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F·W·史迪威将軍早年畢業于西點軍校,1920年代初來到中國學習,在美國軍隊服役,熟悉當時的情況。1941年12月,太平洋戰争爆發,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對日宣戰。1942年3月,史蒂夫再次被美國總統羅斯福派往中國,擔任中印緬戰區美軍司令和中國戰區司令部參謀長。
不久,史迪威率領該部進入緬甸抗日作戰一個多月,他率領國民黨軍隊進入緬甸,紀律松懈,指揮不稱職,不聽他出國調離,造成一系列10萬人的失敗,損失慘重。蔣介石為此随身攜帶芥末。

緬甸戰争的失敗使史迪威意識到蔣介石的軍隊腐敗無能,必須予以清理。
回到重慶,史迪威向蔣介石建議組建一支訓練有素的新軍隊。但是,他從哪裡知道蔣介石隻是想讓負責向中國配置設定美國政府援助的将軍為他提供更多的物質援助,而不是真正聽從建議。特别是,蔣介石對這位高挑、藍眼睛的美國人想要改造中國軍隊的想法感到憤怒。為此,蔣介石多次向羅斯福總統提出史迪威還給美國,但羅斯福沒有同意。
相反,八路軍和新四軍英勇抗争的事實給史迪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看到,占中國軍隊總數一小部分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不僅抵抗了日軍的猖獗進攻,而且在與國民黨車輛合作防止日軍南下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4年7月,在他的建議下,美國派遣了一名美國陸軍上校David A. D.,由鮑裡德先生率領的美國陸軍觀察團飛往延安,其任務是了解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敵後戰場上的作戰情況。毛澤東和朱德、周恩來等非常熱烈地接待了觀察組成員,朱德還多次向他們介紹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戰争的情況。
在延安期間,他的所見所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當他向記者講到裘德時,他不禁稱贊他所看到的令人欽佩,他同時向美國索要飛機和坦克,裘德将軍一直強調要依靠人民的力量來打敗日本侵略者。
當時,雖然兩黨建立了統一戰線,但中國共産黨實行民族抵抗路線,國民黨實行片面的抵抗路線。中國共産黨上司的軍隊團結一緻,真誠地抗日,而蔣介石則把矛頭指向共産黨,提出"外部世界必須先到内",國民黨軍隊有時挑起與共産黨的軍事摩擦和沖突。
史迪威對中國國内問題始終保持中立和公正的态度,敦促蔣介石與其他抗日勢力聯手,加強内部團結。他認為,在這一點上,中共軍隊和蔣介石的軍隊沒有什麼不同,應該得到同樣的軍事援助。
1944年9月,在蔣介石的堅持下,美國政府最終決定罷免史迪威,因為史迪威和蔣介石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10月,史迪威先生在離開中國之前,緻函朱德總司令,真誠地說:"由于我在中國戰區被解除了職務,我想向你,共産黨武裝部隊的負責人表示深切的遺憾,我們将來不能與你合作抗日戰争。
你們在與共同敵人的鬥争中發展了優勢力量,我本來希望與你們聯手,但現在這已經一無所獲。我祝你戰鬥順利,勝利,"史迪威說,送給裘德一件皮夾克。看完信後,裘德站在窗前,想起了自己和史蒂夫戰鬥的場景,史蒂夫已經沉默了很久。
史蒂夫很欣賞裘德。優秀的士兵總是希望與他們欽佩的人并肩工作,并一起工作。但是,士兵必須服從指令。史蒂夫帶着深深的遺憾離開了中國。
1946年,史迪威聽到蔣介石在美國政府協助下發動内戰的消息時,憤怒地說:"如果美國今天對蔣介石說,我們不幫你,那麼蔣介石就得停下幾步。
"我真的很想扔掉手中的鐵,去那裡找到裘德,拿着槍,和他一起戰鬥,"史迪威在死前幾個月告訴他的女兒。
同年10月,裘德得知史迪威将軍的死訊,特意給史迪威夫人打電話說:"史迪威将軍的死,不僅剝奪了美國一位偉大的将軍,也使中國成為了一個偉大的朋友。中國人将永遠銘記他為中國抗日戰争所作的貢獻,以及他為确立美國對華公正政策而進行的鬥争,相信自己的願望終将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