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à shān shēn
出處《陝西中草藥》
來源為茄科植物華山參的根。麥收後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粗壯,肉質,錐狀圓柱形。莖直立,被毛,常數莖叢生。葉互生,卵形、寬卵形或三角狀寬卵形,長3~7厘米,基部楔形下延,有時近截形或淺心形,全緣或微波狀;葉柄長5~6厘米。傘房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梗長達7厘米,密生白色毛茸;花萼鐘形,裂片5,長橢圓形或長三角形,邊緣及外面具白色毛茸,在果期膨大成球狀的囊:花冠黃綠色,或邊緣呈黃綠色,邊緣以下呈紫褐色,裂片5,廣卵形至三角形,花冠外面及邊緣具毛茸;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内下方;子房2室,花柱絲狀。蒴果蓋裂,包于囊狀宿萼内。種子腎形。花期3~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溝谷或草地。分布陝西、山西、河南等地。
性狀幹燥根呈圓柱形,有時略彎曲,根頭部粗,向下漸細,長13~30厘米,粗1~3.5厘米,表面呈棕褐色、棕紅色、乃至棕紫色,根的下部多伴有灰黃色。根上通常附有長1~10厘米的根莖;根莖環節明顯.根頭表面具橫紋,根的上部或中部常有1至數個支根。皮孔橫生,色淡。栓皮易剝落。折斷後斷面平坦,呈類白色,形成層環色暗而顯着,木質部約為斷面的3/4,導管呈放射狀排列。臭特殊,味甘苦,略具麻舌感。經炮制過的華山參,表面顯示縱條紋樣,呈金黃色半透明、灰棕色或棕褐色。以色金黃而條紋細,具糖樣氣味,味甘而微苦者為佳。
化學成分含阿托品、東莨菪堿等生物堿,含量0.26%。另含氨基酸、多糖、還原糖、澱粉和甾醇類等。
藥理作用①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大鼠口服煎劑2克/公斤,其防禦性條件反射潛伏期延長;腹腔注射1克/公斤時,除此作用外,大部分動物陽性條件反射破壞,并有部分動物分化抑制解除;腹腔注射1~4克/公斤顯着降低大小白鼠和家兔的自由活動,但不降低小鼠的被動活動;狗口服2~5克/公斤,亦有明顯鎮靜作用,但對外界刺激如聲音、觸覺等還有反應。腹腔注射4克/公斤,能協同硫噴妥鈉及水合氯醛對小鼠的催眠、麻醉作用,對抗苯丙胺、咖啡因對小鼠的興奮活動。但即使腹腔注射10克/公斤,仍不能對抗苯丙胺對小鼠的毒性作用,也不能對抗士的甯、戊四氮對小鼠引起的驚厥,不能對抗去水嗎啡對狗引起的嘔吐。水或醇提取液皮下注射20~70毫克/公斤對小鼠也有明顯鎮靜作用。
②平喘作用
水煎劑口服100毫克/公斤有明顯的平喘作用(豚鼠組織胺噴霧引喘法),其有效成分似為生物堿。
③其他作用
水或乙醇提取液均能解除毛果芸香堿引起的離體兔腸之痙攣,也有對抗它所引起的家兔流涎的作用,滴眼時并可擴大家兔瞳孔。
炮制将根洗淨,去粗皮,與适量甘草、麥冬、栀子、冰糖共煮後,曬幹用。
性味甘微苦澀,性熱,有毒。
功能主治補虛,溫中,安神,定喘。治勞傷體弱,虛寒腹瀉,失眠,心悸易驚,咳嗽痰喘,盜汗自汗。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1~3分。
注意忌鐵器、五靈脂、皂莢、黑豆、鹵水、藜蘆等。
複方①治虛寒腹瀉,失眠:華山參三分,桂圓肉五錢,冰糖适量。水煎服。
②治體虛寒咳、痰喘:華山參三分,麥冬三錢,甘草一錢,冰糖一錢。水煎服。(性味以下出《陝西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