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茶葉界的“香奈兒”,一斤賣到89萬元,如今被拉下神壇,隻剩情懷?

作者:河南商報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見習記者李守

秋茶飄香,正是一年中品質最好的鐵觀音上新時!

10月中下旬,在鄭州的中陸茶城、彙美茶城、文博茶城、中原茶城等茶葉專業市場,河南商報記者看到部分茶葉商戶店裡上新了今秋的鐵觀音茶,店門口亦有員工在對新上市的鐵觀音毛茶進行去梗、分揀等後續工序的工作。不過要和過去高峰時期鄭州茶葉市場上幾乎所有商家都分揀鐵觀音毛茶的盛況相比,難免有幾分落寞。

曾經,鐵觀音被稱為茶葉界的“香奈兒”,一斤野生鐵觀音茶葉被賣到89萬元之高,它的熱衷者更是數以萬計。

高光時刻,負面消息卻接連不斷,農藥殘留、以次充好的消息不絕于耳,令不少消費者對其敬而遠之,加上其他茶葉紛紛乘虛而入,鐵觀音的市場佔有率已遠不及當年。

很多人第一次接觸茶,就是從帶有幽幽茶香的鐵觀音開始,巅峰過後,如今僅憑情懷存于世的質疑不絕于耳,又是什麼讓曾經的茶葉王者走向沒落?

曾經茶葉界的“香奈兒”,一斤賣到89萬元,如今被拉下神壇,隻剩情懷?

有商戶反映鐵觀音在鄭州市場占有率不及過去十分之一

鐵觀音,屬于青茶(烏龍茶)的一種,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原産于福建泉州市安溪縣,有“七泡有餘香”的美譽,沖泡後的清香受到不少愛茶人士的喜愛。

剛走進茶城,河南商報記者就被鄭州市場上各種茶香味所吸引。在鄭州的中陸茶城、彙美茶城、文博茶城、中原茶城等茶葉市場,河南商報記者看到有商家打出秋茶上新的智語。

詢問中,河南商報記者得知,鐵觀音一年中可以采摘好幾次,為了保證茶葉品質,安溪當地目前一般隻采兩次,分别是春茶和秋茶,而秋天采摘的鐵觀音品質最好,量也最大。

老家福建安溪的鄭州文博茶城商戶王青霞告訴河南商報記者,10月1日後,安溪鐵觀音陸續上市,雖然今年福建部分地區受到疫情影響,不過對于鐵觀音的銷售影響不大。

曾經茶葉界的“香奈兒”,一斤賣到89萬元,如今被拉下神壇,隻剩情懷?

文博茶城商戶上官秩清,老家同樣在福建安溪,他表示,茶葉品質和季節息息相關,寒露前後十天的茶葉品質最佳,過了這段時間相對來說就沒這麼好。

另據了解,目前鄭州市場上價位在150~800元的中上等品級鐵觀音更受消費者的青睐,銷量卻不及以前。

福建省尚感恩茶葉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章遠新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如今鐵觀音在鄭州市場的份額與2006~2012年的高峰時期相比,占比連10%都不到。

曾經紅極一時,占據鄭州茶葉市場七成以上份額

2012年以前,鐵觀音曾紅極一時,極品茶葉還成了收藏品,稀有産地出産的鐵觀音還一度成為升值保值的代名詞。南京就曾出現一盒野生鐵觀音售價98萬,還有人争相搶購的事件,讓人對其刮目相看。

“無鐵不成店,無安不成市”在坊間流傳甚廣,說的是沒有哪個茶葉店不銷售鐵觀音,沒有哪個茶葉市場能少了安溪人的身影。

安溪人把鐵觀音帶到了全國各地。以東北地區為例,20世紀90年代初,鐵觀音在當地的市場佔有率還是零,但到2006年前後,鐵觀音就占據東北市場佔有率的30%~40%,同時,鐵觀音在全國各地擴張的步伐也沒有停下,安溪茶商到了哪,鐵觀音就被帶到哪裡,甚至鐵觀音在海外也擁有較高的知名度。

中陸茶城商戶周家軍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在他印象裡,本世紀初,鄭州市場上鐵觀音占據的市場佔有率還是比較高的。

曾經茶葉界的“香奈兒”,一斤賣到89萬元,如今被拉下神壇,隻剩情懷?

彙美茶城商戶陳福章表示,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鐵觀音的銷量就比較大,2015年之前鐵觀音還是一個處在比較輝煌的時期,在鄭州茶葉市場占有率在70%~80%,而章遠新則認為鼎盛時期鄭州市場上鐵觀音份額甚至能達到85%~90%。

很多人第一次了解茶,愛上喝茶就是從一盞鐵觀音茶開始,鐵觀音成了不少人的情感寄托。彙美茶城商戶牛媛媛表示自己喝的第一杯茶就是從鐵觀音開始,并且如今也會喝一些品質好的鐵觀音。

在中陸茶城茶商王清波看來,最開始的時候鄭州市場上有鐵觀音和信陽毛尖兩個品種的茶葉,别的品種的茶葉是很少的。

瘋狂的逐利者,鐵觀音被拉下神壇

周家軍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高峰過後,鄭州市場上鐵觀音的份額就逐漸下降。他認為,人的興奮勁過了,再加上口味的改變,多重因素造成鐵觀音銷量下降。

事實上,鐵觀音市場佔有率的下降遠不是這麼簡單。

多年以前,随着鐵觀音的知名度不斷提升,消費者對其認可度也越來越高,市場上對于鐵觀音的需求不斷增加,不少商家紛紛抓住這一“商機”,并且他們隻要打上“鐵觀音”的旗幟就不愁銷售。種植其他品種茶葉的茶農眼看利潤不及鐵觀音,也都改換品種,種上鐵觀音,甚至安溪以外地方産的茶葉也都被打上“安溪鐵觀音”的标簽,由此造成茶葉品質參差不齊的現象出現。

農藥殘留、稀土超标等負面報道更是給鐵觀音以緻命一擊。再加上紅茶、黑茶、白茶等茶類崛起,以鐵觀音代表的烏龍茶市場佔有率不斷縮減。

談及鐵觀音銷量的變化,中原茶城商戶韓曉天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鐵觀音茶銷量後來确實大幅下降,他進的貨也随之減少。

曾經茶葉界的“香奈兒”,一斤賣到89萬元,如今被拉下神壇,隻剩情懷?

福建茶商張美燕表示過去店裡隻賣鐵觀音,如今鐵觀音的銷量也隻占據其全年茶葉銷售量的四分之一,為了應對市場變化,多種品類的茶同時經營已經成了衆多商戶的共同選擇。

彙美茶城另一商戶劉希垚在2014~2016年左右則直接砍掉以鐵觀音為首的秋茶,目前店裡以銷售普洱、白茶、綠茶為主。

更有商戶坦言,現在鐵觀音茶利潤低,大家都不願意推它,别的茶葉能放能存,推别的茶葉更掙錢。

熱度過後,鐵觀音逐漸回歸理性

作為曾經茶葉界的“扛把子”,其他茶葉在鐵觀音面前都不值一提,如今鐵觀音的沒落,讓人唏噓不已。

采訪中,河南商報記者得知,中國十大名茶幾乎都可以在秋天采摘,不過量很少,且絕大部分秋天采摘的茶品質并不好,是以茶農一般不會選擇在這個時期采摘,而鐵觀音則是一個例外,秋季采摘的鐵觀音不僅品質更好,甚至一提到秋茶大家能想到的也隻有鐵觀音。

曾經茶葉界的“香奈兒”,一斤賣到89萬元,如今被拉下神壇,隻剩情懷?

王清波表示,很多人就是簡單聽說關于鐵觀音的傳言,并沒有深入了解鐵觀音。使用傳統工藝、用心做出來的茶散發的是自然的清香,帶有淡淡的蘭花香。

情懷之外,如何實作鐵觀音更好地發展,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近年來,随着安溪本地品牌化戰略的步伐的加快,對知識産權的重視程度的提高,對原生态和對健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以及對新品、特色茶葉多元化的不斷探索,安溪鐵觀音也迎來了較好的發展勢頭。

上官秩清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如今鐵觀音依然有其固定消費群體,雖然份額和以前相比有差距,不過這兩年其在鄭州市場上的比重也在緩慢上升。安溪以鐵觀音的發展,促進其他茶葉的整體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茶葉種植、加工、售賣、新品研發等相配套的全産業鍊條。

編輯:張恒 呂瑞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