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各大影院熱播的美國好萊塢大片《沙丘》,突然引起了一批西方媒體的關注,并成了這些西方媒體指控中國“種族歧視黑人”的靶子。
這是怎麼回事呢?
如下圖所示,在過去這一周,以英國《每日郵報》《泰晤士報》為首的一批西方媒體,都在紛紛炒作說,在《沙丘》中扮演了一名重要角色英國黑人女演員莎倫·鄧肯-布魯斯特 (sharon duncan-brewster),在中國版的電影海報中被“移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國台灣演員張震。
這些西方媒體還宣稱,這名黑人女演員從海報上“消失”可能是好萊塢為了“取悅”中國市場,其言下之意無非是中國人是“種族主義者”,“歧視黑人演員”。
之後,一些印度媒體和中國台灣省的媒體,也紛紛蹦了出來報道了這一“《沙丘》的黑人女演員在中國被移除”的說法。美國一家名叫“美國—伊斯蘭關系委員會”(cair)的穆斯林權益組織甚至還發了一個“聲明”,要求制作這部電影的美國華納公司解釋“為什麼要把黑人演員從中國版的海報中移除”。
然而,這些西方媒體和機構對中國的抨擊,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謠言。
一些理性的外國網民已經自行通過調查發現,《沙丘》在中國市場推廣時使用了多個海報,其中既有有黑人女演員出現的海報,也有張震那版的海報。同時,這部電影在美國推廣時也同樣使用了這些不同版本的海報。是以,根本就不存在什麼中國“抹去”黑人演員的情況。
(外籍網民daniel dumbrill就通過調查發現,中國很多電影院都在使用着有黑人女演員的這版電影海報,而美國等西方國家在推廣這部電影時亦使用過員張震那版的海報)
美國亞裔資訊網站nextshark也在其一篇報道中澄清了此事,并指出這個謠言最初來自于一個名叫china africa project(“中非項目”)的ngo組織。該組織在10月24日最先釋出了這個謠言,稱中國版的《沙丘》的電影海報中将黑人演員移除了,還造謠說之前美國電影《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中的黑人演員也在中國版的電影海報中“消失”了。
(注:《星球大戰7》的中國版電影海報并沒有移除黑人演員,隻不過調整了其在海報中的位置和占比,以突出了在中國更有知名度的另外兩名演員)
而同樣報道了此事的俄羅斯rt新聞網則進一步指出,這個造謠的ngo組織是一個“基于美國”的組織,近些年一直在接受美國福特基金會的贊助,其釋出的很多内容都是涉及中國和非洲合作中的“負面”内容。
然而,盡管這個ngo組織在被網民們怒斥造謠後,便灰溜溜地删除了謠言貼(但并無任何道歉或澄清),《每日郵報》《泰晤士報》等一衆英國媒體卻仍然在拿着這則已經被原發者删除的謠言進行炒作,釋出了一篇篇抹黑中國的報道。
其中,英國《每日郵報》雖然後來被網民們罵得删掉了其官網上的這篇報道,卻仍然保留了他們釋出在社交媒體上的錯誤内容,而且至今也沒有澄清或道歉
不過,此事中最為諷刺的是,大力炒作此事的《每日郵報》和《泰晤士報》,本身就是英國的右翼保守派媒體,平時最喜歡做的就是嘲笑和挖苦歐美國家那些要求“尊重有色人種”和“種族平權”的議題。《每日郵報》甚至還被一家美國媒體打上了一個“種族主義小報”的标簽。
不僅如此,這些英國媒體将電影《沙丘》中黑人女演員那版的海報和張震那版的海報對立起來的做法,除了明擺着是在抹黑中國外,還有一層将黑人和華人對立起來的陰險用意。
而且,在一些種族主義問題嚴重的西方國家,這種挑撥黑人和包括華人在内的亞裔群體對立的做法,更是白人種族主義者常用的一種分裂有色人種、不讓他們團結起來争取平權的手段。
是以,《每日郵報》和《泰晤士報》歪曲事實編造謠言的做法,才是種族主義性質的。
另一方面,《沙丘》這部電影本身,其實也在美國面臨着一些種族主義的争議。比如美國《華盛頓郵報》就稱,這部電影的原著小說,其實是受穆斯林文化影響很深的,但影片中卻抹掉了這一層色彩。還有人在為這部電影是不是在鼓吹“白人救世主”的陳詞濫調而争論着。
當然,這些争議就離我們中國人比較遠了。
畢竟我們既不喜歡盜用别人國家的文化,也不喜歡一邊奴役其他民族,一邊又虛僞地自稱什麼“上帝”或“救世主”——盡管那些犯下這些罪惡的人和國家,很希望把我們拉低到他們的層次。
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耿直哥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檔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環球時報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