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小名奴,字好,唐朝三帝,唐太宗九子李世民,蜻蜓的第三子。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李志似乎是皇帝形象的無所作為,這實際上與我們經常看的一些電視劇有很大的關系。其實,真正的李志并不是皇帝的無所作為,他早年登基,遵循太宗制度,徹底貫徹政治經濟制度的大規模制定,并任命了各種朝臣,如李偉、長孫等。因為李志一年四季都在從政,唐朝得以延續貞潔統治的繁榮,曆史上被稱為"統治永恒的象征"。
李志的天賦,可以用他的人生經曆來概括。史書記載,李志生英俊高大,在性格上非常溫柔善良,對于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加低調節儉,不愛大繁榮的文明。我想正是這些原因,讓太宗李世民決定把皇位傳給李志!
一個國王看兩個方面,要知道自己是否無能,一個是内在的,二是外在的。在裡面,唐高宗曾下令:"遼東之戰,土木之功。"在他掌權的第二年,他下令将所有被占領的人民的家園歸還給人民,在他的統治下,關門閥被嚴重削弱。從外在,唐高宗立志摧毀了西突厥、百冀、高句黎,使唐朝的領土達到最大。
可惜沒有完美的人,李志晚年的個人健康狀況很差,長期頭痛和眼疾,在以後的生活中眼睛甚至什麼也看不見。這一大原因也為未來武則天篡權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