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 ASH中國之聲丨MIL62聯合來那度胺治療中國複發難治性FL/MZL:一項多中心、單臂、1b/2期研究結果

作者:醫脈通血液科
2021 ASH中國之聲丨MIL62聯合來那度胺治療中國複發難治性FL/MZL:一項多中心、單臂、1b/2期研究結果
2021 ASH中國之聲丨MIL62聯合來那度胺治療中國複發難治性FL/MZL:一項多中心、單臂、1b/2期研究結果
一年一度的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是全球血液學領域規模最大、涵蓋最全面的國際學術盛會之一。今年,第63屆ASH年會将于12月11日~14日線上下及線上召開。來自天津醫科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張會來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石遠凱教授團隊的1篇研究入選今年ASH年會的Poster部分,小編将其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供廣大讀者參考。

研究背景

MIL62是一種新型糖基化的II型抗CD20抗體,其Fc區的N-糖鍊幾乎完全無糖化,在體外和體内均顯示出較好的活性。在惰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中,來那度胺聯合CD20抗體的免疫調節方案顯示出良好的療效。研究者進行了一項開放、多中心的1b/2期臨床試驗(NCT04110301),旨在探讨MIL62聯合來那度胺治療複發/難治性濾泡性淋巴瘤(FL)或邊緣區淋巴瘤(MZL)患者的療效、藥代動力學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入組條件為組織病理學證明為CD20陽性的MZL或1-3a期的FL患者,且既往接受過1-4次系統治療(至少接受過一次含利妥昔單抗治療)。誘導治療給予來口服那度胺(15-20mg;28天/療程;第2-22天)聯合靜脈滴注MIL62(1000mg;28天/療程,第1療程:第1、15天;第2-8療程:第1天),共8個療程。維持治療給予來那度胺(10mg,1次/天,第2-22天)聯合MIL62(1000mg,每8周的第1天),共4個療程。主要終點是客觀緩解率(ORR;定義為根據Lugano 2014标準每12周評估一次為CR或PR),次要終點包括緩解持續時間、藥代動力學和安全性。不良事件(AE)按CTCAE标準5.0版進行分級。

研究結果

2019年11月29日至2020年12月22日,來自中國11個中心的54例患者接受了至少一劑MIL62或來那度胺治療。中位年齡50.0歲(範圍:28-85)。其中51例(94.4%)為FL,3例(5.6%)為MZL。既往治療的中位數為1(範圍:1-4),20例(37%)患者為利妥昔單抗耐藥。根據FLIPI-2評分,23例患者(42.6%)為中高危。MIL62和來那度胺的中位治療時間分别為28.6(範圍:0.1-53.7)周和27.9(範圍:2.0-56.6)周。

截止至2021年6月30日,中位随訪時間為8.4(範圍:5.8-9.1)個月。總體而言,50例可評估患者中42例(84.0%)達到客觀緩解,其中8例(16.0%)達到CR,34例(68.0%)到達PR。在20例利妥昔單抗耐藥的患者中,16例(80.0%)達到客觀緩解,其中CR有3例(15.0%),PR有13例(65.0%)。9個月緩解率為80.2%(95% CI:58.1-91.4),12個月無進展生存(PFS)率為71.2%(95% CI:50.6-84.4)。

在54例可評估安全性的患者中,所有患者都出現了至少一次“治療期”不良事件 (TEAE)。最常見的TEAE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85.2%)、白細胞減少(72.2%)、血小闆減少(57.4%)、打點滴相關反應(16.7%)、淋巴細胞減少(27.8%)、丙氨酸/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14.8%/13%)。40例(74.1%)患者發生3級以上TEAE,其中35例(64.8%)與MIL62有關,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25例(46.3%),白細胞減少10例(18.5%),血小闆減少9例(16.7%),淋巴細胞減少4例(7.4%),帶狀疱疹、打點滴相關反應、惡性良性腫瘤溶解綜合征、腹痛各1例(1.9%)。13例(24.1%)患者發生嚴重不良事件(SAE),其中MIL62和來那度胺相關的SAE各8例(14.8%)。

研究結論

MIL62聯合來那度胺治療複發性或難治性FL和MZL(包括早期複發者)具有良好的療效,且安全性可控。一項比較MIL62聯合來那度胺對比來那度胺單藥治療利妥昔單抗耐藥的FL患者的多中心、随機、開放的III期試驗正在進行中(NCT04834024)。

參考來源:參考來源:Yuankai Shi, et al. 2021 ASH. Abstract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