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速途網 郝丹淳

10月29日,娃哈哈宣布推出非常可樂的全新無糖系列産品。據悉,新品共有人參、油柑、話梅和原味四口味種,包裝圖案設計則采用時下較為流行的“國潮風”。
目前,該系列已經正式開始線上上售賣,500ml規格每瓶單價2.2元,但如果按原價15元計算,每瓶單價近4元。非常可樂僅在天貓娃哈哈創意旗艦店銷售,粉絲數僅7383,且并未出現在娃哈哈官方旗艦店内。
資料顯示,非常可樂誕生于1998年。那一年的“可樂”市場還處于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和平分秋色的局面。彼時,娃哈哈創人宗慶後以“中國人自己的可樂”作為宣傳口号,采取“農村包圍城市”的銷售政策做市場布局,迅速在市場中搶占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據悉,巅峰時期,非常可樂曾為娃哈哈貢獻過超20億元的年營收,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外中國市場最暢銷的可樂産品。
然而,随着後續發展的乏力,現今的非常可樂線下銷售半徑非常有限。不過,娃哈哈集團曾對外披露:“非常可樂仍屬于常态化産品,但主要在中西部地區銷售”。
近年來,娃哈哈不斷對新業态進行嘗試,以求拉動業績增長。隻是,非常可樂的回歸,真的能為娃哈哈收割一波紅利嗎?
非常可樂的回歸,除了前身的“可樂”屬性之外,最大的變化就是添加了“無糖”的标簽,希望通過“健康飲品”的風口,在可樂賽道再分一杯羹。
一方面,近兩年來,汽水品類出現了“回暖”的現象。據可口可樂财報顯示:2021上半年,可口可樂全球汽水業務增長14%。其中,中糧可口可樂汽水業務增長16.7%,太古可樂内地汽水業務增長23%。另一方面,康師傅上半年碳酸飲料及其它業務營收83.62億,同比增長24.69%。
另一方面,無糖飲品賽道近年來也頗受資本青睐,元氣森林、喜茶、可可滿分、十點一刻等品牌頻頻獲得融資。據統計,2014年~2021年上半年,食業頭條收集的200款無糖飲料樣本中有28個品牌共獲得64次融資,獲得融資品牌平均融資輪次為2次。2020年開始,企業獲得融資的次數快速增長,高達23次,已知的融資金額約為37億元。
《2020-2024年中國無糖飲料行業市場供需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随着無糖飲料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目前有近六成的消費者嘗試過無糖飲料,無糖飲料2019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0%,遠高于飲料總體增長率。
是以,在速途網看來,選擇此時讓“非常可樂”回歸,不僅可以拓寬娃哈哈的産品品類,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品牌的露出,增加收入的來源。
隻是,非常可樂真的能挽救娃哈哈疲于增長的業績嗎?
根據娃哈哈财報顯示:娃哈哈2020年營收為439.8億元,為其十年以來最低業績。公開資料顯示,2014–2017年娃哈哈營收分别為728億元、677億元、529億元、456億元,5年縮水超300億元,下跌幅度達到了42%,此後四年營收都在四百億上下徘徊。
據速途網觀察,為突破發展瓶頸,不少飲品品牌早已走上了品牌更新之路,有的從産品角度出發,有的在營銷方式上發力,還有的專注于商業模式創新,甚至從全産業鍊的次元對品牌進行更新,試圖以新的品牌體驗留住老顧客并搶占新生代客群。
随着娃哈哈礦泉水和ad鈣奶品類單一弊端逐漸凸顯,娃哈哈也在近年來開啟了自身的創新之路。先後推出過功能性飲料——啟力、啤酒類飲料——啤兒爽和格瓦斯,甚至還創立了自己的商場。不過,截止目前,娃哈哈仍然沒有能與ad鈣奶和礦泉水齊名的“爆款”單品誕生。
此外,今年上半年,娃哈哈在多地的奶茶店便皆已在開業幾個月後,從剛開業時的“門庭若市”,到如今已呈現“幾近倒閉”的态勢,也為其最初十年“開出一萬家店”的目标蒙上陰影。
而從非常可樂的回歸來看,娃哈哈并沒有放棄對于新品的嘗試,此次押注于無糖飲品的風口,看重的是非常可樂早年在市場的建設已經為現今的回歸提供了鋪墊與經驗,加之早年間的品牌好感度積累,為“破圈”創造機會。
隻是目前非常可樂處于剛剛回歸的階段,至于“無糖可樂”能為整體營收貢獻多少收益,娃哈哈是否能“多元化發展成功”,也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