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BC翻拍“阿加莎”屢屢失敗,大偵探“波洛”不再為破案而生

BBC翻拍“阿加莎”屢屢失敗,大偵探“波洛”不再為破案而生

《無人生還》《原告證人》《東方快車謀殺案》……翻開上海話劇藝術中心2019年最新片單可以發現,改編英國“偵探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依舊時尚。類似的創作風潮在英國本土更為顯著,近幾年,bbc翻拍了好幾次“阿加莎”作品,但遺憾的是,收視率、口碑均欠佳。

最近一部是去年聖誕檔推出的《abc謀殺案》。這部小說中有一個聞名遐迩、頗受讀者喜愛的人氣角色——大偵探波洛,是以備受讀者和觀衆期待。然而,當飾演波洛的約翰·馬爾科維奇帶着他那雙鷹隼般的眼睛,以骨感的面容和削瘦的身材出現在暗黑風格海報上時,觀衆心中已經有了譜,這部劇恐怕又要“涼”了。

BBC翻拍“阿加莎”屢屢失敗,大偵探“波洛”不再為破案而生

波洛的文學形象是阿加莎通過“黑斯廷斯上尉”在《斯泰爾斯莊園奇案》所樹立的:“波洛的外貌十分特殊,身高不及五尺四寸,但是擁有極高貴的情操。他的頭形仿若雞蛋,總是傾向一側。上唇留着筆直工整的八字胡。全身上下保持得一塵不染。我相信,如果可以選擇,他甯可讓身子挨顆子彈,也不願衣服沾到髒灰。”

經典的波洛銀幕形象,有大衛·蘇切特版(英劇《大偵探波洛》)。

BBC翻拍“阿加莎”屢屢失敗,大偵探“波洛”不再為破案而生

1973年的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中,英國演員阿爾伯特·芬尼飾演的波洛也廣受好評。這部由西德尼·呂美特導演的電影,是阿加莎唯一一部完全滿意的電影改編,尤其是阿爾伯特·芬尼的表演,她認為和自己心目中的波洛形象非常接近。她希望波洛可以擁有最蓬松濃密的胡子,全英國“最了不起的”胡子。

BBC翻拍“阿加莎”屢屢失敗,大偵探“波洛”不再為破案而生

除此之外,彼得·烏斯蒂諾夫版波洛也深入人心,尤其是中國觀衆,在電影《陽光下的罪惡》《尼羅河上的慘案》中記住了那個胖胖的、愛吃冰淇淋的可愛又睿智的波洛。這些成功的“波洛”中無論哪一個,都是樂觀、幽默,性格有彈性的,尤其是作為一個重要的工具性角色,帶領着觀衆一步步揭開命案的真相。

BBC翻拍“阿加莎”屢屢失敗,大偵探“波洛”不再為破案而生

此類作品是有“套路”的,觀衆等待的就是聰明睿智的主角最後将所有人集中起來,将推理過程娓娓道來,然後在“排排坐”的人群中一舉揪出真兇,達到全劇的高潮,這已經成為了該類型小說的一種“儀式”。遺憾的是,迷你劇《abc謀殺案》非但撤銷了原著中的這個“爽點”,還自以為聰明地将削弱了波洛這個角色的工具性,擴充了人物的前世今生。于是,《abc謀殺案》中的波洛總是為回憶所困,噩夢連連。bbc的野心無疑是借着偵探劇講述人性的複雜,但類型小說最精彩的部分卻被消解得蕩然無存,觀劇毫無愉悅可言。

BBC翻拍“阿加莎”屢屢失敗,大偵探“波洛”不再為破案而生

擔任編劇的莎拉·菲爾普斯,也是此前新版《控方證人》《無妄之災》《無人生還》的同一個編劇,這幾部作品無一不引發過原著粉的“吐槽”。

2015年聖誕節,bbc推出了阿加莎最經典的小說《無人生還》的三集同名迷你劇。該劇不惜一次次破壞懸疑氛圍,也要不斷閃回十個人的往事人生,令人不明是以。

BBC翻拍“阿加莎”屢屢失敗,大偵探“波洛”不再為破案而生

2016年,短篇《控方證人》被bbc改編為兩集迷你劇,與《abc謀殺案》如出一轍的是将一部偵探劇變成了倫理劇。而三集迷你劇《無妄之災》則因為演員風波,拖到2018年4月才播出。《控方證人》《無妄之災》在豆瓣和imdb上的評分都沒有上8分。有觀衆如是評價改編:演着演着,命案已經不重要了,似乎每個人都有“合理的動機”,簡直是衆生皆苦的悲劇。

近年來,歐美掀起了翻拍經典的熱潮。據悉,今年bbc又有多部文學改編亮相,如bbc和lookout point合拍的《悲慘世界》,英國女星莉莉·柯林斯飾演芳汀。從目前曝光的影片資訊來看,原著中篇幅并不多的芳汀,将在此次迷你劇中怒刷存在感。這會不會又是一次雞肋般的經典解構?可以看到的是,有無數前作的基礎,經典改編未來隻會越來越難,在“劇荒”間隙祭出經典ip,恐怕早已不是博取收視率的靈丹妙藥。

作者:童薇菁

制作編輯:童薇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