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美行動”點亮客都“城市文明”

“這花箱好漂亮,等會,我拍個照!”12月的梅州,沒有因冬天的到來顯得清冷。帶有城市ci元素的花箱、大橋護欄上的“文明”路燈……梅州城區的街頭景色在微信朋友圈頻頻刷屏,身邊文明的“點綴”喚起了市民心底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城鄉環境整治到“美麗梅州·美好家園”建設,梅州着力于美麗城區、美麗鎮區、美麗鄉村的建設,開展美麗生态提升、美麗花園城市建設、美麗細胞提質、美麗經濟培育和推動全民“兩美”共建八大行動。蘇區梅州的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提升,越來越宜居宜業宜遊。

“兩美行動”點亮客都“城市文明”

水更綠了,天更藍了,城市也更美了。在這個“美麗”曆程中,梅州以文化為底色,打造一街一景,描繪了一幅“天藍水綠新生态、經濟環保兩相宜”的“兩美”梅州新藍圖。

從白天到夜晚▶▷

增設路燈為城鄉點亮“文明之光”

夜幕降臨,來往城市與鄉村的車輛川流不息。在梅江區三角鎮灣下隧道至長沙圩鎮的道路,一盞盞路燈照亮了群衆回家的路。

今年7月,全長6.5公裡長沙線和全長4.5公路的城北線完成了路燈安裝,解決了當道地路20年“有路無燈”的問題。337套路燈為群衆點亮“安全之光”的同時,也為梅州點亮了“文明之路”。

城市文明,應與美麗鄉村攜手并進。從去年8年,梅縣區便開始為城中村的111條道路進行路燈安裝,總投資693萬元;根據市民反映的情況,梅江區對富樂花園、五洲居委巷道安裝路燈,并完成城鄉部分路段70瓦led燈改為200瓦led燈的更換。

“結合創文工作,我們還在‘兩美’行動中對燈箱外形的設計進行了優化。”梅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夜幕降臨,在梅州大橋兩旁,一排排帶有“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客都文明”“行動共參與,兩美同受益”宣傳語的路燈漸漸亮起。“我們在嘉應路、梅水路、東山大橋、秀蘭大橋等重要的城市主幹道和橋梁上共裝上了700多個這樣的燈箱。”該負責人介紹。

印有文明智語的燈光不僅美化了城市,也讓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晚飯過後,河堤上多了來來往往散步的市民。一位老伯牽着孫子的手在燈箱下走過,小孩的眼睛被流光溢彩的燈光吸引,嘴裡不由自主地念着上面的文字。“爺爺,文明是什麼?”“文明是你不亂丢紙屑、不亂闖馬路……”老伯耐心地解釋。

“這也是我們向社會宣傳‘兩美’行動的重要管道,以此擴大市民對此項活動的知曉率和認知度,在全市掀起‘兩美’行動的高潮。”梅州市“兩美”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從春天到冬天▶▷

一路一策打造全年常綠花樣梅州

在梅縣區進城大道,雞蛋花、小葉紫薇、紅花簕杜鵑球等綠化灌木讓城市如換“新顔”;在公園南路,秋楓、櫻花、鳳凰木等植物争芳鬥豔;梅江區歸讀公園、客家公園、芹洋濕地公園等綠地,以野牡丹、梅花、藍花楹等為主題花境讓梅州的冬天花開不敗,好不熱鬧……

一步一景,處處風情。“我們一般都會搭配富有層次感綠化組團,慎重選用開花品種種植,以達到全年常綠、四季有花的效果。”梅縣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圍繞《梅州市城市花景建設總體概念規劃(2019-2023)》《梅州市城市花景建設重點項目詳細規劃》要求,梅州有關部門通過不同品種喬木、灌木和地被的搭配,進一步塑造“花樣梅州 缤紛客都”的城市形象。

按照“一路一樹、一街一景”設計理念,梅州在江南新城、梅縣新城等主幹道路和城區出入口等主要景觀節點,因地制宜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園林綠化建設,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在國慶、春節等較大的節日,不同主題的花景布置既能營造良好的節日氛圍,又有利于展示梅州的城市形象,”原梅州市城市規劃設計院景觀所所長陳昌茂介紹,美麗經濟有利于提升梅州生态環境、景觀、文化形象。

在廣州大橋東端匝道周邊,原本裸露的地塊已經披上了“綠裝”。從空中俯瞰,被左右兩邊匝道圍起的綠地猶如兩座園林,與梅江碧水相映成趣。作為芹洋半島的重要景觀節點,廣州大橋匝道周邊園林綠化也給市民帶來了美的享受。“每天早晨,我都會到附近的公園散步。這裡空氣清新,滿眼綠色,太舒服了。”市民梁麗娟說。

“我們還在三角圓盤至灣下隧道道路兩邊實施了綠化帶提升。”梅江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該區拟啟動s223線景觀提升工程、客都大道及客延線綠化提升工程以及環城路綠化提升工程,投入約750萬元打造城市廊道花景。

從“面子”到“裡子”▶▷

融入梅花ci元素塑造城市文化

“媽媽,這裡擺了好多新的‘大花盆’,顔色好漂亮,上面還有圖案呢!”在梅城百花洲的人行道上,一個小女孩被城市的新風景吸引,停下了奔跑的腳步,像發現新大陸似的指着道路兩旁造型各異的花箱,大聲呼喚着身後的母親。

小女孩發現的新風景,是梅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為響應梅州市開展“兩美”行動,近日在梅江二路實施的綠化改造提升工程。

“兩美行動”點亮客都“城市文明”

一直以來,百花洲的梅江二路都是梅州城區交通較為繁忙的道路,但市民經過的時候卻很少去注意兩邊的風景,因為在車水馬龍的道路兩旁,曾經隻有雜亂無章的灌木叢和大榕樹。

去年12月份,梅州以奮戰60天,用“繡花”功夫、工匠精神将梅州打造得“幹幹淨淨、清清爽爽、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為目标,開展了“兩美”行動。全市不同群體紛紛參與其中,通過淨化、綠化、美化、亮化,使城鄉環境面貌實作了大提升。

幹淨隻是第一步。《梅州市開展“美麗梅州·美好家園”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在實作目标中指出,“堅持文化為魂、守好鄉愁古韻、樹好文明新風。”通過開展美麗細胞提質行動,打好“文化牌”,也是“兩美”行動的重要内容。

“我們以梅江二路綠化改造提升工程為試點,逐漸推開了對梅江大道的全面提升。道路兩邊的底層灌木要進行清理,并鋪設透水磚、擺設花箱或者花盆。”梅江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葉苑華介紹,通過提升城市景觀,展現了城市環境之美、人文之美。

如今,在百花洲的道路兩旁,獨具特色的花箱裡盛開着海棠、一品紅等植物。每個花箱、花盆的“身上”還畫有梅州城市ci圖案,讓人眼前一亮。今年9月,梅州城市ci正式釋出,它既是城市曆史人文積累的挖掘和提煉,是打造城市品牌、傳播城市品牌的基礎,也是現代城市的管理工具。

“接下來,我們在城市燈光設計方面也将城市ci元素融入其中。年底,我們将在江北老街挂上喜慶的紅燈籠,并在燈籠上畫上城市ci,營造熱鬧的過年氣氛。”葉苑華說。屆時,梅花“清香”将飄向大街小巷,有利于推動“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城市精神和文化更好地融入梅州發展。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黃思華

【通訊員】陳慶輝 葉宇瓊

【作者】 黃思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