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蹤采訪出席唐山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部分政協委員

推進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我們責無旁貸!

——追蹤采訪出席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部分政協委員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本報記者 孫美)逢九注定是新中國的“大日子”。

新世紀的再度逢九,2019年對于140多年的唐山更有着非同尋常的使命與責任。在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勝利閉幕之後,記者采訪了傳回各自工作崗位的政協委員,大家表示,奮力推進唐山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早日實作“三個努力建成”“兩個率先”奮鬥目标,亟待發力,時不我待,每個唐山人都責無旁貸!

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成“兩會熱詞”

1月26日,為期三天半的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勝利閉幕。連日來,政協委員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認真學習讨論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浩在政協會議上的講話精神:“推進唐山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已經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成為了本屆兩會的最熱詞彙。正如王浩書記講話中指出的那樣,如果‘十個新突破’是高品質發展的階段性目标,那麼‘八個必須’就是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的路徑、方法和成功的保障。”馬文斌、胡世甯等委員如是說。

“王浩書記的講話讓人鼓舞、令人振奮。市委确定2019年為‘高品質發展突破年’,明确了唐山今年幹什麼、怎麼幹,目标措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突破之路雖艱難,但我們相信,在中共唐山市委的堅強上司下,隻要全市上下一心,一環扣一環向前推,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趕,一定會一年打一個漂亮仗,一年上一個新台階,唐山高品質發展的目标就一定會實作。”張秀山委員的表态引起了全場共鳴。賈麗榮委員表示,講話明确了我市到2020年,率先全面建成高品質小康社會;到2025年,基本實作“三個努力建成”,建成開放創新包容、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到2035年,率先建成現代化強市。有了時間節點,目标明确了,我們的幹勁兒更足了。

委員們一緻表示,今後要全面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落實王浩書記講話要求,繼續發揮民主黨派優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品質、注重實效,進一步實作提案工作提質增效,為唐山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提案更多關注高品質發展如何取得新突破

本次“兩會”上,積極關注高品質發展,為新突破建言獻策,成為委員們的共識。胡萬甯委員認為,新興産業急需通過政策引導、專項支援、重點培育等創新手段,快速培育一批新興産業龍頭企業,帶動更多創新型、科技型的中小企業向新興産業集聚,逐漸形成集資金、人才、技術、服務于一體的産業鍊條。應該注重新興産業政策方向性引領,完善新興産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增強對新興産業的政策支撐力。

胡世甯委員建議,建立有力的上司體制和協調機制;強化土地保障,優先陸地港用地;圍繞陸地港建設精準招商引資;加強财政、稅收、金融政策支援;積極探索多元化融資模式,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助力物流體系智能化、資訊化、規範化發展;利用大資料等先進技術手段,建設陸地港物流資訊資料中心,推動跨地區、跨行業物流資訊互聯共享;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舉全市之力發展海洋經濟和臨港産業。

李建華委員提出,優化科技創新生态勢在必行。建議完善體制機制,注重要素整合,提升平台建設,強化人才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為唐山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提供科技、人才支撐。

言必談“高品質發展”,提案建議助力“取得新突破”,與會委員建言獻策凝聚着對黨對國家對唐山的濃濃的情、深深的愛。

從自身做起,助推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

面對我市高品質發展的新目标、新夢想,杜恩宏委員結合自己的提案和工作實踐表示,報告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讓大家感到很振奮。談及鄉村振興戰略時,表示發展農業産業化是實作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和關鍵。比如我市的樂亭和豐南均是溫室大棚設施蔬菜的大縣,豐南區設施蕃茄種植面積達到十萬畝,在全省名列前茅。但是,一直以來始終沒能像遷西闆栗、玉田包尖白菜那樣擁有一個統一的品牌辨別。從去年起,豐南區農業農村局從助力豐南區域農村經濟發展角度出發,把統一設施蔬菜辨別,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工作推進,目前豐南蔬菜辨別已經順利上報國家商标局。

郭代紅委員結合自己的經曆表示,國家大力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唐山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更要努力承接京津産業轉移,除了工業制造業和三産服務業,為首都提供更好的“米袋子”“菜籃子”也是我們不錯的選擇。就她自己所在的企業,雖然感到壓力越來越大,但是“上對國家地方、下對企業員工的責任,促使我們不斷奮力拼搏,努力為唐山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奉獻智慧力量!”

盛會雖已閉幕,但豪情依舊滿懷。委員們表示,回到工作崗位後一定會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市委十屆六次全會上來,統一到這次政協會議精神上來。實作唐山高品質發展根本要靠解放思想、靠改革開放、靠創新驅動的共識,除繼續做好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外,還要立足本職、不斷進取,努力為唐山高品質發展取得新突破作出新時代的新貢獻。