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年輕時的張兆和

“我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隻愛過一個正當年齡的人。”(沈從文寫給張兆和)

這幾乎是我看過最美的情話。是沈從文寫給他的妻子張兆和的。這樣的情話,從生到死,他給她寫了一輩子。她的心也一直被這樣的清甜軟語呵護灌溉着。

直到有一天高青子的出現。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高青子

高青子何許人也?對于沈從文來說是迷妹、是情人、是一個過客。她的出現近乎毀滅了張兆和的所有驕傲自負和清高。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張兆和

1933年的某天,沈從文到朋友熊希齡家探訪好友,主人不在,身為熊希齡家庭教師的高青子,接待了沈從文。高青子青春靓麗大方得體,第一次交談,便給沈從文留下了不俗印象,也為後續的情緣做好了鋪墊。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左二張兆和

相對于高青子,張兆和當然是先到的那個。張兆和:蘇州名門望族之女,家境殷實。她是淮軍主将、兩廣總督署直隸總督張樹聲的曾孫女;她是民國初教育家、蘇州樂益女中校長張吉友的三女兒;她是中國公學人稱黑玫瑰的校花。她還是他的學生,沈從文為了娶她,不顧老師身份,曆經波折人盡皆知。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3年又9個多月,幾千封情書,上萬滴眼淚,數次起心動念的“我不活了”,再加校長胡适的神助攻,張家二姐的推波助瀾,終于抱得美人歸,喝下了屬于他的那一杯鄉下人的甜酒。他曾,為了愛她,無所顧忌,為了愛她,卑微入骨,為了愛她,全情投入。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隻是,詩人骨子裡的浪漫掉到現實的泥淖中,連支水花的漣漪都不會起。婚後的日子充斥着貧窮、瑣碎、一地雞毛。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為人妻人母的張兆和,所有的芳華都無聲的消解在現實生活中。從書信中我們看到,因為裡面的毛衣太舊,到别家喝茶,她連大衣都不敢脫。她也曾對着丈夫告白:“我不喜歡打腫了臉裝胖子外面光輝,你有你的本色,不是紳士而冒充紳士總不免勉強,就我們的情形能過怎樣的日子就過怎樣的日子。我情願躬持井臼,自己操作,不以為苦,隻要我們能夠适應自己的環境就好了。”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相對于張兆和的快速适應角色,順應環境,沈從文就來的慢多了。他畢竟是個詩人是個作家,骨子裡的浪漫随着血液生成,始終好像都和現實生活隔着那麼一段距離。無論是行船還是上山,他都會寫信給張兆和,分享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有情懷,而她的回信中隻突出的擔心下頓吃什麼?這樣的張兆和與丈夫的氣質是相悖的,是他所不喜的。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然而,沈從文是誰呀?胡适口中的天才,中國最具潛力的作家。張兆和給不了的回音,高青子可以。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既是迷妹,就一定有迷妹的特質:沈從文說什麼都是好的,他的一切她都喜歡,甚至由喜歡發展成為,投其所好的熟悉。再次相遇時,高青子特意穿了“一身綠地小黃花綢緞夾衫,還在袖口拼貼了一塊淡淡的紫”,這是沈從文小說《第四》裡的女主人公裝扮。言下之意:我不僅在意你的作品,連着你的審美我都鑽研了。這心思下的夠足,男的即便不立馬有所表示,心上感動也在所難免。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處于兩廂暧昧階段,為了表示:“我也還是很有市場的”窮小子沈從文,選擇向老婆張兆和坦白高青子這個女人的存在。張兆和一聽,蒼蠅不叮無縫蛋,為何偏偏就選你?一氣之下攜子回了娘家,這個反應顯然沈從文是沒有想到的。本來可能是想表個忠貞,邀個功,結果卻是适得其反。我猜想,沈從文在講述的時候,隻把妻子當成夫妻,卻忽視了她也是個女人,還是個高傲清冷的女人,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也是這時候,抗戰爆發。沈從文随同僚一起南遷到昆明西南聯大,寫信給張兆和,希望夫婦可以同行。再三邀請,張兆和都拒絕了,理由是孩子太小,東西太多,就不同去了。這不免也是傷了沈從文的心。真實的原因,應該是她還生着氣呢。巧的是,高青子也出現在了西南聯大圖書館,山高水遠壓抑已久的兩個人,終于真的在一起了。沈從文更是将兩個人的來往過程寫進了自己的小說《看虹錄》,其中不乏情欲的描寫,後來也因為這個他的作品被批判成“桃色文藝”,寫作生涯陷入谷底。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面對這一切,本就沉默的張兆和更沉默了。她大概就是那種,即使心在滴血,也不吭一聲的人。這樣的人容易對自己狠,也容易對别人狠。看她年輕時的照片,我總覺得秀麗之外還有三分英氣。就這樣,高青子和沈從文承轉起合的糾纏了八年,張兆和就隐忍了八年,直到高青子嫁人,這個過客終究還是過去了,徹底從二人的世界中消失了。可是曾經的“三三”和“沈二哥”再也回不到從前,懷念那個寫下:“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麼不憐憫的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兒冰?”的張兆和,一直到死她都沒能再寫出這麼甜的句子來。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可能是那些年裡,她心上滴過的血迹還沒有幹透。可能,是她還不知道要怎麼面對他。可能,是她對自己都還沒有準備好。兩人一直處于分居狀态,她總是在他千鈞一發的時候出現,待情況稍有好轉,便立即脫離他的視線。後來,事業上陷入谷底的沈從文,真的很慘很慘,不僅封筆還被安排去打掃女廁所。抑郁之下,受不了折磨的他選擇自殺,喝煤油割動脈,幸好大難不死被人救出,隻是他一出院,她就選擇去華北大學深造。

張兆和:若是從來無情深,何來執念到如斯?

不過後來據說在沈從文死後,張兆和還是最終原諒了他,還為其整理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