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毒蛇泡酒12個月後“複活”,一口咬人緻死!為啥還沒“死透”?毒蛇久泡不死,多次出現傷人事件3~12個月不吃不喝,為啥還沒有“死透”?先殺死再泡酒,就一定安全嗎?

蛇酒在民間被譽為“百藥之長”,飲用蛇酒已成為不少人的生活愛好,甚至還有這類傳聞:用毒性越強的蛇泡出的酒,發揮出的藥效就越強。在農村地區,喜歡泡蛇酒的人往往會選擇更大、更毒的蛇,比如蝮蛇、金環蛇等。

然而近年來,各地相繼發生了毒蛇“死而複生”的離奇事件,嚴重的還曾緻人身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據報道,廣西等地有泡蛇酒的傳統,一位村民曾将一條眼鏡蛇泡在了自家的米酒壇中,足足泡了12個月。本想着酒缸裡的眼鏡蛇已經死透,沒想到當村民打開米酒壇時,毒蛇突然竄出,咬在了村民的脖頸處。次日清晨,村民被緊急送往醫院,但不幸的是毒素擴散已很嚴重,最終經搶救無效而身亡。

毒蛇泡酒12個月後“複活”,一口咬人緻死!為啥還沒“死透”?毒蛇久泡不死,多次出現傷人事件3~12個月不吃不喝,為啥還沒有“死透”?先殺死再泡酒,就一定安全嗎?

2012年,一男童被毒蛇咬傷住院

這樣的離奇事件并不是個例。2015年6月初,黑龍江的劉女士曾向林區的朋友要來一條活的土球子蛇,将其放在酒缸中,每天打開酒缸下的閥門喝一點,想以此治療風濕病。土球子蛇又叫草上飛、七寸子,學名為烏蘇裡蝮,妥妥的毒蛇。劉女士浸泡了3個月,泡酒期間蝮蛇一動不動,絲毫沒有生命活動的迹象。

到了9月3日,“蛇酒”所剩不多,劉女士打開酒蓋準備添酒,但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這條蝮蛇竟然“死而複生”,趁機在劉女士的右手上咬了一口!幸運的是,由于及時注射了抗蛇毒血清,劉女士的身體并無大礙。

毒蛇泡酒12個月後“複活”,一口咬人緻死!為啥還沒“死透”?毒蛇久泡不死,多次出現傷人事件3~12個月不吃不喝,為啥還沒有“死透”?先殺死再泡酒,就一定安全嗎?

很多人都很納悶:毒蛇在高濃度物酒中浸泡,3~12個月不吃不喝,為啥還沒有“死透”?

第一,問題的關鍵就出在密封上。民間的泡酒者大多不是專業的泡酒師,對泡酒流程和注意事項并不清楚,在選用酒瓶時往往采用市面上常見的普通酒瓶,密封性較差,操作不當就容易漏氣。

毒蛇泡酒12個月後“複活”,一口咬人緻死!為啥還沒“死透”?毒蛇久泡不死,多次出現傷人事件3~12個月不吃不喝,為啥還沒有“死透”?先殺死再泡酒,就一定安全嗎?

蛇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冷血動物,在缺氧、缺水、低溫等情況下會進入休眠狀态。休眠态的毒蛇代謝極慢,呼吸微弱,即便不吃不喝也能存活好幾年。此時的蛇幾乎可以做到零耗能,是以無論是3個月還是12個月,對蛇酒裡的毒蛇來說都不算太長。

第二,酒精本身也是一種揮發性物質,如果封閉不嚴實,酒精量就會慢慢揮發逃逸,氧氣含量漸漸增多。哪怕酒瓶中混入了微量氧氣,蛇就可能借機續命。更何況在取酒飲用時,還需要經常搖晃瓶身,這種操作也有可能使蛇的頭部浮出水面,保持呼吸。

毒蛇泡酒12個月後“複活”,一口咬人緻死!為啥還沒“死透”?毒蛇久泡不死,多次出現傷人事件3~12個月不吃不喝,為啥還沒有“死透”?先殺死再泡酒,就一定安全嗎?

第三,在酒精的濃度不夠時,操作手法不對也會加大隐患。

泡蛇酒是一項非常有講究的工藝,一般選用高濃度酒,可以是蒸餾酒,也可以是配制酒,但一定要達到規定的标準,度數要足夠高。

泡酒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直接取活蛇浸泡;第二種是将先蛇宰殺,蒸熟晾幹後再泡酒;第三種則是用蛇幹泡酒。尤其是第一種活蛇浸泡,危險性最高,以下處理至關重要:

毒蛇泡酒12個月後“複活”,一口咬人緻死!為啥還沒“死透”?毒蛇久泡不死,多次出現傷人事件3~12個月不吃不喝,為啥還沒有“死透”?先殺死再泡酒,就一定安全嗎?

首先應将蛇清洗幹淨,饑餓處理一周左右。浸泡之前,在蛇的胃部用拇指緊緊勒住,自上向下一直捋到肛門處,将腹内的食物完全排盡。最後沖洗幹淨,放入酒中。蛇與酒的比例一般為1:5,應確定酒精度足夠高,且蛇頭完全沒入酒精中。

浸泡後,封存的時間至少要六個月起步。當然了,如果用假酒或者劣質酒浸泡,也可能無法殺死蛇,而是逼迫其進入休眠狀态。一旦瓶内空氣變多或者頭部露出液體表面,毒蛇就會慢慢蘇醒并保持一定警覺性,人在打開酒蓋就可能竄跳而起,一口咬在手掌或者脖頸處!

先殺死蛇再泡酒,也不一定安全。問題不是出在蛇上,而是出在酒上。

首先,蛇的内髒中有很多寄生蟲,飲用蛇酒存在感染風險。

蛇作為野生動物,其體内的寄生蟲有很多,包括蛇縧蟲、曼氏裂頭蚴、蛇棒線蟲、蛇鞭節舌蟲等等。以曼氏裂頭蚴為例,這種寄生蟲主要寄生在蛇類、蛙類體内,直接泡酒很難将其殺死。

毒蛇泡酒12個月後“複活”,一口咬人緻死!為啥還沒“死透”?毒蛇久泡不死,多次出現傷人事件3~12個月不吃不喝,為啥還沒有“死透”?先殺死再泡酒,就一定安全嗎?

曼氏裂頭蚴對蛇的寄生率還挺高。2009年,杭州市疾控中心在當地野外抓了3條野生蛇,發現感染率達100%,共檢出了116條曼氏裂頭蚴!據介紹,殺滅方法裂頭蚴需要用100℃的高溫水體,連續煮沸2分鐘。如果未徹底殺死并飲用蛇酒,裂頭蚴就可能侵入人體,寄生在眼部、腦部,嚴重的可導緻眼睛失明、肢體癱瘓。

其次,蛇酒也可能會變成“毒酒”。蛇毒和蛇膽中存在多種毒蛋白和多肽,如果泡酒時采用劣質酒,濃度不夠高,有毒物質降解速度會很慢,提前飲用等于是把蛇酒當成“毒酒”喝。特别是蛇膽中的異體蛋白,降解所需時間較長,曾在國内多次引發中毒事件。

毒蛇泡酒12個月後“複活”,一口咬人緻死!為啥還沒“死透”?毒蛇久泡不死,多次出現傷人事件3~12個月不吃不喝,為啥還沒有“死透”?先殺死再泡酒,就一定安全嗎?

最後,酒精本身也并非保健品,長期飲酒同樣有害健康。很多人認為“小酌怡情、适量飲酒有益健康”,但事實上完全不是這回事兒。據世界著名雜志期刊《柳葉刀》報道,喝酒對人體健康并無半點好處,飲酒有益的說法純屬謠言。

在世衛組織釋出的120種緻癌物名單上,酒精赫然在列,而且還屬于一級緻癌物,同一級别的緻癌物還有槟榔、鹹魚、煙草。酒精對健康的危害,由此可見一斑。

總之,用蛇泡酒需謹慎,除了可能被反咬一口,蛇毒、寄生蟲的隐患也不可小觑,對于蛇酒的功效,大家還是冷靜看待為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