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澳研究:氣候變化使大堡礁珊瑚嚴重白化

新華社悉尼11月6日電(劉詩月)澳洲詹姆斯·庫克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當代生物學》半月刊上發表論文說,過去20多年,氣候變化及由此導緻的海水升溫對大堡礁造成了嚴重危害,在此期間僅有約2%的大堡礁珊瑚能避免白化。

珊瑚的色彩來自其體内的共生海藻。水溫升高或酸堿度變化時海藻會減少,珊瑚逐漸變成白色。如果環境無法恢複,珊瑚甚至會死亡。

論文第一作者、詹姆斯·庫克大學澳洲研究理事會珊瑚礁研究示範中心教授特裡·休斯對新華社記者說,他們利用大堡礁1998年、2002年、2016年、2017年和2020年5次大規模白化事件的相關資料,對整個大堡礁發生白化的位置、程度等進行評估後發現,自1998年以來隻有約2%的大堡礁珊瑚“躲過”了白化。

研究還發現,在2016年、2017年和2020年三個年份中,約80%的大堡礁珊瑚發生嚴重白化。與此前經曆過海水升溫的珊瑚相比,沒有這類經曆的珊瑚面臨海水升溫時會更加脆弱。

研究人員說,氣候變化帶來的多種幹擾因素會互相作用,是以往往難以根據單一事件預測珊瑚所受到的影響。

大堡礁是澳洲東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島礁的總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綿延2000多公裡,是超過1500種魚類的家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