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煙台栖霞農民做蘋果脯的實景:10多斤鮮果出1斤果脯

對于山東的農村來說,冬季是農閑時節,不過,所謂的“閑”,隻是相對的。勤勞的農村人還是會找到很多事情來做,比如說用土特産做點“零食”,不少家庭都有自己的拿手技藝。這組圖檔的主人公是煙台栖霞的一戶農民,他們家的拿手手藝是做蘋果脯,這一過程完全是手工作業,借助的主要工具就是農村的大鍋。

煙台栖霞農民做蘋果脯的實景:10多斤鮮果出1斤果脯

這戶人家的主人叫林典臣,家住栖霞桃村鎮的荊子埠村。跟大多數栖霞農民一樣,林大叔一家也以蘋果種植為主。了解蘋果行情的朋友應該知道,蘋果在到市場賣的時候要根據外觀品相分等級。林大叔說,個頭小或者外表有磕碰的蘋果,不容易賣上高價,自己家吃又吃不了,是以這幾年他和妻子尋思着做點果脯,留着過年的時候,給晚輩的小孩吃。做果脯,首先要把蘋果削皮去核,然後切成塊。圖中這個蘋果,隻能切三塊。

煙台栖霞農民做蘋果脯的實景:10多斤鮮果出1斤果脯

切成片的蘋果,要放在農村的大鍋裡,隔着“篦簾”蒸熟,這一步相對比較簡單。剛切出來的蘋果片一般是白色的,蒸熟之後就變成了金黃色的。這是沒有削皮的蘋果和煮熟的蘋果片的對比。

煙台栖霞農民做蘋果脯的實景:10多斤鮮果出1斤果脯

要讓蒸熟的蘋果片變成果脯,關鍵的一步在于脫水烘幹。農村沒有烘幹機,采用的是土方法,放在籠屜上加熱。

煙台栖霞農民做蘋果脯的實景:10多斤鮮果出1斤果脯

圖為林大叔的妻子正在把蒸熟的蘋果片擺放到籠屜裡。

煙台栖霞農民做蘋果脯的實景:10多斤鮮果出1斤果脯

擺放好之後就是這種場景,你能看出籠屜裡的蘋果片是多少斤蘋果切成的麼?林大叔說是一水桶的蘋果,大概30斤左右,最後能出不到2斤的果脯,平均10多斤鮮果才能出1斤果脯。

煙台栖霞農民做蘋果脯的實景:10多斤鮮果出1斤果脯

蘋果片放到鍋裡之後,剩下的就是往鍋底添木頭燒火了。

煙台栖霞農民做蘋果脯的實景:10多斤鮮果出1斤果脯

栖霞農村大鍋燒火用的木頭一般是自家果園裡的蘋果木(老樹更新換代),林大叔說,做一鍋的果脯,至少需要少這麼三簍子的蘋果木。

煙台栖霞農民做蘋果脯的實景:10多斤鮮果出1斤果脯

等到蘋果片裡的水分烘的差不多的時候,拿在炕上曬曬太陽,就算是完工了,咬一口嘗嘗,不是一般的甜,農民的心靈手巧真是讓人佩服。

煙台栖霞農民做蘋果脯的實景:10多斤鮮果出1斤果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