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小編:記得關注哦
文章來源:鍊捕手
作者:龔荃宇
最近半年,fbg資本隻有3起公開投資記錄
衆所周知,fbg資本及其創始人周碩基是加密數字資産市場最大的赢家之一,有媒體統計目前總投資數量超過80個,其中包括omisego、zilliqa、0x、aelf等衆多知名項目,去年8月周碩基還登上《福布斯》雜志封面。
但是,公衆對fbg以及周碩基的了解仍然相當有限,fbg資本不設pr部門、自身幾乎沒有任何pr,周碩基本人的公開采訪報道隻有兩三篇。fbg資本究竟是怎樣發展壯大的?fbg的投資風格與特點是怎樣的?如今又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多數人都對此感到模糊與好奇。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鍊捕手(id:iqklbs)采訪了數十位與fbg資本或周碩基打過交道的創業者與投資人,盡管采訪難度超出過往,但我們仍然擷取了許多有價值的資訊資料,并希望通過本文幫助各位讀者了解一個盡可能詳實真切的fbg資本與周碩基,同時以fbg資本為典型折射出整個加密貨币投資機構的生存狀态。
01
發展曆程與政策
如今的fbg資本與周碩基渾然一體,但在其創立之初并非如此。
據鍊捕手查詢,星雲鍊創始人徐義吉在多個場合自稱為fbg資本的創始人之一。「fbg當時(16年6-7月)是我牽頭找碩基搞的,他當時還在做一些交易和彙兌相關的事情,我覺得并不sexy。」徐義吉在去年12月接受499block訪談時說道,「發起基金後,我們募集了1000個btc。」
盡管在fbg資本的所有資料與報道中,都沒有出現任何與徐義吉相關的資訊,但鍊捕手通過fbg早期投資項目ico365創始人李雄等多個管道佐證了部分資訊。
「fbg資本其實是由周碩基與徐義吉兩人發起成立,16年下半年的投資過程中我與他們兩人都有很多溝通。」李雄告訴鍊捕手。不過在16年9月,徐義吉在拿到螞蟻金服的offer後就慢慢淡出fbg資本相關業務,盡管一年後再度回到币圈,也與fbg資本再無公開交集。
由此,周碩基成為fbg資本的唯一控制人,同時也開啟了fbg資本的快速發展階段。彼時,比特币價格已經連續2年在4000元以下浮動,新一輪牛市正在醞釀。「很多機構因為入場過早就沒有做成,但fbg入場的時間點特别合适,處于比特币的上升期。」某知名投資機構合夥人何祎(化名)說。
周碩基也曾在一次活動談及為什麼他要在這個時間進入投資市場。周碩基從14年開始就進入數字貨币二級市場,除了直接投資比特币以外,他還頻繁實施「搬磚」與量化等套利交易政策。在這個過程中,周碩基發現了兩個趨勢,一是數字資産規模會繼續擴大,二是比特币的份額會持續下降,「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在高速增長中,找到下一個份額不斷擴大的資産,或者是一類資産。」周碩基在活動中說道。
同時,16、17年區塊鍊投資的主體大部分都是個人,隻有分布式投資等為數不多的幾家機構聚焦于區塊鍊投資,此外還有丹華資本、preangle等少數股權投資機構開始嘗試區塊鍊投資,加密貨币投資機構的格局尚處于相當早期的階段。
為了盡快形成fbg資本的差異化優勢,周碩基采取了一個如今看來相當聰明的政策,即将海外優質項目帶到國内。「當時fbg有一定的前瞻性,帶着海外的不少項目在中國做路演,建構了一些資源連接配接。」徐義吉還在那個訪談中表示。
李雄也表示,當初ico365平台上的ae、snt等币種都是fbg資本引薦過來的,「幫主非常善于引進牛逼的海外項目,然後在中國社群引爆。」
周碩基 (來自《福布斯》雜志)
作為「大v幫」的幫主,周碩基在人脈資源方面與行業視野的确具有顯著優勢,例如他與火币始終保持緊密聯系,在fbg資本入選火币超級節點之外,周碩基擔任了火币區塊鍊+ 産業聯盟委員會委員、競選火币公鍊領袖。這些資源優勢一方面有助于提升被投項目的知名度與競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反過來增強公衆對fbg資本的品牌認知。
「他非常地謙遜友好,總是很樂意去幫助我們,給我們提出了許多建議和方向,辦活動都會找我們過去,而且也經常在群裡分享他對行業的看法。」fbg投資項目ultrain聯合創始人emma liao對周碩基的為人贊不絕口。另一個要求匿名的fbg投資項目創始人也表示,周碩基最大的特點就是仗義。
值得注意的是,周碩基還相當熱衷于為被投項目擔任顧問,其中包括aeternity、aelf、zilliqa、covalent等至少9個項目,這在主流加密貨币投資機構的投資人中并不常見。
更重要的是,周碩基的眼光的确毒辣,投中了0x、omisego、zilliqa等衆多回報率高、成長性強的項目,為fbg資本帶來數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收益,并奠定了fbg資本在行業的地位。
至于fbg資本的投資特點與流程,emma liao向鍊捕手表示,在她看來fbg資本的投資決策流程非常符合傳統vc投資的流程與規則,「fbg投委會每個人都與我們進行了深入溝通,對項目的競争壁壘、技術水準、團隊背景等方面都進行了調研,非常深入嚴謹。」
而在去年《福布斯 》雜志的報道中,fbg資本前交易員gordon chen也透露過fbg非正統的ico投資方法,其中包括密切關注創始團隊、監控telegram上的聊天室,并與學者、科學家、工程師、投資者和社群領袖保持溝通。chen還表示,他被要求調查ico項目時,不斷與加密項目團隊會面,「我本周每晚隻睡三四個小時。」
17年10月,fbg資本啟動了全球化戰略,陸續在美國、南韓、新加坡、以色列等國家設立辦公室,至18年8月一共有近50名全職員工在全球參與投資業務,這有助于fbg資本開拓更多項目擷取管道、及時了解更多市場動向。據鍊捕手粗略統計,18年fbg資本近一半投資項目都屬于以國外背景為主的項目。同時,很少有其他加密貨币投資機構實作同等程度的全球化布局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構成為fbg資本的護城河之一。
fbg資本另一項重要支柱業務則是二級市場交易,包括以套利為目的的高頻交易、基于内幕消息與市場判斷的短期交易等。在18年之前,對于絕大多數加密貨币投資機構而言,幾乎所有業務都集中在一級市場,但得益于周碩基此前豐富的二級市場操作經驗,fbg資本自創立之初就将二級市場交易視為最重要的業務之一,這也為fbg資本帶去了頗為豐厚的利潤。
fbg資本于18年制作的用于募資的檔案資料
在投資與交易業務取得較高成績後,周碩基的野心逐漸不滿于此,他在接受babi财經采訪時表示其願景是将fbg資本打造為「數字貨币領域的高盛」。高盛在傳統金融領域擁有極強的掌控力,覆寫投資銀行、資産管理、投資、咨詢等衆多業務,但目前區塊鍊行業各個角色都比較分散,「數字貨币領域的高盛」對所有主要玩家都充滿誘惑力。
是以,fbg資本在18年上半年還成立了多個衍生業務品牌,包括交易解決方案提供商fbg one、智庫部門fgb x lab,此外還有與被投公司聯合成立的營銷咨詢公司block72,試圖憑此将多年來積累的經驗技巧系統性輸出給行業,進而形成并提升整個fbg體系的生态競争力。
與此同時,fbg資本的團隊規模也在快速擴張,從華興資本、華為、gemini、平安保險等知名企業引入大量進階人才。一位區塊鍊投資人張槿(化名)曾去fbg北京辦公室與其研究部門打過多次交道,他發現該團隊成員大多為三四十歲,工作經驗非常豐富,顯著差別于其他研究機構以年輕人為主的狀況。
随着各個衍生業務線陸續展開,fbg資本的公共關系政策逐漸發生轉變。「在我們擴張的關鍵時期,我們需要一些聲音出現在主流媒體。」周碩基在去年8月接受babi财經時表示。
基于前述心态,此前幾乎沒有接受任何媒體采訪的周碩基在去年7-8月也終于打破慣例,接受了《福布斯》雜志與babi财經的采訪,但周碩基可能并沒有料到這次采訪反而給他造成許多負面效果。知情人士告訴鍊捕手,周碩基對《福布斯》那篇報道很不滿意。
在《福布斯》的報道《tricks of a crypto trader》中,周碩基的市場操作被稱為「tricks」(伎倆),帶有明顯的輕蔑意味。同時,這篇報道還指出fbg資本屢屢通過内幕消息與營銷炒作獲利,「在這裡,民主理想就是一個笑話,人們靠獲知内幕通往财富自由」。
02
寒冬之際積弊爆發
不過,周碩基可能更沒有料到的是,在fbg資本打算擴充業務線、提升曝光度的同時,行業形勢急轉直下,比特币價格在去年7、8月從8231美元跌至5884美元,此後雖有所回升但又于年底從6000多美元跌至最低近3000美元,其他主流币種、中小币種的跌幅則更大,跌破私募價的币種亦不在少數。
比特币價格自去年7月底以後的走勢
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所有加密貨币投資機構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盈利難、退出難、募資難,投資規模越大虧損越嚴重,fbg資本也不例外。
fbg資本投資的大量項目币價也都大幅下跌,甚至「被套」,其用于投資的資産面臨着巨大貶值損失。此外,很多被投項目不願意在低迷的市場登陸交易所,從投資到上所交易所需的平均時間大幅超出牛市階段,再加上二級市場「被套」,fbg資本很可能在最近半年面臨着現金回籠困難、現金流萎縮的窘境。
「(币價一直跌)對我們整個流動性政策管理會有影響,我們現在會更關注流動性,投資速度會放緩,要求會更高。」周碩基在去年8月接受媒體人陳一佳采訪時說。
根據crunchbase資料以及其他網絡資料,鍊捕手發現fbg資本自去年9月至今隻投資了3個區塊鍊項目,分别是aergo、ampleforth、thundercore,不及去年1-8月投資數量的十分之一。「跟大部分加密貨币投資機構一樣,fbg此前募來的錢基本上都花光了。」何祎說。
而在整個行業财富縮水 、低迷的市場深不見底的情況下,fbg資本新一輪基金募資也無法再現過往幾年的順利态勢,面臨着推進緩慢的窘境。
量化套利一直是fbg資本實作資産增值、擷取利潤的重要手段,但18年以來大量量化團隊進入加密貨币市場,甚至成為主流加密貨币投資機構的标配,競争形勢越來越激烈,整個行業的量化套利空間大幅縮水,即便是以量化套利起家的fbg資本也難以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保持原有水準。
上述問題是加密貨币投資機構的普遍情形,但fbg資本實際上也有自身更加棘手的特殊問題。「fbg最大的問題就是留不住人,流動性很高。」何祎告訴鍊捕手,fbg資本人員流動性要高于其他加密貨币投資機構,許多高管也已經離職。
據鍊捕手多方面了解,主要操盤二級市場的fbg資本合夥人bo dong已于18年初離職創業,fbg資本合夥人、fbg x lab負責人richard liu于18年下半年離職,此外還有多名高管與員工在18年下半年離職。
鍊捕手未能成功采訪到fbg資本離職人員了解進一步資訊 ,但何祎告訴鍊捕手,這可能是因為利益配置設定問題,同時fbg資本的管理體系也存在問題。「現在整個團隊都被周碩基管得很嚴,該給的錢都會給,就防着他們走。」何祎說。
至于fbg x等衍生業務,由于整體行情較差、團隊成員流動性較高等原因,大多已經擱置或進展緩慢。
總的來看,fbg資本憑借先發優勢與合理政策在加密貨币市場取得亮眼成績,但在如今遭遇行業寒冬之際,fbg資本搭建的業務體系與團隊架構所暗藏的積弊相繼爆發,實質競争力或許還有所減弱。不過好在fbg資本的行業地位幾乎未受影響,時間視窗也還充裕,fbg資本與周碩基需要盡快找到新的突破口,重新構造fbg體系的内部機制文化與外部壁壘。
畢竟,高盛之是以成為高盛,并不在于擅長各種資源的變現或精明取巧的投機,而是在于其專業完備專業的管理架構、以合夥人文化為代表的精神核心,以及對行業趨勢的深刻洞察,這對所有加密貨币投資機構而言都任重道遠。
實際上,fbg資本的遭遇僅是加密貨币投資機構當下狀況的一個縮影,在财富快速聚集、贊譽奔湧而至的情形下,許多投資機構的投資機制、管理體系的專業程度都未能跟上自身規模的增長速度,緻使現今出現前述問題 。低迷的市場對這些機構而言既是摧殘與折磨,也是蛻變與進化的契機。
區塊鍊行業的發展狀大,定然離不開投資機構的支援,特别是那些具有深刻洞察力與行業責任感的機構 。fbg資本們如果能把握這個契機,努力加強團隊文化建設、優化管理與風控機制以及提升行業趨勢把握能力等,并積極為行業長遠發展做貢獻、追求價值投資,勢必能賦予自身穿越牛熊的氣質與能力,繼而真正有資格向「數字貨币領域的高盛」名号發起沖擊。
聲明:本文為入駐“火星号”作者作品,不代表火星财經官方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作者和本文連結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财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