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閃光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20年來,她以真實的平凡诠釋了對學生的“真”和對教育事業的“純”。20年的默默耕耘,孩子們的生命因為有她的過往而熠熠生輝。她就是準格爾旗第二中學國文教師劉麗梅。她熱愛教學,熱愛孩子,按她的話來說,要将畢生事業奉獻給這三寸講台,讓孩子們“飛”得更高更遠。

狠抓教學 課改先行
“每堂課不僅上出實效來,還要上出花樣來,上出興趣來”。在教學實踐中,劉麗梅雖擁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但每節課都會充分準備,精心設計,和老師們探讨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每節課的重點、難點,問題設計都要反複斟酌。課上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課堂精講,給予學生更多閱讀、了解、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她的課堂輕松自然、學生樂于參與,樂于表達,學有所獲,學有所樂。
特别是去年因疫情而延遲開學。她積極參與了準旗教研室組織的教材研讨分析,為全旗初一教師做了詳細且實用的線上教材分析,得到了一線老師及教研室的一緻好評。她也積極響應旗教育局、教研室、學校的号召和安排在學校用釘釘進行線上教學,開始的時候老師們不适應,看不見孩子的臉,看不見孩子的眼,上課沒有情感的交流,沒有溫度的傳遞,面對冷冰冰的電腦,老師們心中沒了底,也沒有了方向。她積極引導組織全校的國文教師展開線上集體備課、研課、磨課工作,在不斷地摸索和嘗試中,老師們漸漸步入了正軌,線上教學上出特色,上出水準。
線上教學最大的難點是保證不了師生的有效互動。線上下課堂,師生能夠看到彼此,是以很容易用表情、肢體語言等引起學生的注意,課堂上時間和空間的利用也為師生互動提供了較大的便利。而線上課堂就沒有這些有利因素的支撐,她帶領老師們想辦法線上上教學過程中的有效互動。她說:“和線下課堂相同的是,要想保證師生充分有效的互動,就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欣賞疫情期間的英雄故事,詩朗誦,歌曲,或者進行成語接龍、飛花令等活動。這樣就能很快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進而很快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态。”
“保證線上教學師生有效互動的另一個辦法就是設計問題要有價值”。因線上教學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她指導老師們設計有價值的主問題,有主問題引領,再轉化成幾個小問題,使師生互功有效且省時。而綜合性強難度較大不易分解的問題留在課下作為作業。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同學和同學之間交流,也可以借助微信與老師進行交流,等到下一節課進行師生互相講解,這樣的線上教學是真實的、有效的。學生不僅沒有因為疫情而耽誤學習,反而變得樂學善思了。
母愛教育 感化學生
她常說,教育孩子要有兩顆心,一個良心,一個愛心。傾情付出,無怨無悔,摸的是良心;視生如子,關懷備至,靠的是愛心。她做班主任能夠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接納學生的思想,包容學生的過失,分享學生的喜悅。在愛的基礎上立下班規,依規治班。她利用課間和孩子們談心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家庭情況,随時掌握每個孩子每一個階段的心理狀況和學習狀況。疫情期間,她一日三次為孩子們的教室、宿舍消毒,陪孩子們在教室用餐近兩個月。有些同學落下課程,她利用晚自習為他們補習,生物、地理中考在即,她時不時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劉麗梅所帶的95班有一名同學,這孩子是學校遠近聞名的“頑皮搗蛋鬼”。從國小三年級就開始抽煙,這孩子自己說,自從念書以來就沒好好讀過一天書。由于缺少家庭關愛,導緻孩子漸漸走向“黑路”,尤其在疫情長假期間,家長管不住,多次打電話求助劉麗梅。
良心、愛心、責任告訴劉麗梅,不能放棄每一個孩子。經過她一段時間的細緻地察,發現這孩子其實也有優點,頭腦很聰明且愛讀課外書,平常大掃除是班級最賣力的孩子,心眼好,愛幫助别人,是以她經常對孩子噓寒問暖,和孩子講媽媽一個人撫養他的艱難經曆,告訴他人生真正應該追求什麼。疫情期間引導他參與志願服務活動,利用疫情長假線上上和他交流讀書心得,為他輔導初一年級課程。開學後,他居然像變了個人,能在課堂上坐住了,作文寫得也不錯,每次國文考試都能考72分以上,他自己也高興得不得了。劉麗梅以母愛般的柔情和耐心溫暖了孩子冰冷的心靈。
愛心、耐心、責任心成就了孩子們别樣的國中年華,成就了劉麗梅絢爛的教育生涯。
堅守初心 砥砺前行
“腹有詩書氣自華”,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堅持學習,才能永遠保持一顆鮮活的心靈,每年,劉麗梅都會自費購買許多教育教學的期刊雜志進行學習。
為了讓孩子們更快更全面的成長,在2019年,她将國文教學和班級管理合二為一,進行“班本課程”教學,就是找名人書籍讓孩子們進行嘗試研讀,她和孩子們標明經典著作《傅雷家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與孩子們設計了朗讀、賞讀感受讀書分享會、讀書彙報交流會等研讀項目,并分階段一起閱讀,一起寫讀後感。在班級多次舉行了讀書分享交流會活動,在她的引導下,學校向全旗展示了讀書彙報交流會,得到了全旗教師的一緻好評。孩子們變得有思想有智慧,也善于研究,寫作語言不再幹澀無味。這種方法不僅給孩子們上好高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養成了孩子們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近年來,在學校和旗裡多次課改示範中,劉麗梅取得了旗級國文學科“課改之星”和“學科帶頭人”的榮譽稱号,得到了老師們一緻好評。她所帶班的國文成績在校級、旗級分别名列第一第二的好成績。
教師的生命是一個和學生共同成長的過程。她不說自己做得好,隻說要做的還有很多。行走在教育的路上,守住初心,守住自己最初的教育夢,砥砺前行。相信,這是一條灑滿陽光的路,這也是一條充滿挑戰的路,這也是一條滿載收獲的路。(鄂爾多斯日報記者 郭東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