殖民者到來以後,由于與他們帶來的流浪狗雜交,純種的澳洲野犬已經越來越少見了。澳洲野犬的表親——波利尼西亞土狗,當年就是因與歐洲來的狗混血而消失的。

為什麼澳洲野犬和中華田園犬長得那麼像?它們是什麼親戚?野犬下南洋留守狗的命運殊途同歸的演化

弗雷澤島的一隻野犬耳朵上帶有标記

如果我們不采取措施,用不了多少年,澳洲野犬就會變得與普通的流浪狗無異。現在,澳政府已經采取措施,對弗雷澤島、塔南沙漠等血統未受污染的純種野犬做好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