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飯又叫拌飯,由于其食材簡單,制作省時,味道鮮美深受大衆喜愛,可謂是最風靡的美食。目前無論是國内普通百姓家庭,小餐廳,大酒店都可以看到炒飯的身影。由于各地口味不同,也衍生出了不同風味的炒飯,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下

揚州炒飯,又名揚州蛋炒飯,是江蘇揚州經典的美食。主要食材有米飯、火腿、雞蛋、蝦仁等。作為我國最為出色的炒飯系列,揚州炒飯以其經典的制作工藝與口味特點聞名于世,受到了國内外衆人的追捧。揚州炒飯選料嚴謹、制作精細、加工講究,而且注重配色。炒制完成後,顆粒分明、粒粒松散、軟硬有度、色彩調和、光澤飽滿、配料多樣、鮮嫩滑爽、香糯可口。據說揚州炒飯是隋炀帝巡遊揚州時傳入的,當時稱之為"碎金飯",因為配色精細,香糯可口轉而流行于民間。揚州炒飯的大米是選用籼米或新粳米,這種米煮出來後,顆顆松散,粒粒分明,再澆以鹵汁上色調味,飄香四溢不過如此。
"西式炒飯"則為改良作品,也是目前廣州的西餐廳普遍提供的一種炒飯,實際上為茄汁炒飯。"西方是沒有這樣的炒飯的,最多是白汁的奶油燴飯。"中國人依據自己的口味,将西式炒飯"改裝"成酸甜口味的炒飯,配料用上番茄、火腿、叉燒、雞蛋。算起來,這種吃法已有20多年曆史了。
潮陽的鄉土做法,用的是潮汕人大愛的榄菜。據說最初就是一些鹹菜鋪夥計們發明出來的。賣剩下的橄榄菜棄之可惜,于是就和剩飯炒在一起,沒想到還成就了一道美味。除了榄菜以及炒熟的肉碎,此飯還加入了一點潮汕菜脯粒。而制作時,榄菜要事先洗一下,去掉黑色,也去掉一點鹹味。米飯則采用香米,同樣講究一粒粒散開,吃起來既有彈性,又不覺硬,很有咬勁。
生炒糯米飯是以生糯米、廣式臘腸、蝦米等食材制成的一道美食,在炒飯家族裡,生炒糯米飯堪稱獨樹一幟。盡管用的是黏糊糊的糯米,炒出來卻是粒粒分明。一般酒樓通常隻在早茶或午市供應———4點早起泡米,6點開始制作,糯米飯雖賣得不貴,卻因制作耗時,往往限量發售。
生炒糯米飯的配料通常有花生、臘腸、臘肉 ,調料味則為醬油、鹽、白砂糖。糯米飯隔水蒸好後,攪拌時需加一點開水和豬油,這一點至關重要,隻有這樣,糯米才不會黏在一起、甚至炒不動。由于糯米不吸油,炒時還需記得,一定要少放油。
印尼"國寶"級的美食———印尼炒飯 ,更是在國宴上招待貴賓的食物。因為是印度尼西亞的傳統食物,又叫姜黃飯,nasi goreng印尼語意思就是"炒飯",有别于亞洲其他國家的炒飯,因為使用大量的甜醬油和蝦醬,味道更加強烈。帶有印尼獨有的特色,是以叫印尼炒飯。炒飯的醬油要求用黑豆釀成的甜醬油,因印尼人喜食甜辣口味,甜甜的醬油配上辣辣的咖喱是他們的最愛。此外,用東南亞特色調味醬叁巴醬(sambal)的複合辣味調味,亦必不可少。
香泰餐廳的泰式鳳梨炒飯為泰式水果入菜的代表,用泰國香米搭配鳳梨、什錦蔬菜、腰果 和肉松,層次豐富。泰式鳳梨炒飯,小清新的風味,不僅外表好看,口味也很棒
制作的秘訣在于,鳳梨一定要挑選帶綠葉的青鳳梨,才能酸甜适中;米飯要選用泰國香米,用濃椰漿煮熟後放至冰涼;而最主要的香料咖喱,必須是泰國黃咖喱粉;在将飯炒至七分熟時,還要加入兩大勺泰式魚露,将鮮香凸顯出來。
黃金炒飯是一道家常食物,也是是《中華小當家》第一話裡涉及到的美食,然後就有人根據裡面所述步驟做出來了。
這倒飯簡單,好看,又好吃,首先把雞蛋打入碗内攪拌均勻,再把油倒入鍋裡,使油充分預熱,接着把攪拌均勻的雞蛋倒入鍋内炒至五成熟,這時馬上放入米飯,使勁翻炒,使每粒飯都能沾到雞蛋。
重點是放入飯的時機,千萬不要晚了,要在雞蛋還沒成型時就放入米飯,這樣雞蛋才會沾到米飯上,加入鹽,味精,胡椒粉等調味料,(注意:别放雞精或雞粉,會改變原有味道)再使勁翻炒,等香味出現馬上閉火,把飯盛出來用碗扣住大概30秒鐘時間就可以出鍋了
"台式 鮮蝦炒飯"最大差別就在于醬料的不同。台式鮮蝦炒飯,用上台灣自調蝦醬,如此已夠出彩,在平常的配料之外,散發一絲台灣鄉土氣息,搭配最道地的台式特色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