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防走失,電梯直達

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來源:nasa愛好者

作者:vger

法國宇航員托馬斯·佩斯凱(thomas pesquet)就要傳回地球了,他釋出了一段不到5分鐘的視訊,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了。

這段畫面包含了極光、閃電、太空行走、夜景、日出、飛船駛離空間站、如流星般再入大氣層等。忙碌過後,大家可以投到電視大屏上,享受下美景。

1978年2月17日,托馬斯·佩斯凱出生在法國濱海塞納省魯昂,在家中排行老二,有個哥哥。

佩斯凱特别喜歡體育運動,譬如籃球、慢跑、遊泳和壁球,他還是一個戶外冒險愛好者,山地自行車,沖浪,潛水,帆船,以及登山,并且在水肺潛水和跳傘方面有着豐富的經驗,另外他的柔道等級為黑帶。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在空間站吹薩克斯

credit:esa/nasa–t. pesquet

佩斯凱還特别喜歡旅行,以及在空間站吹薩克斯,說到這,大家一定就知道是誰了。

我們放上一組他在太空拍攝到的照片,感謝通過他的眼睛給我們帶來的美景。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托馬斯·佩斯凱在太空拍攝到了自己的家鄉,諾曼底,這裡有着豐富的曆史以及充滿活力的經濟。佩斯凱對這裡的一切很熟悉,并且喜歡回家帶給他平靜的感覺。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東歐的多彩田野,看起來就像是一幅畫。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凡爾賽宮曾是路易十四居住的地方,現在是人們常去的旅遊景點,設計師們曾設計了令人驚歎的矩形廣場,這讓宇航員們在太空中很容易分辨出來。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一張非常藍色的地球照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非洲屋脊乞力馬紮羅山,它是非洲最高,也是最美的山。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卡達首都多哈, 這裡坐落着許多不可思議的建築,畫面裡有卡達之珠。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和大多數人一樣,法國宇航員托馬斯·佩斯凱也讀過一些科幻名著,十幾歲時,他讀過了《沙丘》,并在成為宇航員後将這本書帶到了太空。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沙丘一,在空間站托馬斯·佩斯凱看到遍布地球的沙丘,覺得弗蘭克·赫伯特創造的世界很可能看起來像撒哈拉沙漠裡的沙丘。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沙丘二,“生命的奧秘不在于去解決什麼問題,而是要體驗真實的世界。”——弗蘭克·赫伯特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太空中拍攝到的猶他州鹽湖城,這是一座以鹽湖命名的城市。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托馬斯·佩斯凱稱,直到我到太空後,才發現這座城市的名字恰如其分,之前對我來說,一提到這座城市首先想到的是猶他州爵士隊。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月夜下的極光,托馬斯·佩斯凱稱,大多數較好的極光照都已經分享了, 這張不是很引人注目,但我喜歡這月夜下的透視感。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直布羅陀海峽,是位于歐洲與非洲之間,分隔大西洋與地中海的海峽。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南加州海岸的夜景,此刻美國東海岸已經時白天了。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在太空俯瞰自己曾經到的地方,一定是種美好的體驗。托馬斯·佩斯凱在空間站拍攝到的基輔,以及上遊河流, 他記得去年冬天拍攝到照片,當時河流結冰了。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10月1日,迪拜世博會開幕,托馬斯·佩斯凱釋出了幾張在國際空間站拍攝到的,迪拜棕榈島的白天。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迪拜棕榈島的夜景。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阿布紮比的夜景,各個區域似乎都有不同的布局和照明,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圖中有箭頭指向某地,不知城市規劃者是否向宇航員或飛行員暗示着什麼?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托馬斯·佩斯凱在國際空間站拍攝過很多極光照,但這張很特别,看起來很是明亮,原因是拍攝時正值接近滿月,照亮了夜晚。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托馬斯·佩斯凱也有拍攝我們國家的照片,這是廈門的夜景。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萬家燈火,下面是北京的長焦特寫。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北京的夜景,2021年7月24日由托馬斯·佩斯凱拍攝。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經過亞洲上空時,拍攝到的城市之光,閃電,漁船,以及黃綠色的氣輝。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地球的燈光和星光, 在空間站拍攝長時間曝光的照片并不容易,太空攝影師需要拿穩相機,保持不動,但空間站移動速度很快,無論如何又都會有些移動。這張照片的拍攝參數,相機:尼康d5,光圈:ƒ/1.2,焦距:58mm,曝光時長:0.5秒,iso:12800。引用之前說的一句話,在看的小朋友可以記下參數,未來可能會用到。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黎明前的甯靜時刻,我們的眼睛需要一段時間來适應黑暗,一旦看到(這星空),它撫慰了靈魂。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此景隻應天上有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月夜下的地球,可以當作手機桌面

托馬斯·佩斯凱就要回家了,這可能是他在太空制作的最後一段延時

托馬斯·佩斯凱兩次去過空間站,這張蒙古的一個心形湖泊,拍攝于2017年。

最後,在翻之前(2019年)微網誌時,看到這麼一段話,就拿它結個尾。

我們的地球上有着豐富的動植物, 但我們的星球正在快速變化, 特别是由于人類的活動給她帶來的巨大壓力。 工業化生産的增加, 以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正導緻全球氣溫上升, 随着氣候的變化, 人類将無法跟上巨大的環境挑戰。 在我們破壞地球之前, 需要審視下我們和地球之間的關系, 地球可以沒有我們人類, 但我們不能沒有地球。 請愛護我們的星球, 因為她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以上圖檔來源,以及可以在下面連結檢視托馬斯·佩斯凱拍攝的更多圖檔:

https://www.flickr.com/photos/thom_astr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