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崇祯自殺前,呼喚手握80萬大軍的左良玉卻遭無情拒絕,為何?

衆所周知,相比起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浩浩蕩蕩,明末最後一位皇帝崇祯帝死的可謂是憋屈之至。他并不是疏于國事,相反還是一位非常勤懇的好皇帝。隻是因為聽信了群臣的話,在軍事方面做了誤判,才落得亡國的下場。李自成闖入京城後,崇祯帝親自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最後在樹上自缢而亡。而當時,明朝大将左良玉手上還有80萬兵力,結果卻選擇了拒絕支援明朝,歸順清朝,這又是為什麼呢?

崇祯自殺前,呼喚手握80萬大軍的左良玉卻遭無情拒絕,為何?

首先,第一個原因是時間上來不及。明朝都城被攻破的時候,左良玉正在湖北。李自成手下軍隊的騎兵非常多,是以他們的行軍速度非常快,不到三個月就攻破了宣府。這個時候,崇祯帝才開始緊張起來,急忙調遣吳三桂以及整個北方的軍隊前來救駕。可是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沒多久,李自成就率軍打到了北京城下,而貪生怕死的明朝兵部尚書則選擇開門投降。崇祯帝看大勢已去,隻好選擇自盡。

其次,左良玉大軍外強中幹,沒有對敵的決心和勇氣。左良玉的80萬大軍,看似很多,其實大都是老弱病殘,還有戰俘,實際上的戰鬥力并不強。而且此時崇祯帝手下的戰将,已經所剩無幾。眼看着農民軍和清軍的反擊有愈演愈烈之勢,左良玉怕是早就喪失了平定中原的信心和決心。而這個外強中幹的隊伍,也讓他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崇祯自殺前,呼喚手握80萬大軍的左良玉卻遭無情拒絕,為何?

最後,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左良玉在率軍駐守陝州期間,由于明朝國庫虧空長期不發糧饷,導緻許昌發生叛亂暴動。左良玉全家被滅門,僅僅留下一個也在參與戰事的兒子幸免于難。此時的左良玉,從一族之主突然變成身後空空的孤家寡人,難免會把家族的滅亡怪罪于明王朝的不作為。而他的軍事傾向,也在這之後發生很明顯的變化。除了唯一的兒子,他似乎不在乎任何事,有時甚至連兒子也管不了了。最後攻打明軍的行為,很有可能是出于報複。

崇祯自殺前,呼喚手握80萬大軍的左良玉卻遭無情拒絕,為何?

可是,愛國的血液在左良玉身體内從未停止過流淌。等到明朝真的滅亡後,左良玉先是恸哭先帝,然後拒絕了各大将領提出的建議,并稱一定要守住武昌,擋住滿清。可惜當時奸臣馬士英等人故意打壓左良玉,逼得左良玉不得不東下南京,最後在路途中吐血身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