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到浙江省溫州市出差,應邀去一同學家中作客,有幸品嘗了當地特色佳肴——三絲敲魚。
三絲敲魚這道地方菜,大學期間被這位同學提起過無數次。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念叨“好想吃家鄉的三絲敲魚,”并不止一次津津有味地向我們介紹三絲敲魚的做法和吃法,以至于舍友們都很好奇,這個三絲敲魚究竟好吃到什麼程度。沒想到多年後,我可以一飽口福。
據同學介紹,三絲敲魚是溫州民間家喻戶曉的傳統菜,至今已有百年曆史。逢年過節、親朋好友聚餐或款待貴客時,餐桌上都少不了三絲敲魚。走到同學家門口,還未開門便聽到裡面傳來“梆梆梆”的聲音,同學笑着對我說:“要論做菜我媽媽的手藝最好,聽說你要來,她一大早就開工了。”進門後尋聲找到廚房,看到砧闆上正待入鍋的魚片薄如蟬翼,不由勾起了我的興趣。
不一會兒的工夫,一大盆三絲敲魚就端上了桌。且不說這麼多年的好奇心作祟,一看到潔白透明的魚片、溫紅的火腿絲以及青翠的香蔥構成的鮮豔色澤就令人口舌生津,食欲大開。待魚片入口,那細膩滑爽、鮮嫩甘醇的鮮香頓時充溢在口腔和鼻腔,回味無窮。
我從來沒有喝過這麼鮮美的魚湯,一邊吃一邊纏着同學的媽媽,讨教做法。在離開溫州之前,同學的媽媽又做了一次三絲敲魚,為我餞行。
做三絲敲魚,首選肉厚細嫩、刺少的魚,黃魚和鳗魚都是不錯的食材。先把魚頭、魚尾、魚脊和魚皮去掉,挑去所有的魚刺。接下來便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敲魚。敲魚之前先在砧闆上抹一層幹澱粉,魚片也滾上澱粉,用木錘敲打魚片,邊敲邊撒幹澱粉,并不斷翻轉魚肉以防粘在砧闆上,直至敲成薄餅一般。再用熱水燙熟,過冷水漂涼,切成一厘米左右寬的長條狀。最後是煮湯,依照個人口味和愛好,放入火腿絲、雞絲、肉絲、香菇絲,再加雞湯、鹽、味精、紹酒等精心調制,便成了滑爽、細膩鮮甜的三絲敲魚了。
再三品味,發覺佐料中的諸般滋味已盡在其間:甜中透辣、辣裡溢香、香中滲鮮、鮮裡含酸、酸中有鹹、鹹裡帶甜……口感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