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喜劇大師莫裡哀最後的悲劇謝幕

1673年2月17日,法國戲劇家莫裡哀(1622―1673)的新作《沒病找病》,在巴黎皇家大劇院上演,作為作者的莫裡哀親自飾演劇中主角。巴黎人争相購票,都想先睹為快,一時間盛況空前。

這位喜劇大師本來有一條舒适奢華的道路可走,他的父親是皇家室内陳設商,他十六歲的時候就在名義上繼承了父親的世襲權利,後來父親又為他買下了法學碩士頭銜和律師職務,可確定他生活無憂。但是,莫裡哀卻宣布放棄世襲權利,立志搞他最熱愛的戲劇。

莫裡哀演了一輩子喜劇,給人們帶來了無數的樂趣。《沒病找病》卻是他走到生命終點時的一場悲劇。當時,他的肺病已十分嚴重,體虛到幾乎不能走路,但仍抱病登台。

演出前,他對妻子說:“在我的生活裡當快樂與痛苦相等的時候,我始終覺得幸福;但是,今天我的痛苦這樣深,卻又不能希望有滿意和甜蜜的生活,我知道我應該放棄我自己的生命了。”他的妻子和其他演員們見他病勢沉重,說話又如此傷感,感到特别難過,都勸他當天不要參加演出了。莫裡哀沉思片刻,想到整個劇團的開支和劇院裡殷切期待他演出的觀衆們,他毅然說:“隻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要參加演出。”

開演後,莫裡哀忍受着巨大的肉體痛苦進行表演,把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觀衆對他精湛的表演不斷報以熱烈的掌聲。就連他那痛苦的蹙眉和咳嗽都被觀衆誤以為逼真的表演而大加喝彩。演到第四場,他終于撐不住了,莫裡哀突然咯血倒下,僅僅四個小時後,他就停止了呼吸,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莫裡哀一生寫了三十七部喜劇,其中大部分是諷刺喜劇,如《僞君子》、《吝啬鬼》、《貴人迷》等等,都以諷刺小人物的形式嘲笑大人物,用喜劇的方式猛烈地抨擊了當時的貴族和教會反動勢力,也是以成為這些貴族和教會的眼中釘、肉中刺。莫裡哀死後,教會拍手稱快,由于他們百般阻撓,莫裡哀的葬禮十分冷清。

一代喜劇大師用自己的悲劇演完了最後的喜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