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命願望》提到的“關鍵蝴蝶”到底是什麼?
《緻命願望》中一直提到“關鍵蝴蝶”,認為那多和裘文東可能是“關鍵蝴蝶”,那麼,這個“關鍵蝴蝶”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根據原著《喂食者協會》的描述,生物學家愛略特在巴西雨林發現了“僵屍螞蟻菌類”,這些菌類可以通過孢子感染木蟻,接管并控制螞蟻的軀體,令其尋找适合菌類生長的環境,并最終将其殺死。
如果是一個正常的生物學家,可能會研究孢子感染的方式,是病毒、變異還是其他。但愛略特是位渴望成為社會學家的傑出生物學家,他考慮的是孢子進入細胞轉變了正常運作模式,轉而服從入侵的指令,也就是說,再複雜的群體,也可能被極簡單的方式徹底改變。而在人類社會,一旦找到這種“開關”,就能讓整個社會産生可控的轉變。
正如蝴蝶效應,亞馬遜的蝴蝶扇動翅膀,産生的微弱氣流會影響一層一層的氣流,進而導緻一場龍卷風的發生。但同一時間有很多蝴蝶同時扇動翅膀,能産生效應的可能就是某一隻蝴蝶,而這種蝴蝶,在原著中被稱為“關鍵蝴蝶”。
原著中那多之是以能成為“關鍵蝴蝶”,是因為喂食者協會經過數千位頂級科學家兩百年的奮鬥,早已成為龐然大物,控制着整個世界的方方面面。劇中提到的“人際場模型”,隻是喂食者協會淘汰的學術研究罷了。
王美芬作為協會一員,發現協會想要在大中華區試驗“托盤”(超級計算機,許願器的伺服器)的成果,會對整個國家造成不好的影響,因而向“托盤”許願“摧毀喂食者協會”,而“托盤”給出的答案是給席磊一個許願器。
這才有了原著《喂食者協會》的第一幕,席磊換掉舅舅梁逸僞裝自殺的水,加上那多“做遊戲”時遲疑的心态,間接導緻梁逸的死亡。也正是這樣,才讓那多對許願器産生了好奇,進而展開一步步追查。
《緻命願望》明顯在原著小說基礎上做出改編和調整,這樣做确實很棒。但劇中對“人際場模型”“關鍵蝴蝶”的描述很模糊,對“新手觀衆”來說觀感欠佳。
在我看來,原著《喂食者協會》中對“喂食者協會”的設定,很像丹·布朗《達·芬奇密碼》中的“隐修會”,各個領域的專家隐藏幕後千年,故事中的真真假假讓我一度認為“隐修會”是真實存在的。
從目前看,《緻命願望》對“喂食者協會”龐大而精彩的設定進行了調整,讓故事背景縮小,也間接減弱了精彩度。不過新的設定也意味着新的故事走向,但通用背景不會變,希望能夠對大家觀看《緻命願望》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