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粽子留給别人說,祛除暑熱,健脾利濕——節令美食艾葉糕

粽子留給别人說,祛除暑熱,健脾利濕——節令美食艾葉糕

說起端午節,似乎總是離不開軟糯香甜的粽子和滿口酥脆的馓子這兩種傳統美食。但随着生活水準的提高,很多

粽子留給别人說,祛除暑熱,健脾利濕——節令美食艾葉糕

現代人都出現了因為營養過剩或者營養失衡而導緻的各種慢性疾病。

粽子留給别人說,祛除暑熱,健脾利濕——節令美食艾葉糕

無論是升糖指數和熱量俱高的粽子,還是傳統的油炸食品馓子,都不是大多數人能夠放心享用的美食。加之端午時節天氣開始燥熱,人也容易煩躁抑郁,腸胃消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吃這兩種食物很可能“火上澆油”,尤其是對于身體較弱的老人和小孩。

粽子留給别人說,祛除暑熱,健脾利濕——節令美食艾葉糕
粽子留給别人說,祛除暑熱,健脾利濕——節令美食艾葉糕

文/劉玲豔(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那麼,端午節,我們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呢?

粽子留給别人說,祛除暑熱,健脾利濕——節令美食艾葉糕

端午節令美食艾葉糕

其實還有一種傳統節令美食——艾葉糕,也許我們可以多吃幾口。

從艾蒿上采下新鮮艾葉,用開水略煮一下,撈出,用冷水漂洗,搗碎,除去粗渣,再将糯米面和搗碎的艾葉用溫水和勻,揪成小劑子,揉圓,入鍋蒸制,一道清新美味的時令糕點就制作成了。這道以新鮮艾葉做成的艾葉糕可祛除暑熱、健脾利濕。

粽子留給别人說,祛除暑熱,健脾利濕——節令美食艾葉糕

端午賽龍舟

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着密切關系。《本草綱目》中說,艾草“初春布地生苗,莖類蒿,葉背白,以苗短者為良。

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葉曝幹”。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采艾草置于家中以“避邪”,幹枯後的艾草則可以泡水熏蒸身體,能消毒止癢。艾草有着特殊的清香,端午時節空氣潮濕,而艾葉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氣,除污濁,淨化空氣,民間素有“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熏艾葉”的風俗。

艾草是一味常用中藥材,據我國最早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記載,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祛邪解毒、除寒逐濕等作用。

夏天大人孩子生痱子或長水瘡,拿幹了的艾葉煮水定能“一洗了之”。人食五谷雜糧,天長日久身體内偶爾積聚邪毒,藥物外洗隻能治表,内服才能治本,端午時節,選擇艾葉做成的時令美食,疏通經絡,祛除邪毒,是再合适不過的。

初夏天氣濕熱日甚,再加上壓力和情緒的原因,很多女性還容易患上慢性盆腔炎,中醫認為其病機是外邪入體,瘀滞于胞宮,導緻髒腑功能失調、經絡受阻,常食艾葉糕可消瘀除滞、祛邪化濕,有助于改善慢性盆腔炎的症狀。另外,艾葉還是一種最為常用的施灸材料,民間至今還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

粽子留給别人說,祛除暑熱,健脾利濕——節令美食艾葉糕

花樣翻新:綠豆餡艾葉糕

材料:糯米粉500克,綠豆100克,艾葉100克,白糖适量(糖尿病患者可以不放)。

做法:綠豆洗淨,用溫水泡發後去皮,蒸熟後搗成餡,可以加适量糖調味;艾葉焯水,擠出水分,搗碎,去粗渣;将處理好的艾葉泥和糯米粉混合,加适量水和面,做成光滑柔軟的面團;把面團分成一個個小劑子,像包包子一樣包入綠豆餡,收口,搓圓 ;開水上鍋,蒸 15 分鐘左右即可。

功效 :選擇清熱、消暑、祛濕、解毒的綠豆作為艾葉糕的餡料,食療保健功效翻倍。而且綠豆蛋白質含量較高,膳食纖維也較為豐富,能夠幫助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

艾葉中又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質。如果不放糖,這道點心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部分替代日常主食食用,冷食效果更好。端午時節,外出踏青時别忘了采上幾把艾蒿回來,為家人制作一道健康的節令點心。

醫食參考祝您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