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校想見開國元帥,警衛員不讓進,說出外号後,元帥親自出門迎接掩護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神槍手一條褲子送來一個外号靠外号見元帥,獨闖中南海

大校想見開國元帥,警衛員不讓進,說出外号後,元帥親自出門迎接掩護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神槍手一條褲子送來一個外号靠外号見元帥,獨闖中南海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這是主席創作的《七律·長征》中的名句,也是許多人曾在學生時期背誦并銘記心間的詩句。詩句背後的故事我們并不陌生,是紅軍巧渡金沙江和強渡大渡河。

其中的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險象環生,急如星火,在中國革命戰争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在這大渡河畔,在強渡大渡河背後,仍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和鮮少被人提起的英雄人物。

美國記者斯諾在《西行漫記》中這樣描述紅軍強渡大渡河的重要意義:這是長征中關系最重大的一個事件,如果當初渡河失敗,紅軍就很可能遭到殲滅。

那是1935年的5月,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作為長征途中的先遣隊,在雨夜中艱難前進,行至大渡河邊,天還未亮,朝露未晞。紅一團戰士們緊張的做着渡河準備,要在數十萬國民政府軍到達之前強渡大渡河,這是上司下達的指令,也是戰士們決勝長征的信心之舉。

大校想見開國元帥,警衛員不讓進,說出外号後,元帥親自出門迎接掩護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神槍手一條褲子送來一個外号靠外号見元帥,獨闖中南海

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和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也來到渡河前線,聽取紅一團團長楊得志彙報渡河準備情況,這時聶榮臻突然問:"土佬呢?土佬來了沒有?"楊得志回道:"來了,來了,還專門給他配備了兩挺機關槍!"

一旁的劉伯承十分疑惑,土佬是誰?怎麼還專門為他配兩挺槍?聶榮臻笑道:"他是紅一團最紅的人,人稱土佬,是我們這最優秀的機槍手,也是機槍排排長,他叫李德才!"

這位讓聶榮臻格外贊賞的土佬李德才,不僅名氣大,機槍技術更是絕無僅有。渡河之前,身材魁梧,面龐黝黑的李德才在河邊靈活奔走,仔細測量,以一種與他憨直的性格完全不同的謹慎和細心,帶領機槍排架好了機槍。

在上司的指揮下,十七勇士乘上小舟渡河,剛入河中,對岸的敵人便發起強烈的火力狙擊,舟小浪大,勇士們無法發揮所長,隻能尋機躲避。這時,在李德才帶領下的機槍排"啪啪啪啪"向敵人猛烈掃射,掩護河中勇士們極速前進。

大校想見開國元帥,警衛員不讓進,說出外号後,元帥親自出門迎接掩護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神槍手一條褲子送來一個外号靠外号見元帥,獨闖中南海

李德才輪換使用兩挺機槍,密集的子彈直擊敵軍要害,使敵兵聞風喪膽,魂飛魄散。終于快靠近對岸,勇士們跳下小舟,進入齊腰深的水中大步向前,突然從岸邊隐蔽處湧出200餘敵兵,順着河岸坡道向勇士們沖去,危急時刻,炮手趙章成連續向對岸發射炮彈,打了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在敵軍四下逃竄之時,李德才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瞄準對岸,"啪啪啪啪",敵人一個個應聲倒地,恍若神來之筆,每個響聲,每顆子彈,都發揮了作用。劉伯承在旁邊看得直呼:"土佬打得好!打得好!"就這樣,十七勇士順利上岸,消滅殘敵,紅軍取得了又一次戰略性勝利。

不論是前方勇往直前的十七勇士,還是後方有勇有謀的神槍手李德才,都離不開一個勇字。最終,李德才還與十七勇士一起被主席點名嘉獎,獲得了渡河英雄的稱号。在用的同時,還擁有謀略以及高超的業務技術,這是李德才給我們的啟示與禮物。職場如戰場,無論有多少套路和捷徑,業務技術的強大始終是職場安身立命的基礎。

在浮躁虛無的今天,更多人信奉花式套路,而少了自身本領的精進與提高,如何像紅軍戰士一樣腳踏實地,像李德才一樣有勇有謀,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大校想見開國元帥,警衛員不讓進,說出外号後,元帥親自出門迎接掩護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神槍手一條褲子送來一個外号靠外号見元帥,獨闖中南海

說起李德才"土佬"這個外号,還是主席起的呢!這是李德才人生中的一個标記,一座裡程碑。李德才生性爽直,愛交朋友。因加入紅軍時間較晚,使得他的年齡比其他戰士都大一些,也是以,大家都喊他老李,一是尊他為大哥,二是他性格好,得到許多人傾心相待。

一次,紅軍繳獲了一批衣物物資,李德才分到一條褲子,是仿德式剪裁的一條軍褲,前面帶有一個類似西褲的開口。李德才從未見過這樣剪裁的褲子,颠來複去研究哪面是前,哪面是後。

最終,他決定将帶開口的一面穿在後面,還說這樣是友善"屙屎"。戰士們聽了都哈哈大笑,一傳十十傳百,李德才穿褲子這件事傳到了主席那裡,主席聽了一邊笑一邊說:"這個土佬呦!"就這樣,李德才"土佬"這個外号就傳開了,李德才自己也願意大家這樣叫他,顯得親切的同時,也能為大家帶去一點艱難時刻難得的歡樂。

這是李德才的又一種智慧,就像舞台上的喜劇演員,犧牲自己的外在形象,善于拿自己開涮,來博得台下觀衆的笑聲與快樂。善于自嘲,開得起玩笑,朋友自然越來越多,路也會越走越寬。這并不是說人都要開朗外向,内向也同樣可以有開闊的胸襟,善于自嘲的心态,和願意犧牲自己的精神。

大校想見開國元帥,警衛員不讓進,說出外号後,元帥親自出門迎接掩護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神槍手一條褲子送來一個外号靠外号見元帥,獨闖中南海
"凡是偉大的,必定簡單。"列夫·托爾斯泰如是說。

英勇善戰的李德才後來在抗戰中又參加了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屢立戰功。解放後,李德才放棄在北京當管理人員的機會,自願回到見證自己成長的保定軍分區當司令員,這也是他一生當中最高的職務,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軍銜。李德才憑借簡單不複雜的心性,一路向前,在他的心裡,做官并不是偉大的事,活得痛快才是偉大。

在保定軍分區當司令員的李德才,一直覺得軍區的裝備太過簡陋,但卻始終找不到解決的辦法。直到有一天,他聽說老首長來保定了,他就想着無論如何要見首長一面。誰知到了門口,年輕的警衛人員不認識他,不讓他進。

李德才憨直的脾氣一上來,直接說:"你去向首長彙報,說土佬來了,看他見不見!"警衛員見他敢如此态度,以為是哪個大上司來了,趕緊進去報告。想來不苟言笑,滿臉嚴肅的林首長聽了警衛員的彙報,臉上竟也露出了笑容:"這個土佬,我這就去見他!"像這樣說出外号後,元帥親自出門迎接的人,恐怕隻有李德才一個了。

大校想見開國元帥,警衛員不讓進,說出外号後,元帥親自出門迎接掩護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神槍手一條褲子送來一個外号靠外号見元帥,獨闖中南海

得知李德才來意的林總,也犯了難:"我又不是後勤部長,我哪裡給你去找裝備?"這時鄧華和李天佑跑過來拉走了李德才。原來,這二人聽說直性子李德才到首長這裡"找事"來了,趕緊過來解圍。"你土佬的膽子也太大了,敢揩首長的油,你是第一個,估計也是最後一個。"二人笑着打趣李德才。後來,李德才如願要到了裝備,大大提升了保定軍區武器裝備水準。

李德才一直保有自己的憨直率真,甚至在自己去世兩年前,為了給戰士們建籃球場,獨自闖開中南海的大門,直接去問主席要建籃球場的水泥,臨走還不忘問主席要一支筆和一條皮帶作紀念。

放到現在,李德才似乎太沒"規矩"了,可規矩不正是給規矩的人定的嗎?不規矩的人自然不會守規矩。世上總會有一些願意打破規矩,跟随内心向前行進的人。敢于打破正常,創造成功的人,并不隻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也可能是你,是我。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