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栖大會】飛天進化三部曲 科技阿裡實作蝶變

雲栖大會如今已成為深入了解阿裡雲的最佳視窗,走過7年時間的雲栖大會,變化的是,參會人數從最初的幾百人到2016年的4萬人,規模和影響力逐年擴大;不變的是,技術創新始終是雲栖大會堅持的原則和方向。

【雲栖大會】飛天進化三部曲 科技阿裡實作蝶變

今年雲栖大會的主題是“飛天進化”,進化本身有疊代和煥新之意。在我看來,飛天包含着三個層面的進化:

首先,飛天進化第一部曲,是指飛天系統本身,它從資料中心的作業系統如今演變成為網際網路規模的作業系統,這是中國完全具備自主創新的技術,意義十分重大。

其次,飛天進化第二部曲,是指阿裡雲本身,它從一家雲計算公司起步,讓計算和資料成為一種新的生産資料和基礎設施,再通過計算和資料能力延伸出了人工智能的新能力,最新釋出的城市大腦就是阿裡雲人工智能落地的絕佳注腳。

最後,飛天進化第三部曲,是指阿裡巴巴本身,它讓阿裡巴巴從電商的基因中走出來,實作了阿裡巴巴的全新蝶變。阿裡雲最初作為承載阿裡業務的雲平台,如今成長為全球第三、中國第一的雲計算企業,可以說阿裡已經成為業内數一數二的的科技公司。

<b>飛天進化第一部曲:作業系統</b>

我們知道,飛天誕生于2009年2月份,是整個阿裡雲的核心技術部分,也是阿裡雲産品服務的基石,從2009年寫下飛天第一行代碼,到成為阿裡巴巴所有核心業務資料處理的平台,飛天僅僅用了7年的時間。

【雲栖大會】飛天進化三部曲 科技阿裡實作蝶變

如今,曆經7年發展,飛天早已不局限于服務阿裡集團内部業務,而是成長為中國自主研發、服務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30多萬客戶的一個作業系統。

可以說,飛天作業系統是阿裡雲技術創新的精華和結晶,如今它更進化成為網際網路規模的作業系統,通過徹底打通實體層、核心層、雲服務層,接入層、雲市場之間的邊界,飛天讓資料中心的管理在規模、性能以及效率方面發揮到了最大化。

更為關鍵的是,和傳統資料中心作業系統相比,飛天最大的與衆不同,是可以将單叢集的上萬台伺服器連接配接成一台“超級計算機”,發揮最大的計算效率,并實時處理海量的資料。如今,阿裡雲在全球建構了600多pop節點,帶寬儲備超過20t,成就了遍布全球的網際網路規模的基礎設施。

是以,飛天作業系統之于阿裡雲的意義不言而喻,我認為有三個方面:

第一,通過飛天,阿裡雲将全球資料中心的管理融為一體,并以線上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提供計算能力,并把衆多政府、大中型企業乃至創業者連入到一個互通的雲端網絡之中,搭建了一個開放的雲計算平台。

第二,作為網際網路規模的作業系統的提供商而言,飛天也把阿裡雲從雲計算提供商的角色轉變為雲生态的平台建設者,這将讓阿裡雲成為名副其實的雲計算價值鍊與産業鍊的粘合者。

第三,飛天還是中國第一個自主研發、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作業系統,這是阿裡雲依靠對業務的深入了解,依靠對技術創新的持續堅持換來的成功。

從這個角度來看,飛天當仁不讓成為了中國新經濟形象、新技術創新力量的“代言人”。

<b>飛天進化第二部曲:人工智能</b>

飛天的第二層進化,其實已經隐藏在本屆雲栖大會的主題之中,apsara evolution巧妙的把人工智能(ai)植入其中,這也預示着阿裡雲不止專注于雲計算,還要從雲計算出發,把計算和資料的能力變成人工智能的新能力,并輸出給全社會。

【雲栖大會】飛天進化三部曲 科技阿裡實作蝶變

正如阿裡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博士所說:“7年前,當阿裡寫下飛天系統的第一行代碼時,飛天隻是用來支援雲計算的核心技術,在進化的過程中,它給科技創新增加了一個變量。”

我的了解是,這個變量不僅是飛天技術的進化,更是阿裡雲使命的進化,不管是去年提出的網際網路是基礎設施、資料是生産資料、計算是公共服務等三大著名判斷,還是面對如今人工智能的大趨勢,都是阿裡雲為實作普惠經濟所做的種種努力。

這種努力展現在我們面前的,莫過于最新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推出的城市大腦。城市大腦的核心采用阿裡雲et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修正城市運作中的bug,最終将進化成為能夠治理城市的超級人工智能。

據介紹,城市大腦由五大系統組成,包括:超大規模計算平台、資料采集系統、資料交換中心、開放算法平台、資料應用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大腦計算平台采用飛天作業系統。由于該項目涉及的資料量巨大,僅視訊攝像頭就有5萬多路。是以,通過飛天即可提供源源不斷的計算能力,以保證大腦能夠“眼疾手快”、“當機立斷”。

資料顯示,在杭州蕭山區的部分路段的初步試驗中,城市大腦通過智能調節紅綠燈,車輛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

【雲栖大會】飛天進化三部曲 科技阿裡實作蝶變

在阿裡雲總裁胡曉明看來,治理交通擁堵,隻是城市大腦迎戰的第一個難題。城市大腦的最終目标,是讓資料幫助城市來做思考和決策,将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夠自我調節、與人類良性互動的城市。

如果說,城市大腦是杭州代表中國的城市為世界做出的探索,那麼這也是阿裡雲在全世界第一家把人工智能應用到生産系統所做的實踐。

當然,除了城市大腦之外,阿裡雲人工智能技術還展現在國家天文台的天體實體研究領域中,國家地震局的地震研究中,華大基因的基因研究中,浙江大學和浙大一院的醫療研究中,中科院的量子計算研究中等等。

是以,飛天進化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我相信,通過技術的開放和共享,阿裡雲将讓業界更多的研究機構,更多的企業享受到人工智能帶來的價值,成為他們邁入人工智能領域新的“合夥人”。

<b>飛天進化第三部曲:科技阿裡</b>

今年,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再次出席了雲栖大會,而他的講話則更加有深意。他表示,阿裡巴巴從明年開始講不再提“電子商務”這一說法,對于阿裡而言,電子商務隻是一個擺渡的船,它隻是把這個岸,連接配接到另外一邊岸。

【雲栖大會】飛天進化三部曲 科技阿裡實作蝶變

不提“電子商務”的阿裡巴巴究竟會變成什麼呢?馬雲沒有給出具體的答案,但他提到了一個“五新”概念,即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如果仔細研讀這“五新”中的内容,似乎都包括了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這三大關鍵詞。

我認為,這正是飛天的第三層進化的意義,它把阿裡巴巴從電商的基因中解放出來,并蝶變成為了一家全球數一數二的科技公司,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科技阿裡。

無疑,科技阿裡賦予了阿裡巴巴更大、更多的想象空間。以阿裡雲為例,在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報中,其營收達12.43億元,同比增長156%,再次成為全球雲計算增長的标杆,這也是阿裡雲領跑全球雲計算增速的第五個季度。

對此,胡曉明在采訪中說,目前中國使用雲計算的企業占比僅為5%,他堅信未來五年雲計算會成為所有商業基礎設施中的底層支撐,并支援制造、農業、醫療、教育等等行業的創新,75%的企業将會使用雲、大資料和人工智能。

感謝 <b>申耀的科技觀察</b> 對2016杭州雲栖大會的精彩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