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太晚明白的道理,究竟讓你吃了多少虧?1、學會與自己和解2、想要的東西,盡量自己努力去得到;别人給你的,終究帶着利息的。3、頹廢的日子其實比努力的日子更痛苦4、釋懷,讓過去都過去5、及時止損6、一生很短,活得盡興,不留遺憾7、口無遮攔,終會讓你遺憾8、夫妻先愛己9、不要為尚未發生的事擔憂10、終身學習是通往自由的入口

這些太晚明白的道理,究竟讓你吃了多少虧?1、學會與自己和解2、想要的東西,盡量自己努力去得到;别人給你的,終究帶着利息的。3、頹廢的日子其實比努力的日子更痛苦4、釋懷,讓過去都過去5、及時止損6、一生很短,活得盡興,不留遺憾7、口無遮攔,終會讓你遺憾8、夫妻先愛己9、不要為尚未發生的事擔憂10、終身學習是通往自由的入口

我們總是想要凡事做到最好,明明已經生活嚴謹到苛刻,卻還是對自己不滿意,且無法從内心深處真正認可自己。

這種狀态,就是“擰巴”。說白了,就是一種不自信和焦慮。

拼了命地追逐,隻為得到他人的認可,但總是事與願違,因為就算你是顆豐滿多汁的水蜜桃,世界上還是有不喜歡水蜜桃的人。

不如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學會跟自己和解,把寶貴的時間精力放在自己擅長的事情上。

鞋穿在自己腳上,隻有自己知道合不合适,生活是自己的,也隻有自己知道舒不舒服。

我們都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可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斯·茨威格在《斷頭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傳》中說:

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價格。

基本上,從學校畢業3年以上的人,都會對茨威格的這句話感同身受。

天上沒有白掉的餡餅,如果有,那一定是鐵做的。

張嘉佳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說,

我們都知道,風雨過後,才能見彩虹。 但我們都希望,最好能直接坐在彩虹裡,他人已經為你布置好絢麗的世界。 可惜别人為你布置的精緻,他随時都可以撤走。 是以,蝦子要吃活着燒的,痛出來的鮮美,才足夠颠倒衆生。

很多人為現狀焦慮,抱怨工作不好,家庭不順,自己卻不争氣,上班混日子,下班玩遊戲,熬夜喝酒蹦迪,周末癱在家裡,感覺生活日複一日,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也許你會說你拼過,努力過,可是沒結果。但你扪心自問,你真的盡力了嗎?

有個人天天求上帝,說讓我中一次彩票吧。終于有一天,上帝火了:你倒是先去買一張彩票啊!

天助自助者,你不努力,誰也幫不了你。

沒有目标的人生看似平坦,實則剪不斷理還亂。頹廢的路很容易走,但是越走越難;努力的路很難走,但是越走路越寬。

《後漢書·郭符許列傳》有個故事:

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

說的是孟敏客居太原時,挑着的陶炊器掉到地上,他竟然都不回頭看一眼的就走開了。林宗見到,問他是怎麼想的。他回答說:“陶炊器已經碎了,看它有什麼用?”

過度在意過去,就是在浪費現在。泰戈爾在《飛鳥集》中說,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你可以大膽嘗試一下,放棄一個愛了很久卻不得的人是多麼輕松。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隻有短暫的痛苦。

就像冬日的早晨,無論你多麼留戀溫暖的被窩,忍着十幾秒的冰冷穿上衣服,也不過如此。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遇到爛人爛事應該怎麼辦?”

點贊最高的回答是:“遠離他們,及時止損。”

生活中難免遇到很多爛人爛事,這些事往往辯不出黑白,争不出結果,這些人往往喜歡胡攪蠻纏,毫無底線。如果你去和他們一一計較,挨個掰扯,最後也不過是浪費了時間,還讓自己變得渾身戾氣。

走不通的路就回頭,愛而不得的人就放手,得不到的熱情就适可而止,不執着,不糾結,學會放下,及時止損,才是智者的行為。

一生很短,短得來不及擁抱清晨,就已經手握黃昏。為了讓自己老了無所事事的時候有所回憶,為了回憶時有素材,請現在盡量痛快得活,想做什麼就去做吧,活得盡興,不留遺憾。

遇到喜歡的人就去追,有想見的人一定要見,有想做的事就去做,有想法就努力把它一點一點實作,不要内耗,勇敢去嘗試,想太多永遠沒有結果。

有緣快還,有夢快圓,不要計較太多,不要活得太累,不要忙得太疲憊,想吃了不要嫌貴,想穿了不要說浪費,心煩了找朋友派對,困了倒頭就睡。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抛一片心。意思是跟人說話的時候最好隻說三分,不能把自己知道的、心裡想的像竹筒倒豆子一樣,一個不剩的全倒出來。

《增廣賢文》為什麼要留下這麼一句話?

答案其實并不複雜。有個成語叫禍從口出,還有一個成語叫言多必失,為了不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可說可不說的,不要說;交情沒那麼深的,點到為止;跟自己關系好的,也要适當有所保留。

這不是圓滑,這是自我保護。這不叫世故,這叫處世技巧。

塗磊說過:

不自尊如何尊人?不自戀,如何戀人?不自愛如何夫妻?

有句話叫平平淡淡才是真,但平淡不等于故步自封。如果你愛自己,就不會希望日子一天天重複,你會希望生活有新鮮感。

每天上班下班,滿身疲憊,你大可偶爾犒勞自己一下,看個電影,吃個甜品,出門和朋友玩一場;也可以看本閑書,喝口熱茶,和另一半聊聊天。

正是這些愛自己的小小瞬間,才讓生活有了值得期待的意義。

卡耐基在《影響力》一書中說,調查研究表明,人們擔憂的事情80%到最後都沒有發生。

多年以前,有個窮困潦倒的哲學家四處流浪。

一天,他來到一個貧瘠的鄉村,這裡的老百姓生活非常艱苦。當人們走上山頂,聚集在他身邊時,他說:

不要為明天擔心,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煩惱,今天的難處留在今天就夠了。

這句話雖然隻有短短30個字,卻是有史以來引用次數最多的名言,曆經了好幾個世紀,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說這句話的人,正是耶穌。

我們總是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擔憂,為此焦慮煩躁,憂心忡忡,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如果把這些時間和精力都放在改變現狀上,事情發展的走向更有可能向積極的方向改變。

《莊子•養生主》中說,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随無涯,殆已!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這個時代,沒有終身職業,隻有終身學習。不要因為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份工作,放棄終身學習的能力和行動。

你會發現,當你因為學習綜合實力變強時,身邊對你和顔悅色的人越來越多,尊嚴和幸福感也随之而來。

畢竟,沒有人會真的喜歡和尊重一個每天混吃等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