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5後鶴崗小夥:我在老家賣小串,一年賺了100萬

誰能想到鶴崗這座遠離北上廣的三線城市會爆紅?坊間一度流傳着它的低房價傳聞。實際上鶴崗的一種美食最近也開始蹿紅,即——“鶴崗小串”,黑炭紅火,鮮肉小料,滋滋地冒着油,想想都會口水不止。

“鶴崗小串”的蹿紅與土生土長的95後小夥張學楓有着莫大的關系。他靠着在鶴崗經營小串店,實作了年入百萬的夢想。他的勵志故事,也打開了“鶴崗小串”走紅之路。

2015年,張學楓結束了醫院實習護士的工作,由于母親身體抱恙,便回家專心經營自家的小串門店。從那時起,從每天早上五點半開始采購、穿串、烤串、招呼顧客,直到晚上九點、十點關店……成為張學楓的日常。

95後鶴崗小夥:我在老家賣小串,一年賺了100萬

根據《鶴崗市志》的記載,鶴崗小串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最早源自鶴崗飯店“由牙簽穿起的羊肉小串”,久而久之就被稱為“鶴崗小串”。

“不同于其它地區的燒烤,隻用肉和鹽的傳統原味燒烤才是鶴崗的特色。”在張學楓看來,鶴崗小串差別于東北其他燒烤的地方主要有三個:

第一,肉的品質,選用上等草牛肉,而且必須是當天殺成;

第二,在烤制方法上,鶴崗小串不腌制,幾乎不摻雜其它調味品;

第三,鶴崗小吃獨特的烤制手法,“比如我們的特色小串‘三分熟’,食材上火一轉兩圈就可以上桌了,非常鮮嫩!”

95後鶴崗小夥:我在老家賣小串,一年賺了100萬

王記燒烤店主王季,也是當地有名的小串店主,在鶴崗經營了兩家超過200平米的小店。去年疫情期間,全市關閉堂食,“饞壞了”的鶴崗人開始通過外賣解饞,王季便上線了外賣,沒想到這個舉動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疫情期間美團外賣每天賣出幾百單,客單價比疫情前翻了一倍,利潤比疫情前還要好。”如今在鶴崗搜尋燒烤銷量榜單,王記燒烤依然排名第一,每月3000到4000單的外賣銷量讓這家燒烤小店線上線下客流不斷。

走在鶴崗街頭,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家燒烤店。門店數量衆多,得益于龐大的群衆基礎,而鶴崗小串的影響力也正在擴大到全國。美團平台資料顯示,2021年1-9月,“鶴崗小串”的相關搜尋量相比2019年同期上漲了335%。

95後鶴崗小夥:我在老家賣小串,一年賺了100萬

據鶴崗當地人介紹,鶴崗大大小小的燒烤店都有着屬于自己的顧客群,很多顧客都是認店、認人的。大衆點評上,鶴楓小串收到了很多好評,有網友稱,“(鶴楓小串是)隻有本地人才知道的道地鶴崗小串,每次來鶴崗必須打卡”。

95後鶴崗小夥:我在老家賣小串,一年賺了100萬

不久前,鶴崗市專門成立了小串燒烤餐飲商會,鶴崗小串曾經單打獨鬥的行業格局即将迎來新的變化,這些散落在城市各處的小串商戶們也将凝心聚力,開啟鶴崗小串的發展新篇章,給鶴崗這座東北小城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可能。

在談及未來時,張學楓表示:“我隻想把這個店一直做下去,争取做成一個百年老店。”他說:“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特别的舒适,特别的幸福。希望更多年輕人回來,用雙手去創造想要的生活,共同建造一個美好的鶴崗”。

你想去鶴崗吃“鶴崗小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