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富平之戰40萬人遭遇慘敗,好在吳玠、吳璘兄弟保全了四川

作者:缤紛曆史清清講

關注我,輕松學習曆史

張浚經略西北,遭遇富平慘敗,但卻給南宋赢得了戰略調整時間,可金國政變,大戰依然不可避免。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歡迎您來到我的專輯,缤紛曆史清清講。

金國人扶立僞齊,就是要在和南宋之間建立一個緩沖地帶,自己好從容消化河東、河北地區,因為這裡剛淪陷,抗金的意志比較強,抗金的武裝也很多,另外金國在這裡還有來自關陝宋軍的威脅。

北宋跟遼國保持的長期和平,讓河北宋軍的戰鬥力大大減弱,而西北軍一直在跟西夏作戰,是宋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金國兩次南侵消滅了西北軍的大部分,但仍然有20萬西北軍駐紮在關陝地區,是以金軍把主戰方向調整到了這邊。

自古以來,川陝地區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在政局動蕩的時候它的特殊性就更為明顯。像秦、漢、隋、唐都是從關中地區起家,進而統一天下的。

南宋建立初期,江淮地區承受了金軍太大的沖擊,也急需要在西北方向用兵來牽制金國人,好減輕正面的壓力,宋高宗可不想再被人追得逃到海上去了。他接受了平定苗劉兵變有功的張浚的方略,任命他為樞密使兼川陝宣撫處置使,就是國防部長兼西部戰區最高長官,以陝西、四川、荊湖、京西等路為腹地,經營收複大業。

富平之戰40萬人遭遇慘敗,好在吳玠、吳璘兄弟保全了四川

在張浚到西北的前一年,就是公元1128年的時候,金國完顔婁室方面軍就攻陷了延安府,之後陸續占領了秦隴一帶幾乎所有的州郡。

可張浚一到西北主持戰局,發現形勢遠比他想象的複雜,西北的5路宋軍互相很不團結,在完顔婁室進攻陝州的時候,西北戰區副司令長官曲端竟然違抗張浚的指令,不去救援,後來也多次發生這樣的事,讓張浚非常生氣,罷免了他的兵權,後來殺了他。

之後張浚努力協調各部,大力整軍備戰,可形勢很快發生了變化。他到西北不久就發生了完顔宗弼“搜山檢海抓趙構”的大舉南侵,雖然最後宋高宗從海上生還,金軍也撤回去了,但駐紮在淮河一帶,随時有可能再次大舉南下。是以張浚治軍才半年,就決定在西北發動大規模對金國的攻勢,宋高宗也急切盼望他展開軍事行動,以緩解東部的壓力。

張浚以宋朝人前所未有的氣勢給金軍主将完顔宗翰下了一封戰書,要求約定時間會戰。

其實很多将領建議趁金軍沒有大規模集結的時候先集中力量進攻完顔婁室,但盡管張浚是文人,可他豪氣沖天,他就要跟金軍決一死戰,利用手中的優勢兵力給金軍以沉重的一擊。

宋軍這邊集中了永興軍、秦鳳、泾原、環慶、熙河5路大軍40萬人,金軍這邊完顔宗弼從東線趕赴西線,還有完顔宗輔的部隊,加上完顔婁室,三個方面軍也有10幾萬人,雙方在富平展開大戰。

富平之戰40萬人遭遇慘敗,好在吳玠、吳璘兄弟保全了四川

隻是張浚賭輸了,金軍雖然人少,但富平戰場是平原地帶,金軍大部分是騎兵有絕對優勢,而宋軍原指望富平的沼澤能阻擋住金軍的騎兵,但在作戰經驗豐富的金軍面前根本沒用,金軍用沙土裝麻袋和柴草填平沼澤,騎兵縱橫馳騁。而宋軍本來憑着優勢兵力跟金軍打成平手,可張浚親手提拔的趙哲卻戰場逃脫,導緻全線崩潰,宋軍遭遇了富平之戰的慘敗。

形勢非常危急,富平勝利後金軍繼續向前進軍,隻要再進一步,就會打開通往四川的大門了。

危難時刻,秦鳳經略使吳玠和弟弟吳璘在戰略要地和尚原,以殘餘部隊出奇制勝,阻擊金軍的大兵團,屢次擊敗完顔宗弼,甚至差點讓他殒命疆場,讓金軍遭遇了侵宋以來最慘重的失敗。

第二年,金軍重新大舉進攻西線,吳玠、吳璘兄弟再次以少數兵力給金軍以沉重的打擊,讓金軍以後再也沒有對川蜀動兵,由此,吳玠、吳璘兄弟跻身南宋抗金名将的行列。

富平之戰40萬人遭遇慘敗,好在吳玠、吳璘兄弟保全了四川

盡管張浚發動的富平之戰遭遇慘敗,但極大地牽制了金軍的兵力,減輕了東線戰場宋軍的壓力,而且由于吳氏兄弟的優異表現保住了四川,讓南宋依然保有足夠的戰略縱深和回旋的空間,在戰略上也不能說是完全的失敗。

這一期間,宋、金雙方的形勢已經開始發生了變化,宋朝利用張浚在西部用兵的時機,從容完成了戰略防線的調整,而金國也扶立起了僞齊,希望他們能保持對南宋的軍事壓力。

其實在兩宋交替的時候,南方并不太平。南宋一建立,就打着抗金的旗号,巧立各種苛捐雜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土地兼并和繁重的賦稅,往往是農民揭竿而起的症結所在,與此同時,空前殘酷的戰争破壞也迫使老百姓铤而走險,是以才會有所謂的遍地流寇。

南宋小朝廷南渡後,把主要精力就放在平定這些叛亂上了,當然積極的一面就是鞏固了後方,有利于南宋的社會安定和經濟恢複,由此還誕生了所謂的“中興四大将”。

中興四大将是指張俊(武将,不是前面提到的那個文官)、劉光世、韓世忠和嶽飛,他們在剿撫叛亂武裝集團中成長壯大起來,收編了其中的精壯力量編練成軍,打造出忠誠于自己的“韓家軍、嶽家軍”等,成為南宋朝廷主要的武裝部隊。

富平之戰40萬人遭遇慘敗,好在吳玠、吳璘兄弟保全了四川

自從公元1130年僞齊政權建立後,劉豫深知金國人對他的要求,他不遺餘力地對宋用兵,希望在他金國主子面前有更好的表現,證明他存在的價值。但他的部隊基本都是河北、河南投降的地方部隊,還有是在南宋這邊被追剿的流寇,逃到他這頭來的,這樣的軍隊哪有什麼戰鬥力。

南宋這邊經過幾年時間的平叛和跟僞齊軍隊的作戰,逐漸形成了穩定的江淮防線,張俊部駐紮在盱眙,韓世忠部駐紮淮安,劉光世駐守合肥,嶽飛在襄陽。

公元1137年,僞齊的劉豫再一次發動大規模進攻,結果被宋軍擊敗,金國人終于認識到劉豫不但沒什麼用,還成了累贅,幹脆就撤掉僞齊政權,全部接管過來。

金國的戰力當然要高于僞齊了,南宋本來還打算整合軍力收複故土,現在直接面對金國,開始更多傾向于議和了。這時候金國當政的是完顔撻懶為首的主和派,雙方經過1年多的和談,基本達成以黃河為界的協定,金國着手把占領的河南、陝西的土地割還給南宋。

可沒多久,金國發生了政變,完顔撻懶等人被殺,強硬派完顔宗弼掌權,他派兵快速把交割的土地又給收了回去。南宋這邊本來就覺得金國人狡詐,之前就提防對方割還土地是圈套,是以派過去的隻是接收土地的地方官員,部隊并沒有出動,沒什麼實質的損失。可盡管這樣,形勢上的變化讓雙方的再一次大戰,已經不可避免了。

好了朋友們,這一期的内容我們就講到這裡。

曆史很精彩,曆史很無奈

我是王清斌,讓我輕輕地為您講述缤紛的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