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的第一線,青年志願者們在行動!
近日,重慶市出現新冠肺炎确診病例,巴南區、九龍坡區等地陸續開展核酸檢測。在檢測第一線,除了醫護人員,還“活躍”着一群防疫青年志願者,他們在各自負責服務的核酸檢測點,幫助醫護人員、維護現場秩序......從淩晨堅守到黑夜,從黑夜奮戰到白天。
“感謝你保護我的家人......”
收到暖心短信時她哭了
“我在外地,沒辦法回去......不能自己去守護自己的家園,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謝謝你為我們守護家人......”。
11月2日晚上11點,今年29歲的羅雪在巴南區魯能幼稚園外空壩核酸檢測點,已經持續從事志願服務工作近12個小時了。她和同伴們以最快的速度,錄完了大約兩萬個資料,圓滿完成了這一天的志願者服務工作。
當她脫下防護服,發現手機裡有很多未讀資訊,其中有一條“謝謝你為我們守護家人”的資訊,讓羅雪瞬間“破防”,哭了起來。
經常從事志願者工作的她,已經經曆過很多事情。她參與過垃圾分類勸導志願服務工作,去敬老院為老人洗過衣服、剪過指甲,為守護綠水青山,去江邊撿過垃圾......
可她從來沒哭過,那這一次,為什麼哭了?
“當天,我看到志願者服務群裡面在招募防疫青年志願者,當時情況緊急,缺人手,于是,我立刻就決定前往核酸檢測一線。”羅雪說,由于走得太着急,家裡面的人都不知道。到了現場後,才告訴他們。
由于羅雪的丈夫、妹妹都是醫生,他們能了解羅雪,并且支援她。但有些人知道後,卻不能了解,認為羅雪前往一線,會給他們帶來潛在風險。
“我當時知道後,也沒心思管這些事情,疫情就是指令,忙碌起來,我連害怕都感覺不到,隻知道必須以最快速度錄完資料。”在結束一天高強度志願服務工作後,羅雪掏出手機,看到了很多資訊,家裡的老人和兩歲的孩子,都在等着她回去。
翻看這些資訊時,羅雪的大腦有些混亂,她想起了有人不了解她......心裡有一股失落感,但當她看到那句“謝謝你為我們守護家人”時,羅雪一下子沒忍住哭了起來。
那一瞬間,她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
“在一線,我看到現場的醫護人員、從業人員等,從早到晚,都非常耐心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有一些甚至手把手的去教那些老人,怎麼打開行程碼等等。”羅雪說,在危急時刻,總得有人挺身而出,她做得一切無愧于心,以後也将盡心盡力,做好志願服務工作!
第一次穿上防護服
瞞着家人前往核酸檢測一線
“請各位提前準備好身份證、渝康碼,保持一米的距離......”。
今年28歲的庹雪瑩是第一次穿防護服,她本來家住在南岸區茶園,近期正忙着面試,但疫情發生後,她看到巴南區團委正在招募防疫青年志願者,便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并火速趕往了巴南區人民廣場核酸檢測點。
庹雪瑩沒敢跟家人說,怕家人擔心。她第一時間來到現場,成為了第一到崗的志願者,并第一次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開始了從中午12點到晚上12點,整整半天時間的志願服務工作。
期間,她要盡量少喝水,穿着防護服上廁所不友善。檢測的人多,也辦法休息,隻能默默堅持着。
“由于我所在的核酸檢測點附近有确診病例,比較特别,是以當天檢測的人非常多。我們志願者所做的工作,就是要配合醫護人員,維持現場秩序,引路勸導,給前來檢測的市民講解如何出示渝康碼,并要求他們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離等,”庹雪瑩說,自己從早站到晚,尤其到了天黑以後,就有些體力不支。但看到醫護人員們都在堅守,自己也就打起了精神,希望早點為市民做完核酸檢測。
在醫護人員和青年志願者的通力配合下,他們半天時間為大約7000名市民進行了核酸檢測。雖然辛苦,但仍有感動留在心頭。
“檢測點附近有一家叫‘灌湯小籠包’的餐飲店,餐飲店的老闆見我們非常辛苦,就免費為我們準備了包子、粥等食物送過來,并說了很多鼓勵我們的暖心話,”庹雪瑩說,家人都知道了她去一線當志願者,都非常支援她,并以她為傲。
接下來,庹雪瑩也将随時待命,哪裡有需要她就去哪裡!
來源: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