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又名“落花生”,在民間有“長壽果”的美譽,生活中随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一直以來,花生都被當做富含營養的食物,各種烹饪都适合,尤其是煮軟後,特别受老年人的歡迎。
可有一類人無法享受花生的好處,那就是對它過敏的人。不過,随着醫學的進步,這個問題似乎找到了解決方法。

前不久,發表在《pediatrics》上的一篇文章表示:治療花生過敏的最佳方法,就是接觸花生。有網友調侃:專家是在告訴我們“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研究發現,基因對花生過敏的影響比較大。此外,缺乏維生素d也會增加花生過敏的風險。
早前,就有研究團隊提出了雙過敏原暴露的假說,兒童通過皮膚緻敏發生花生過敏反應,尤其是當皮膚屏障受損的時候,花生過敏更容易發生。
那麼,如果早期通過食用花生,發生口服或腸道暴露,就可以促進免疫耐受的發生,降低花生過敏的風險。此後,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早期攝入花生對于降低花生過敏風險有一定的效果。
一些國際指南中也提到,對花生過敏存在高風險的嬰兒,可以在6個月之前食用含有花生的産品,預防花生過敏的發生。
花生也被稱為“長壽果”,花生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植物蛋白、膳食纖維、多酚等物質。但是,有人擔心,花生的脂肪含量過高,吃多了會發胖,使體重超标,進而對心腦血管産生不良影響。
一項針對224名代謝綜合征或高風險的志願者研究顯示,每天食用28g輕鹽烤花生,或與烤花生等能量的白米糕的花生幹預組,與每天不食用花生的對照組相比,代謝綜合征的逆轉率高出2倍多。
而且,經過12周的研究之後,花生幹預組的志願者體重比幹預前明顯降低。是以,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适量食用花生,并不會增加體重,反而可以降低高代謝綜合征風險,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更有利于心髒健康。
此外,中科院一個研究小組發現,花生紅衣中含有opc-b2抗肝癌新機制,可以抑制肝癌細胞的增殖、代謝和生長,為肝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潛在的治療政策。
花生營養豐富,含有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比雞蛋還高,甚至有人将花生稱為“植物肉”。但是,營養太豐富也是一個問題。由于花生中脂肪的含量高達40%,如果吃太多,勢必會增加肥胖風險。是以,專家建議,每天吃30粒左右的花生即可。
适量吃花生的好處,總的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花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抑制體内甘油三酯的分泌,降低甘油三酯的水準,預防動脈硬化、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2.提高智力水準
适量吃花生,可以讓你更聰明!花生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智力發育,此外,賴氨酸、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等成分,也可以促進腦細胞的發育。
3.有利于血糖穩定
花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營養成分和紅肉相當,但是,吃太多的紅肉,不利于血糖穩定,是以,可以用花生代替一部分紅肉,既能增加飽腹感,又可以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防止血糖突然升高。
4.輔助逆轉代謝綜合征
研究發現,用适量的花生代替主食,不但可以降低體重,還可以逆轉代謝綜合征,降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
發黴的花生不能吃
花生的澱粉含量很高,黃曲黴素最喜歡藏在澱粉類食物中。黃曲黴度是一類緻癌物,是砒霜毒性的68倍,少量攝入會中毒,大量攝入會緻命。
此外,黃曲黴素具有極強的肝毒性,是肝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是以,發黴的花生一定不要吃,而且,劣質花生醬、土榨花生油等具有黃曲黴素中毒潛在風險的食物也最好不要食用。
3種人要少吃花生
第一種是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花生的脂肪和熱量含量都很高,不适合需要控制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第二種是痛風患者,痛風患者要避免攝入高嘌呤的食物,恰恰花生的嘌呤含量就很高,而且花生脂肪含量也高,更不利于尿酸的排洩。
第三種是切除膽囊的人群,切除膽囊之後,膽汁無法儲存,消化吸收的能力就會下降,花生不易消化,是以要少吃。
怎麼吃花生,你清楚了嗎?在這裡需要提醒大家,對于花生過敏的人來說,目前将早期攝入花生作為一種預防過敏的手段,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是以不要輕易冒風險采用這個方法。為了降低風險,還是應該盡量遠離花生和花生制品。#清風計劃##謠零零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你不知道的花生過敏,嚴重的可以緻死 | 研究提醒:預防花生過敏,方法其實很簡單》.國際科學.2021-04-17 [2]《經常吃花生,對血管是保護還是傷害?》.守護心血管.2020-11-06 [3]《花生又有新發現!這樣吃,減重又利血管,降低多種疾病風險,别錯過》.btv我是大醫生官微.2020-12-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