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是監護人》:女留學生與父親的和解

《我是監護人》:女留學生與父親的和解

現在對于19.9元促銷的電影,每周隻要有多少,我都想去看看,當然也不是不挑,而是看陣容或者題材,有興趣的就去看看。本身是想去看看鞏俐的《蘭心大戲院》和許鞍華的《第一香爐》,可惜他們沒有19.9元的活動而作罷。《我是監護人》這電影看到有王硯輝,對他還是有點印象的,算是一個好戲之人,女主角其實不熟。

這電影主要是講述一個女留學生因為父母的離異,跟父親關系,因為自以為的關系破裂,而頑固的堅持己見多年,靠異母弟弟過來治病的間隙,對人與人的關系的重新了解,修複了父女關系。

大部分劇情都是發生在紐約,一開始女主角就是去面試一家跟建築設計有關的企業,而且對這家公司的資訊非常的熟悉,應該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像是不上這家公司,就不打算工作了的勁頭,然後等待面試結果。面試完後,就匆匆忙忙到了一個中餐館,原來是給這家餐館送外賣的。與剛才的面試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是監護人》:女留學生與父親的和解

接着就是王硯輝飾演的她的父親,來到紐約找她,父親也是因為電話聯系不上(被女兒拉黑),才經過紐約警方的方法,找到了他的女兒。多年不見的父女,也不知道是什麼大事,非得跨國來,原來是因為父親的新家庭生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異母弟弟,患了C肝,也不知道是不是國内不能治還是怎麼的,反正最後來了美國。這個病是可以治好的,隻要是根據醫囑按時服藥,堅持幾周就可以了。

不過女主似乎不樂意,但是恰好這時候求職的機關來了電話,說是有2個面試者,需要給3個月試用期,問題在于她的簽證還有幾天就到期了,也沒辦法獲得工作簽證,就不得不被驅逐回國。這時候她想到了,異母弟弟是在美國出生的,要是以監護人的身份,就可以獲得新簽證,美國簽證規則,不懂,反正電影裡邊是這麼說的。

為了獲得簽證然後去自己的理想機關上班,被迫答應,治療這幾周期間跟自己這個弟弟一起生活,也算半照顧他吧。一開始之間互相不太熟悉,可能有些小沖突。女主角白天工作不能在家,留着弟弟一個人在家,弟弟在家無聊,有天惡搞,專門到她打工的餐館點了巨額外賣,送貨過來的,就是她的同僚,一個暗戀她的外國人,這外國人告訴我們,在美國讓一個孩子獨自在家是犯法的,要是被人發現了,是要被兒童保護協會收走監護權,因為女主應該是知道的,隻是實在沒辦法兼顧,就隻能冒險。

《我是監護人》:女留學生與父親的和解

外國男主利用跟這個弟弟的契機,想拉近與女主的關系,經常來她家,弟弟也不能獨自在家,是以給他安排一個類似于事先串通的人所的地方吧。開始我在想這娃娃這麼多點就能會學英文麼?還真是,英文似乎還不錯呢,能跟大小孩都能溝通,比我們很多讀了多年英文的都厲害。但是呢,小孩子還是不太高興,吵着想回家,姐姐就拿出一個自己做的原型家庭的模型給他看,忽悠着不成熟的弟弟,對了,剛才還忘了說,姐姐為了獲得簽證,弟弟可不樂意在這陌生的,不過弟弟對這個外國有個史塔克情結,也就是鋼鐵俠情結,他相去看看史塔克大廈,是以姐姐就忽悠他,哄着把他留下了,父親就回國了,還給了幾萬塊費用,至于什麼作用,不言自明。

用模型哄了一段時間,不起效了,又想到了史塔克大廈,說弟弟才1.28m,要1.3m,才能進史塔克大廈,這就導緻了弟弟去打籃球,一下加劇了病症,原來C肝是不能劇烈運動的。弟弟進院,還是讓姐姐有點擔心,開始有了一些些姐弟感情了吧。恢複了後,雙方生活在一起算是更加融入在一起,有了點點家的感覺。

工作這邊,老闆開始讓兩位新人一起設計養老院的項目,最重要的項目——美術館暫時不讓她們參加,先試試養老院設計,看誰的設計更好,再決定誰留下誰離開。開始女主對自己的設計非常有資訊,還對對手的設計,覺得一般,但是還是給與鼓勵,覺得自己能穩進。加班加點的努力工作,但最後卻落敗了,設計的養老院方案給各位大佬讨論的時候,說她的太過于冰冷,甚至有點像是墓地的感覺。

《我是監護人》:女留學生與父親的和解

這邊男主角也邀請她們姐弟去參加他姐姐的生日會,可能女主忙着忘了都把晚餐吃了,不過男主都過來了,弟弟說可以再吃一頓,也就去參加了,生日會看着非常的溫暖歡快,真的有一家子其樂融融感,非常的溫馨,不過女主的面相實在難以融入,被男主姐姐關注到後,發表了一些言論,互相發生了争吵,主要表達的就是女主太過于自我甚至對普通老百姓的平凡快樂生活,有點鄙視,代表着失敗,等等一些讓女主難堪,也可能是說到了女主的痛點。男主和女主在家外的一些對話,讓弟弟聽到了,就是說讓弟弟留着就是為了擷取簽證,然後去理想的機關上班,畢竟也生活了幾周了,弟弟聽着難受就離家出走。

大家都到處找,父親也抓緊速度到了紐約,都着急的到處找。實在找不到的,能想到的地方,都找過了,最後都動用了兒童保護協會還有警方幫忙找。似乎電影都容易留下一些線索,比如這次用的就是寫日記,沒想到弟弟也有寫日記的習慣,裡邊說到了一個地方,也就是有一次姐姐帶弟弟去一個她常去訴苦的地方,還是許願的地方。盡快趕過去,然後開始說了一些自己的心裡話,感動了弟弟,不過沒用,弟弟似乎太不信,最終被兒童保護協會和警方帶走了,要讓女方證明是不是具有監護人的資格,否則無法帶走弟弟。

接着出現的畫面,就是保護協會,女主和父親都在,說女主不照顧孩子,失責,然後父親的一段話,說的很真摯,說是自己離異,把重心都放在了新家庭,對女兒缺了關懷,讓一個孩子在國外留學,父親的責任沒做到,這些真心話,也算是把父女之間,這幾年憋着心裡的話,一口氣說了出來,有些話,可能就是缺乏一些溝通契機,幾句話就能解決的問題,非得幾年不見面,就這麼互相折磨,雖然大家都知道,可惜就是不願意自己開口,非得逼急了,才能說出來。

《我是監護人》:女留學生與父親的和解

相信這種父女,還有父子,或者母子母女都有,很多時候,其實就是幾句話的事情,就能化解的,讓雙方的感情升華,但就是不肯先說出口,或者東想西想的,把一個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父母與子女之間,難道真的有隔夜仇麼?非得這麼互相折磨,不到危機或者生命關頭,就是不能暢聊,能暢聊的算是好的了,有些一輩子都沒機會了,因為可能有人已經先走了。

父女的和解,讓女兒的心中對家庭的了解了新認識,讓她對養老院的設計更加合理,讓老人們的居住環境更人性化,而不再是冰冷,然後送出給公司的方法打動了老闆,本來都已經離職了,最後公司還是給她電話,讓她留下來工作去參加美術館的設計。在沒有出後面的結尾之前,按理說這樣的結局其實不好的,因為從電影的主題來說,父女修複關系後,應該會一起回國的,本來還說這個結尾爛掉了,不過很快就打臉了,稍後出現了所謂的”彩蛋”,一個月後,女主回到了家鄉,還跟弟弟在一起,但沒父親在場,可能父親很忙,或者導演的意思……我也不太懂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