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西亞馬遜雨林發現熱帶夜蛾停在睡着的黑颏蟻鳥脖子上吸眼淚

巴西亞馬遜雨林發現熱帶夜蛾停在睡着的黑颏蟻鳥脖子上吸眼淚

一位生物學家在巴西發現這隻蛾停在黑颏蟻鳥的脖子上,并伸出長長的喙去吸鳥兒的淚水。 photograph by leandro moraes

巴西亞馬遜雨林發現熱帶夜蛾停在睡着的黑颏蟻鳥脖子上吸眼淚

這隻蛾可能從像這隻黑颏蟻鳥之類的鳥兒身上啜飲淚水,以攝取額外的高含量蛋白質。 photograph by leandro moraes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sandrine ceurstemont 編譯:鐘慧元):在巴西發現的一隻罕見吸淚蛾或許有助于解釋這種異常行為,以及這種行為是否會對鳥類造成傷害。

有人在巴西的亞馬遜雨林中看到蛾從睡着鳥兒身上啜飲淚水,這是該國第一次有人目擊這種行為,也是全世界已知的第三例。

常有人看到蛾和蝶啜飲鳄魚、龜和哺乳動物的淚水。一般認為這是它們取得鹽分的一種方式,因為花蜜中沒有這種必要養分,要在其他地方取得也很困難。

鳥類的眼淚可能也是因為相同原因而成為目标。然而,最近目睹這個案例的地區每年都會被附近的河流淹沒,水會釋出土壤中許多鹽分。既然鹽分随手可得,這也使得這個案例的發現者、将這項發現發表在上周《生态學》(ecology)期刊上的黎安德.莫拉斯(leandro moraes)覺得大惑不解。

「最令人好奇的,就是為什麼如此環境中的蛾要靠吸吮鳥兒淚水來補充鹽分,」任職于巴西瑪瑙斯(manaus)國立亞馬遜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amazonian research)的生物學家莫拉斯說。

罕見景象

莫拉斯是在晚上尋找兩生類與爬蟲類的時候目睹了這種奇怪行為。在蘇裡摩希河(solimões river)沿岸的森林中,他看到一隻熱帶夜蛾(gorgone macarea)停在一隻黑颏蟻鳥(black-chinned antbird)的脖子上。就連遇到正在睡覺的鳥都是很不尋常的事,他說。

「然而,最大的驚喜卻是在我注意到發生了什麼事的時候,我發現這隻蛾把長喙伸進了鳥兒的眼睛。」

蛾的喙是細長的管狀口器,可以像吸管一樣吸食液體。在馬拉加西也曾有人看到蛾在吸吮鳥類的眼淚,那種蛾的喙上有鈎,能讓它們在進食時鈎牢。但這種亞馬遜蛾類的喙有沒有鈎鈎,尚有待進一步研究。不過這種蛾的喙長足以讓蛾跟宿主的眼睛保持安全距離,以免吵醒鳥兒。

不過蛾類通常不會用它們的「吸管」直接從動物身上吸東西。在這一次目擊到喝淚水的蛾的這部分雨林地區,蝴蝶和蛾會聚集在淹水的土壤附近,用喙啜飲鹹鹹的泥水,這種行為名為「趨泥行為」(mud-puddling )。

然而,随着洪水退去,這些鹹泥水可能會流到他處,讓昆蟲不知如何是好。 「特定地區在某個特别月份的資源會變少,或許可以解釋為何蛾類會從鳥類淚水中尋求額外養分,」莫拉斯說。

蛾可能同時也在尋找另一種養分:蛋白質。雖然它們通常是從植物花蜜取得這種物質,但眼淚──含白蛋白(albumin)和球蛋白(globulin)兩種蛋白質──也是補充來源。多攝取蛋白質能讓它們飛得更久,也能讓它們的繁殖更成功、壽命更長。

「脊椎動物體液是取得蛋白質的另類重要來源。」莫拉斯說。像是吸血鬼蛾(vampire moths)就會吸動物--或人類的血。

反正沒造成傷害,幹脆不鳥你?

無論蛾從淚水中獲得什麼,這種從鳥類身上啜飲淚水的行為,究竟會對鳥類産生什麼影響,還是需要解答。蛾是趁鳥兒睡覺的時候進行,而且科學家認為鳥兒對眼淚被吸走這件事情并不在意,因為它們并未露出不舒服的迹象。

「睡着的鳥兒若是察覺到危險,通常很快就會醒來飛走,」莫拉斯說。

這種行為有可能對鳥類造成危險。有人懷疑,啜飲眼淚的蛾在把喙戳進動物眼睛的時候,可能會把眼疾傳染給牛和水牛之類的家畜。

蛾也不是唯一會喝眼淚的昆蟲。堪薩斯大學的麥可.恩格爾(michael engel),去年報導了發生在斯裡蘭卡的第一個無刺蜂(stingless bee)啜飲眼淚的案例,根據他的看法,不同昆蟲啜飲眼淚的案例其實愈來愈多。

然而,這種行為在亞馬遜雨林一帶卻鮮少有報導。亞馬遜雨林是全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也是非常多種動物的家園,包括約1300種鳥類與估計250萬類的昆蟲。

幾年前,有人在哥倫比亞的亞馬遜地區看見某種裳蛾(erebid moth)在吸吮一隻休息中的環紋翠鳥(ringed kingfisher)的眼淚,這是該地區第一次出現牽涉到鳥類的案例。 2012年,也有人首度在厄瓜多的亞馬遜地區記錄到獨居蜂(solitary bees)在啜飲河龜的眼淚。

但觀察到最多這種行為的地方,都是在非洲、亞洲和馬拉加西的熱帶地區。 「這項新發現協助擴充了一個有趣的生物地理區,在這個區域中,喝淚水應該是很多樣的,但卻鮮為人知。」恩格爾說。

莫拉斯繼續進行他在亞馬遜的田野工作,也會繼續小心觀察周圍狀況。這篇報告「隻是牽涉到兩個亞馬遜物種的單一案例,也讓我們開始想像其他幾千種未知的生态關系。」他說。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浏覽内容,轉載分享隻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内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