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濮存昕王曉鷹李亭大涼山分享:戲劇無所不在

作者:封面新聞
濮存昕王曉鷹李亭大涼山分享:戲劇無所不在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作為目前我國西部唯一的國際戲劇節,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現在正在西昌舉行,期間将有超過35部優秀戲劇作品近300場演出一一上演。11月16日上午,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發起人濮存昕、王曉鷹、任冬升、李亭等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分享他們對戲劇的看法。

濮存昕王曉鷹李亭大涼山分享:戲劇無所不在

濮存昕

“戲劇應該是無所不在的概念,總是有人在做,也一定有人在看。”11月17日、18日,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第一發起人、藝委會藝術總監、著名戲劇演員濮存昕,将帶着他主演的經典話劇《洋麻将》亮相戲劇節。在他看來,大涼山有着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當地老百姓能歌善舞,還擁有自己的涼山交響樂團,原創劇目等。“大涼山的民族文化對創作者,尤其是國際創作者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而舉辦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濮存昕的願望也非常明确:通過戲劇,讓世界看到西昌,也讓西昌看到世界。“戲劇節,就是凝聚起一年的戲劇,在這裡集中時間、集中地點、集中圍觀的人。我們的着眼點,一方面是讓四面八方看這裡,另一方面讓這裡看世界。”

而之是以選擇在大涼山舉辦國際戲劇節,一方面因為這裡的劇場、廣場、藝術館等硬體設施可以滿足活動要求,“再加上在人的文化心态裡面,‘求新’是必然”,是以這個偏安一隅的地方,已經有了“戲劇香格裡拉”的雛形。“當國外藝術家知道我們要舉辦戲劇節的時候,都非常震驚。這次應該是全世界今年唯一一個戲劇節,中國唯一一個地方辦的戲劇節。”

讓濮存昕驚喜的是,相比去年,今年買票的本地觀衆更多了。“文化繁榮一定要靠文化消費,現在戲劇節還沒有商業和贊助,基本靠自負,未來會往這方面努力。通過文化消費來營運戲劇節,很艱難。但買票這個文化消費習慣,會讓營運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濮存昕直言,戲劇來到大涼山,或許無法像直播帶貨、農業産能那樣,對地域的發展有直接作用,但文化是潛移默化的,“但無論何時,一個地區要發展,就離不開文化交流,國際戲劇節就是承載這種交流的良好形勢。”

他也期待未來會有更多觀衆走進大涼山,走進劇場。“以前有很多觀衆不知道戲劇、話劇是什麼,戲劇節就是慢慢做影響推廣,通過廣場演出,路演等,把戲劇的環境突破劇場,走到院子裡,走進空間裡,實景演出。“戲劇節屬于所有人,文化應該是多元的複式狀态,戲劇不僅是娛樂,它是思想,通過看戲劇,可以獲得文化上、心理上、幸福感上的認知。”

濮存昕王曉鷹李亭大涼山分享:戲劇無所不在

王曉鷹

對于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發起人、藝委會常務監制、著名導演王曉鷹來說,此時此刻的大涼山是世界戲劇的中心。“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人的生活裡不能沒有戲劇,讓戲劇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是精神層面的‘剛需’。”

濮存昕王曉鷹李亭大涼山分享:戲劇無所不在

李亭

著名話劇導演李亭也表示,大涼山的文化和山水是不同的,要在這樣一個更包容的地方享受戲劇的快樂。

在愛丁堡藝術節亞洲藝術獎主席、愛丁堡皇家軍樂節大師王永嘉看來,戲劇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戲劇也是人類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刻了解自我成長的中國戲劇之廣,中國戲曲之美,也是全球的獨特的戲劇文化景觀。

“面對着全球強勢文化的包圍,中國戲劇應該在全球意識的關照下加強文化自信,尋找中國戲劇文化的優勢坐标。一方面要順勢而為,用最大的耐心、最大的靈活性展示戲劇的中國價值觀,展示和世界的共同性。”王永嘉說,“另外一方面也要逆勢而為,主動進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慢慢地去影響西方人的文化與藝術習慣。要深刻挖掘中國戲劇中最具現代意味和全球價值的成分,以創造的思維和藝術的方式再造,形成我們這一代人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新戲劇文化。”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