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滿泥魚
這是多門區幹事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習俗
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
在湖山村、廬山村、馬山村、網山村等都特别繁華
240年過去了
(泥魚編織網箱)
當時,虎山村農田稀少,出門就是大海,偶然發現,每逢農曆第一、十五後,海潮、海灘上都會沾上很多小魚,獵殺它的食物,味道極為可口。由于泥魚經常在泥洞中被發現,是以很難徒手捕捉它們,在嘗試了各種方法之後,村民們慢慢想出了一種方法,編織泥籠來抓魚,即"泥魚"。
虎山村
湖山村位于前福鎮以西,中心是珠海富山工業園、廣珠鐵路和高巴港高速公路、珠穆朗瑪峰大道的經過,緊鄰珠海著名的海泉灣旅遊景點。全村總面積約14.7平方公裡,其中山地林地11020畝,耕地9535畝。以農業為土地租賃,發展以養殖業為主,以第三産業為民營租賃業,服務為主,現有戶籍人口5087人,流動人口2000人。
2014年,湖山村建立為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獲得專項扶持資金1000萬元。參照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建設标準,村委會成立了新農村建設上司小組,出台了新農村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邀請專家對村莊進行科學規劃,推進農貿市場、村道建設、村級文化中心建設、村服務站建設、 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工程,充分發揮吊點上司和吊點企業的作用,打造宜居優良的鄉村生活。
在挂點村一級幹部和企業的幫助下,虎山村社會力量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高漲,8個社會質押項目,質押項目達580萬元,建成"小公園廣場"、湖山文化娛樂活動廣場, 富山幼稚園、虎山老人活動中心等建設項目,全村的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
傳統手工藝品——"泥魚"的習俗起源于湖山村,是當地極具豐富特色的一種傳統民間捕魚活動,至今已流傳200多年。村委會多次派出全村集體捕魚,附近地區數百萬畝的淺灘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為了實作傳統文化的儲存、發展和村集體和村民收入的增加,虎山村大力推行"一村一品"工程,将3萬餘畝紅鼻島海面打造成海鮮養殖基地,并利用養殖基地和富山工業園區資源優勢,包裝、維護和傳承"泥魚"這一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功底, 擁有繁榮的商業、休閑、餐飲、娛樂為主的第三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