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内蒙古這項整治工作掃落69名廳局級幹部,這些“黑金碩鼠”再被點名以采礦權換取好處費把涉礦工作領域作為“私人領地”坐享煤老闆掏入股本金的分紅收益69名廳局級幹部被立案

作者:政知新媒體

撰文 | 熊穎琪

新華社11月6日消息,内蒙古自治區在對涉煤腐敗“倒查20年”專項整治工作開展20個月後,已累計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523.88億元。截至目前,全區共立案涉煤案件736件、1023人,其中廳局級幹部69人、縣處級幹部243人。

政知君注意到,在新華社的報道中,有三隻“黑金碩鼠”再被點名。

第一個被點名的是烏蘭察布市委原書記杜學軍。

内蒙古這項整治工作掃落69名廳局級幹部,這些“黑金碩鼠”再被點名以采礦權換取好處費把涉礦工作領域作為“私人領地”坐享煤老闆掏入股本金的分紅收益69名廳局級幹部被立案

杜學軍,出生于1965年5月,内蒙古海拉爾人,法學博士。

履歷顯示,杜學軍曾在呼倫貝爾工作了近30年。2011年,杜學軍出任興安盟盟委副書記,2013年5月,他升任盟長,成為正廳級幹部。

2015年10月,杜學軍出任標頭市委副書記、市長。2017年5月,他履新烏蘭察布市委書記,直至2020年7月卸任。

2021年2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釋出《内蒙古自治區系列涉煤腐敗案以案促改工作啟示》文章,首次披露杜學軍落馬。

杜學軍的涉煤問題細節在今年4月已被曝光。

4月25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區召開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警示教育電視電話會議,現場播放50分鐘警示教育片《查腐煤 刨黑金 除毒瘤——内蒙古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警示錄》。

警示教育片披露,内蒙古涉煤腐敗問題存量之大、流毒之廣、危害之重、積弊之深,令人觸目驚心。烏蘭察布市委原書記杜學軍未經招拍挂程式,擅自直接指定他“發小”名下的礦業公司,取得某煤礦的采礦權,以此索要巨額“好處費”。

今年7月,杜學軍被“雙開”。通報指出其在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開展期間,不如實報告個人涉煤違規違法問題,對抗組織審查;在幹部錄用、調動工作中違規為他人提供幫助并收受财物;亦官亦商,違規從事營利活動;在煤炭資源開發、工程承攬等方面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利并非法收受、索取巨額财物。

僅一個月後,杜學軍再成内蒙古自治區通報的6起損害營商環境問題中的一例反面典型:2004年至2020年期間,杜學軍利用職務便利,違規承包耕地,擷取多種專項經費和政府補貼;為多家機關和個人在開發煤炭資源、承攬工程等事項上提供幫助,收受巨額财物,破壞了正常的耕地使用權流轉變更和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及承攬工程市場的秩序。

鄂爾多斯市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劉桂花,也在本次被點名之列。

劉桂花,女,1956年10月出生,陝西省府谷縣人,研究所學生學曆,1976年2月參加工作。

内蒙古這項整治工作掃落69名廳局級幹部,這些“黑金碩鼠”再被點名以采礦權換取好處費把涉礦工作領域作為“私人領地”坐享煤老闆掏入股本金的分紅收益69名廳局級幹部被立案

自工作之初到2007年11月,劉桂花在鄂托克旗工作了31年,曆任婦聯副主任、紀委書記、副旗長、旗委書記等職。2007年11月,劉桂花出任鄂爾多斯市政協副主席;2013年任鄂爾多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直至2017年4月退休。

退休三年後,2020年3月,劉桂花落馬。

2020年10月,劉桂花被開除黨籍。内蒙古紀委通報,劉桂花對抗組織審查;在幹部選拔任用中收受他人财物;利用職權騙取探礦權證後違規經商辦企業擷取巨額利益;肆無忌憚,膽大妄為,在煤礦轉制和探礦權證、采礦權證審批過程中濫用職權,把工作領域作為“私人領地”,大搞權錢交易、以權謀私。

一個月後,内蒙古自治區召開全區警示教育大會。大會首次披露了劉桂花在某國有煤礦轉制過程中,以“承債轉讓”的方式将整個煤礦轉讓給個人,給國家造成巨額損失的案件細節。

今年1月,劉桂花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一案在烏蘭察布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

多說一句,2017年8月,劉桂花退休4個月後,她曾經的頂頭上司鄂爾多斯市政協主席王鳳山在任上落馬。王鳳山曾任鄂爾多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常務副市長;2010年開始任鄂爾多斯市政協主席,與劉桂花共事多年。

2019年4月28日,王鳳山A錢、受賄、濫用職權、巨額财産來源不明案在内蒙古烏蘭察布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起訴書内容顯示,王鳳山的犯罪金額高達上千萬元。2020年4月,王鳳山一審獲刑17年。

還有一個被點名的,是内蒙古自治區原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傑。

王傑,1963年5月出生,河北景縣人,1985年8月參加工作。

内蒙古這項整治工作掃落69名廳局級幹部,這些“黑金碩鼠”再被點名以采礦權換取好處費把涉礦工作領域作為“私人領地”坐享煤老闆掏入股本金的分紅收益69名廳局級幹部被立案

王傑曾在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礦産勘查專業學習四年,此後在自治區地礦局、地質廳工作了15年。2000年6月,他成為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礦産資源儲量處副處長,此後曆任國土資源廳礦産開發處副處長、礦管處處長、國土資源廳辦公室主任、副廳長等職務,直至2020年7月落馬。

今年1月,王傑的“雙開”通報指出,其在幹部選拔任用中接受請托,收受下屬錢款;違規收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金;不正确履行職責,違規審批探礦權;利用職務便利,在煤炭相關事項審批、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額财物。

4月,王傑受賄罪案一審開庭。檢察機關審理查明,2003年至2020年,王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被管理對象、下屬等相關人員31人所送款物,折合人民币3830餘萬元。

《瞭望》雜志披露,據王傑自己總結,他收取錢款的方式主要為3種類型,第一種是過年過節的禮品禮金等,第二種是辦事後的“感謝費”,第三種是以“參與入股”形式擷取錢款。

2007年,鄂爾多斯市一家大型企業相關人員,為了“感謝”王傑在辦理煤炭審批手續事宜上給予的幫助,提出讓王傑在其企業入股獲得分紅。王傑接受并安排其親屬辦理入股相關事宜,甚至入股本金也由煤老闆出,分紅後王傑獲得巨額非法利益。

2020年2月28日,内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自治區煤炭資源領域違規違法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動員部署會議。一場“倒查20年”的煤炭資源領域反腐風暴就此開啟。

内蒙古自治區紀委監委官網日前公布的最新資訊顯示,專項整治以來,全區共立案涉煤案件736件、1023人,其中廳局級幹部69人、縣處級幹部243人,17名幹部主動投案;共有1656人被追責問責。

内蒙古在對涉煤腐敗“倒查20年”的專項整治工作中,已累計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523.88億元,清收處置煤炭資源182.9億噸。

資料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内蒙古紀委監委網站 北京青年報等

校對 | 羅晶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