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西歐數顯領域在80年代末期的首發壓力傳感器系列bm,到90年代初期的首個潛水記錄功能系列dep,在當時聲勢浩大的大力宣傳下,時隔幾十年,仍然是新老卡迷群裡中津津樂道的經典之作。相比于數顯領域,這塊來自80年代末期的雙顯型号的閱聽人度卻顯得格外冷清。再加上表殼設計得相對中規中矩,導緻強大的内心似乎并沒有被世人所記住。
事實上,卡西歐在80年代末期首發壓力傳感器,這個來自卡西歐1989年釋出的雙顯arw320,對壓力傳感器功能的應用似乎比數顯型号bm100更加淋漓盡緻。
alti-depth meter arw320,相對于名号,平庸的外表似乎有點讓人對眼前這個塑膠小塊有點難以置信。整機使用全塑膠機身外殼,除了後蓋,傳感器蓋,與指針把手,剩下的不帶一點金屬材質。圓形表盤外框簡單直接地标注着4個按鈕的功能文字,左邊延伸突出傳感器外殼并上端安裝有镂空的小鐵片蓋住。arw320傳感器外觀比例可以說是卡西歐最低調的外觀設計案例,按卡西歐傳統的手法,傳感器外形一般以誇張霸氣出名,哪怕是與arw320同樣設計風格的aw330,aw340也要使外加霸氣的傳感器防撞罩。
指針表盤為半圓布局,刻度訓示條也使用相對簡單長條小線。指針設計得比較讓人納悶,圓形的時針甚至刻度都沒有夜光塗層,整個表盤隻有秒針與分針帶夜光塗層。黑暗下隻能看到分鐘與忽隐忽現的秒針,無法了解卡西歐此舉是何用意。
表盤最下面是長條的數字顯示視窗,可以顯示時間或切換到日期,或者顯示各項功能的目前資料。機身4角使用貼合機身弧形的長條的齒狀長塊作為按鈕,并使用鮮豔的顔色與時針顔色呼應。大面積按鈕手感比較舒服,很容易按擊。表盤右方橫凸小方塊銜接兩個按鈕,并在中間設計有指針的調節手把。左右兩端的傳感器與調節把手平面與鮮豔的小弧度按鈕使表盤整體有點略顯八角形的笨挫感覺。
後蓋使用4個螺絲固定的合蓋,在機身背面有防水圈凹槽,這種設計要比純合蓋的防水性能要好得更多。打開後蓋,機芯與機身和後蓋的接觸面設計有塑膠防震墊,能使機芯更好的貼合機身四周與後蓋。
機芯使用的是型号376或375,液晶數顯的大概功能是:1時間與日期切換。2以米為機關的目前高度計。3氣壓計。4潛水深度計。5秒表。6鬧鐘。100米防水并不帶夜光燈。
高度模式:
氣壓模式:
潛水深度模式:
arw320總共釋出了3個色系的型号,有黑底橙色時針與按鈕的配色,和黑底黃色,與純黑底紅色指針與辨別。
arw320雖然設計相對簡陋,但整機擁有相當舒服的尺寸,含傳感器與手把直徑大概隻有45mm,厚度是10mm。
arw320據推測應該是aw700的簡化塑膠版本,而卡西歐在arw320之後又分化出單獨高度氣壓功能的aw330與深度計功能的aw340。相比于90年代卡西歐單獨以潛水壓力開發的潛水系列,與單獨壓力傳感器為核心的登山系列,這個提前退出的樸實外表下,簡化合并潛水與氣壓功能的arw320卻顯得實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