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标題下「和諧東區」可快速關注
年近半百的李珍玉目前是一名退休職工,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小兒子正在大學期間。她是一個單親媽媽,一個人帶着兩個兒子已經生活了十多個年頭。十多年來,她一個人承受着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壓力,撫養兩個兒子長大成人,并始終如一地教導孩子們愛家、愛國、愛黨,樹立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以,她的兩個孩子在剛剛開始的人生之路上,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滿懷信心地迎接即将來臨的各種挑戰。
回想孩子們的成長過程,做為母親的李珍玉來說她的心情是無法平靜的。當時,看着一天天長大的孩子,她也曾迷茫過,怎樣讓孩子成為對家庭對社會有用的人?怎樣克服單親家庭對孩子成長的不利?怎樣在複雜的大環境下引導孩子走向正确的人生軌道?這一系列的問題困擾着這個年輕的單親媽媽。為此,她開始翻閱教育方面的書籍,向教育專家請教,向成功的父母請教,并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教育之路,收到了好的效果。她時常說,自己不是一個成功的媽媽,沒能将孩子的教育做到最好,是她今生的遺憾,她的教育存在許多缺陷,她會将這些經驗和不足加以總結,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讓他們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盡量少走彎路。
李珍玉當時意識到沒有父愛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她就從學校入手,争取讓孩子進入由男同志任班主任的班級學習,她将這一想法和學校上司溝通後,得到了上司的了解和支援。在孩子的學校生活中,她始終和老師保持聯系,經常與老師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使孩子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同步進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她從小就要求孩子們樹立男人勇于承擔,敢于承擔的精神,不要依賴于人,不要推卸責任,不管是家庭責任還是社會責任。這種理念後來貫穿于孩子的生活中,為他們樹立了自強自立的人生觀。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有些時候,由于愛而害了孩子的事比比皆是。李珍玉也不例外。在日常生活中,她總是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生活搞好,使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但是,問題出現了,孩子們開始挑食,甚至對物質的要求開始上升。李珍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思慮再三,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不贊成的決定:即讓孩子們走出家門,住到較遠的學校去,一方面讓他們體驗集體生活,樹立集體觀念,鍛煉自立的能力;另一方面讓他們改掉挑食的毛病;第三方面讓他們在好的學習環境裡增強學習的興趣。後來的實踐檢驗,李珍玉的決定是對的。
在家庭教育中,李珍玉始終以個人的行為去影響孩子們,言傳的同時身教,自己沒有不良嗜好,業餘生活除了料理家務之外,就是看書學習,有時也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戶外活動,正确地引導孩子們打球、散步、唱歌、跳舞、繪畫等,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現在她的孩子們已經基本長大,他們的身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但大的方向是對的。做為母親的李珍玉她願意将她的家庭教育的經驗分享給社會上每一個父母,算是對社會對身邊的人的一種愛的回饋吧!
供稿/大衆社群
監制/胡建春 責編/韓雪峰 編輯/韓孟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